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描写立足岗位团结同事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3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立足岗位团结同事心得体会一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要从共性、普遍性方面去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又要结合自身所处的岗位,肩负的职责,教育事业的特殊性质具体地体现。

一、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但无法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而且更是在误人子弟,遗祸后世。所以每一名党员教师都应该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

二、爱岗敬业,修德修身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激情;教育是一类科学,是科学就需要智慧;教育是一项工程,是工程就需要严谨;教育是一种公益,是公益就需要爱心。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性,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换言之,教师这一职业不是在成就人就是在毁掉人,所以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而党员教师对自己要有更严格的要求,为一般教师做出榜样,率先垂范:一方面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起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用,以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

三、努力工作,争创佳绩

党员教师仅仅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共产党员努力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不仅是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是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备条件。党员教师更应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把崇高理想与祖国需要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结合起来,走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走在优秀教师的最前列。

四、终身学习,强化技能

提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未来社会中,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终身学习的需要。作为共产党员,不求新知,就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无法实现中国梦。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及时转变观念,要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转变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要从“教师”转变成为“教育家”,从“教育家”转变成为“教育艺术家”,要把教师工作由“教书”转变成为“育人”,要使学生“学会知识”转变成为使学生“会学知识”,要使学生“接受” 转变成为使学生“创造”,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

党员教师不仅要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育工作者,而且更因该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研,是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党员教师仅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因为,提高教学水平离不开教科研;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教科研;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离不开教科研;自身教育教学的追求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教科研。因此,党员教师必须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排头兵。

五、团结协作,正视荣誉

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个方面,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因此,为了搞好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团结协作就要求教师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用集体主义原则来调节教师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团结协作还要求教师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要善于肯定同事取得的成绩,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等。教师要学会合作与分享,党员同志更要成为团结协作的典范。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一般群众,更影响着学生对党的认识和看法。所以党员教师更应时刻认真“学习、贯彻、维护《党章》”,以“三个代表”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磨砺,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执著追求中国梦。

描写立足岗位团结同事心得体会二

大家好,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一个在协会工作十多年的老员工,我向大家汇报我对此次“立足本岗、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

开展“立足本岗、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是要与互保协会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贴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开展的活动。 “创”和“争”是手段和行动,“先”和“优”是结果和目标,但基础和根本是“立足本岗”四个字,只有充分理解这四个字的意义,做到“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做好工作”,才能更好的“创先争优”。

立足本职岗位,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把个人的崇高理想与自己的实际岗位工作相结合,树立新的目标,把岗位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把握每一天,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宽容的对待同事,学会包容一切,善待一切,只有学会自制,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立足本职岗位,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协会岗位分工的不同,每个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也有所不同,但每个岗位的关联程度却很高,对团结协作的要求也非常高,以我自身来说,无论是保单审查、材料审核,还是赔款支付、单据邮寄,都需要其他部门的员工的协作。我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来做好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同事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可以发现各自工作中的不足,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集众人之长,为我所用,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立足本职岗位,要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工作热情不仅能带动工作,更能感染我们周围的人,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助燃剂。不仅可以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能感受到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热情的与同事相处,会使我们彼此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工作才会发挥团队的最大的力量。

立足本职岗位,要有严格的自律原则。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以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各项工作,遇到困难不退缩,获得成就不骄傲,遇到委曲不抱怨,面对困难我为先,从点滴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工作。

立足本职岗位,要有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协会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并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还要兼顾同事们的工作进展,使同事间的工作衔接更紧密,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进。

在协会工作的这些年,我在几个部门之间调动过,在理赔部也有过几次轮岗,但始终奉行的工作理念是:“不论什么岗位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善始善终。” 只有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能力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更好的诠释“立足本岗、创优争先”的含义。

以上是我对这项活动的理解和日常的一点感悟,欢迎大家交流。

        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做好工作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办公室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促发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战士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联络处,爱岗敬业精神是无处不在的,先进个人、优秀模范—他们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们用辛勤的劳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誉和尊重。正是他们身上这种爱岗位敬业的奉献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要用实际行动,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勇当青年先锋的决心。

首先,结合岗位实际,加强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使我们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也是一种能够将一切变为己用的能力。好的想法?可以借鉴。好的人才?自己来用。只要留心学习,我们就找到了成功的加速器。

其次,坚持爱岗敬业,努力作为。

什么是爱岗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我想,一是指责任。我们要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二是要精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本专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

要带着问题用心工作,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以学促干,才能越来越胜任自己的岗位。三是要讲奉献。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单位的利益结合起来,生命价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现。所以,讲大气、讲奉献,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

第三,立足本职工作,关注细节。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这段论语恰到好处的揭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一个别字可以让一篇文章离题万里,一个主观主义的“本以为”无形中就埋下了失误的隐患,而人生紧要关头一步踏错,可能使你一生的命运彻底改变。只有用心思考,精雕细琢,聚精会神的把身边每一桩小事做好、做细、做实,才能创造出卓越的工作业绩。

我们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企业家,却没有看到那是他们艰辛付出、岁月砺炼后的远见卓识、勇气魄力和坚持毅力;我们往往更关注名字后面的头衔,殊不知那是一种素质,而非一个职务,是一种能力,而非要等到被提升为总监、老板时才能实现的抱负——这样想想就找到了差距后的动力。小事虽小,而极为关键;小我虽小,但千千万万个你我共同发出的声音足以响彻云霄。

朋友们,让我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把无私的精神刻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化作一片云彩,只为这湛蓝的天空,添上一道新的色彩;让我们把忠诚的誓言写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为联络处的长效机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描写立足岗位团结同事心得体会三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

描写立足岗位团结同事心得体会(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