江西旅游心得体会及感悟 云游江西心得体会(四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江西旅游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地到了井冈山。我们刚订好房间,我就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现在就去博物馆吧!”爸妈不顾旅途的疲劳,欣然答应了。
“哇,目的地终于到了!”我激动地说。“井冈山博物馆”朱德题六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朱德亲手题字。我们全家拾阶而上,还未进门,只见一尊巨型的_塑像矗立在展厅前。两侧是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_的塑像非常逼真,戴着军帽,披着的大衣被风撩起,又魁梧又英俊。
我们踏进陈列厅,一顶印有一颗五角星的帽子呈现在我面前。旁边是一套军衣和一双草鞋还有一个南瓜,这些衣、物为我们描述着当年红军奋斗的历史。
陈列厅左侧,一颗颗手榴弹默默地躺在那里。我的心正剧烈地跳动,因为这些都是真的手榴弹。它们的外形极像啤酒瓶。一支支长短不一,造型各异的土枪斜靠在那里。它们好像刚从火线下来,很累,多想休息一会儿啊!这时,我爸爸说:“这里还有火炮呢!”我急匆匆地跑了过去,只见有一个有两米多长,炮筒和地面呈45度角,呈蓄势待发之状。犹如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保卫着阵地。
陈列厅右侧,摆放着一支支长矛。长矛颈上还系着红缨呢!大刀柄上系着红绸。我走到那把大刀前,仔细一看,大刀上还留有一些血迹。这些血迹是当年红军奋勇杀敌的见证。
在陈列厅的中央,展示着一根长长的扁担和三个箩筐,扁担上刻着‘朱德记’三个字。我看着这根长长的扁担,想起了朱德与士兵挑粮的故事。
从博物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讲解员的话语依然在我耳边回响:“井冈山博物馆重现着当年红军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是井冈山的革命精神……”
井冈山精神对我们来说意义深远,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期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强的祖国!
江西景点概况导游词范文4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们就乘车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县的李坑村和晓起村。首先我们去李坑村,是一个旅游景点,车程大约一共3个小时,而且车是走山路的,所以导游在吃早餐的时候叫我们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会很容易晕车的。
刚上车后,大家的状态都十分精神,但过了两个小时多后,大家都像一条条死蛇烂鳝一样了,害得司机要把车停了下来。
休息了一下后,我们就继续前往李坑村,可这次车程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里面,也有很多古建筑都是“徽派建筑”,因为这里原来是徽州的范围,李坑村的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处于“环山拥抱、满田翠绿”的中间。
我们首先进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后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来这里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后代。
这条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水底下的“金荷包”鱼在河里面游来游去。河水上面的鸭子在嬉戏,水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河边的绿树。
然后我们就跟讲解员走到一个楼阁外面,这个楼阁名叫 “星阁高隐”,据说这个村里的读书人去当官前都要来这里。
进到楼阁里面有很多古代名画,但是这里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们看一下就走了。
接着我们拐了一个弯来到村的街道上(刚才去参观农田),有非常多小桥,怪不得叫做“小桥、流水、人家”!
在一个“丁”字路口下边有两条小溪汇集在一起,成为一条溪流。在两条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条堤坝,两条堤坝的前面有一座拱桥,拱桥和水里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圆形,两条溪流的出水口像龙头一样。这里的人把它们叫做“双龙戏珠”。
接着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了一个商人的家里,这间房子很大,但大门不能对着街道上,因为在古代,如果没有做官的话,家里的大门是不能对着街道的。那时商人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个院子,大门就在院子里面,再从院子的侧门通向街道。
在里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这些木雕上的人头都没有了,因为在以前的一个时候被挖掉的。
参观完商人家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当官人家里,屋顶有一大块长方形的天窗,长大约有4米,宽大约有2米,这种东西叫做“天井”。
然后我们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时我们看到很多农作物:大冬瓜、茶叶、辣椒、黄瓜、丝瓜等。
下午我们又到了晓起村,这里主要以樟树为主,到处都能闻到樟木味,这里的木雕没有被破坏掉,因为这家的兄弟俩很聪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扑上,上面写着“_万岁”五个字,这样人们就不敢破坏这个雕刻了。
在返回黄山的途中,我们看见了农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们一下子冲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谷,放进打禾机里面,很快,这些稻谷都脱了出来。这样又能帮助别人,又能觉得开心。
江西景点概况导游词范文5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_题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是_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_、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
江西旅游心得体会及感悟 云游江西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