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督查心得体会怎么写 督查工作心得体会感悟简短(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政务督查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1、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常规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
2、学校的整体规划,近期、远期工作目标计划。
3、校内教师工作量核定。
4、招生政策、计划、转学情况。
5、教职工职称评审及聘任、人事调配。
6、学校及教师奖惩。
7、其他应公开的及时在学校公开栏予以公开。
二、加强财务公开。
1、学校大宗物品购买情况。
2、财务预算、决算
3、绩效、量化工资核定分配情况。
三、完善公开制度。
1、在醒目的地方设立校内公开栏,涉及全校教工的情况,诸如教师工作量确定、学校物品的采购……等及时在公开栏上公布。
2、每月底及学期末向全体老师通报校务公开情况、工作计划、总结、学校规划、发展目标、量化绩效、财务预决算……等向全体教工汇报公开。
3、完善档案、注意资料积累。已作公开的内容及时记载归档。
四、加强校务公开的监督。
坚持以教师代表大会为载体,学校主要规章制度均通过我校安海镇教职工代表审核通过,然后在教师会上公布。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制约机制。充分教师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校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地展开。学校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
总的来说,本学期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基本完成了学校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严格的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使校务工作透明化,密切了职工关系,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校务公开的积极作用。
关于政务督查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各镇、乡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根据8月5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紧急会议精神,近期县委目标督查办、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对各乡镇、县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督查。全县卫生死角明显减少,经营秩序逐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加大,整治广告乱贴有力,工地乱象整治效果明显,城乡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结果排位情况
1、乡镇排位情况。排名前五位的乡镇分别是:涵水镇、石垭乡、白衣镇、得胜镇、岳家镇;排名后五位的乡镇分别是:泥龙乡、双鹿乡、南风乡、澌岸乡、马鞍乡。
2、县级机关、正科级单位排位情况。排名前五位的单位分别是: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人大办、县广电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排名后五位的单位分别是:西城管委会、县人武部办公室、县农机局、县林业局、县计生委。
3、企业、副科级单位排位情况。排名前五位的单位分别是:县运管所、县社保局、县自来水公司、县路政大队、县海事处;排名后五位的单位分别是:县信用联社、县农行、县盐业公司、县大修厂、县再生纸业公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是少数地方和个别干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治理工作采用“一阵风”运动式的抓法。二是不少地方治理任务艰巨,问题积存较多,治理难度大,干部畏难恼火,工作上消极应付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乡镇认为基层组织缺少必要的行政手段,工作难于开展,没有深层次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工作缺乏原动力。三是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坚定,认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固然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抓,不应把精力和重点放在这一个方面,主动抓、自觉抓的意识不强。
2、治理标准仍不高。一是治理标准不明确。一部分乡镇、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把治理标准定位于打扫卫生,没有对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试 行)》认真查找还存在哪些差距。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全县普遍存在大街比小巷好、公路沿线比非公路沿线好、场镇比农村好。县级部门普遍存在重机关院内治理、轻“门前五包”落实,重办公室内、轻梯间过道。三是“五乱”现象比较突出。双鹿乡场镇海尔电器门市部后面白色垃圾多;江口镇望江社区小广告、办证电话号码现象十分突出,破旧标语拆除不及时;泥龙乡场镇存在多处占道经营;西城管委会金宝社区场镇摩托车乱停乱放;土兴乡风凉社区建筑材料堆码占道严重。
3、宣传发动无声势。各乡镇虽然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意义、目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宣传,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有的地方对上级的文件精神没有及时进行传达学习,干部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知之不深,干部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地方发动群众工作不细致、不深入,宣传方式单一、声势不大、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广,认为召开一、两次会议就可以把群众发动起来,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比较低,人人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形成,仅靠各级干部去抓去管千家万户的环境治理,部分群众成了环境治理工作的旁观者,干部疲于奔波,群众的主体作用未发挥,因而导致整治成果难巩固。
4、基础设施投入仍不足。由于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贸市场、停车场、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全县场镇硬化率43.3%;其中有接近一半是破损路面;23个场镇主街道有排水管网,化粪池建有率(含联建)仅占15.9%;54个场镇有固定的垃圾堆码场(含共用), 20个场镇有农贸市场,25个场镇有牲畜交易市场,22个场镇有车站,其中车辆进站的不到一半;全县场镇共安装路灯668盏,13个场镇有公厕。
5、长效机制不健全。一是投入保障不落实,大部分乡镇存在等、靠、要现象,认为县级财政投入杯水车薪,本级又无财源,完善基础设施束手无策,没有研究多样化投入保障机制。二是村民自治机制不完善,个别地方只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没有深层次研究如何提高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考核激励机制运行不畅,各地各单位都建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激励机制,但大部分乡镇、县级部门没有建立考核工作的轨迹,个别单位考核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奖惩未兑现。四是问责不逗硬,全县除大寨乡对一位村主任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力而实施问责外,其余乡镇、县级部门没有逗硬实施问责。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1、强化“五乱治理”和“两个专项整治”。要按照“治理工作面上要轰轰烈烈,专项行动要扎扎实实”的工作要求,继续抓好“五乱治理”,针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解决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抓实8月城乡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和9月城镇绿化及容貌治理专项行动攻坚月活动。
2、强化“七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响应主动抓,构建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拓宽场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抓好 “三场”(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场)建设,完善场镇污水管网设施,购置必要的环卫工具。
4、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力度。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继续办好平昌电视台、平昌周末、网络举报平台、政务网的专题栏目。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新闻媒体要对被曝光的典型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同时,要抓好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从行政主体抓向政府引导抓转变。
5、强化长效机制的建立。围绕实现“四个转变”( 短期作为向长期治理转变,被动式突击治理向主动常态化管理,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单一式向全方位整体推进转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网底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治理责任。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从公安、城管、工商、建设、环保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队伍。加强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真正发挥群众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6、强化督查督办。下阶段主要采取暗访、突击抽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乡镇和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境治理情况的督查力度。严格按照《平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的规定,对工作推进不力,治理效果不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严问责,努力实现环境综合治理城镇“七好”、农村“四好”的目标。
关于政务督查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各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9月9日—15日,市编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优化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实地督查的方式,对44个部门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三集中三到位”落实情况。市政务服务中心现已进驻单位窗口37个,工作人员143人,进驻事项232项,占应进项目的78.9%(按有关规定应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共294项)。32个部门能够将本部门(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在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实现了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重视不够,在推进审改工作中办法不多、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市体育局以工作人员没有行政执法证件为由,暂缓办理本部门3项行政许可事项;市财政局虽已设置行政许可科,但2项行政审批事项仍由2个科室承办;市公安局虽已设置行政许可
政务督查心得体会怎么写 督查工作心得体会感悟简短(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