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味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环保的感受(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环保味心得体会总结一
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让地球阳光普照,让未来神圣美妙。
珍爱自然遗产,永续山水胜景。
为了小区的整洁,请勿带宠物到处大小便。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足下留情,春意更浓。
小草在生长,大家别打扰。
女娲补天是过去的传说,环保是今天的女娲。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有了我——植物,家园才会更美丽。
树立环保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推荐环保味心得体会总结二
各位同学们:
本学期的第四组课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身边的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不然,我们人类的母亲——美丽的地球,将会走向灭亡的。
我们的地球母亲,是多么的美丽可爱,却又是那么的`伤痕累累。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后果将不堪设想倡议的背景交待
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说明文中,已经非常确切地告诉了我们:至少在宇宙中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范围内,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除了地球,没有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第二颗星球。尽管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建造移民基地,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善待地球母亲,让它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吧。
补充一个事例说明要善待地球
为什么地球母亲会渐渐地走向灭亡?是因为地球的资源不够多?还是因为动物们太过践踏植物?不是,都不是。是因为人类的贪婪,人类的自私。
表明深层次原因
为了我们的未来,我提出以下建议:
1.看见水龙头不停歇地流着水时,应该立刻上前关上,节约水资源。
2.要节约用纸,别浪费,要知道纸都是树木做成的。
3.要学会环保,废物利用,如:喝过水的瓶子可以经过自己的手做成漂亮的笔筒。要相信自己的手,它是我们的助手。
4.在外出时,不要随地吐痰、扔垃圾,这很污染环境。
5.废电池不要扔在地上,它会是污染土壤的罪魁祸首。
6.住在高楼的同学,千万不要往楼下扔垃圾。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为了我们的地球村,一起创建绿色家园吧!
结尾再次提出建议
推荐环保味心得体会总结三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
环保味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环保的感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