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 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积极进行集中学习,整改工作。
下面将我科室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整治工作的数据汇总,如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标和使用数量排名。2011年7-12月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前十位: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针、头孢呋辛钠、青霉素80万、头孢噻肟钠、甲硝唑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4.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6.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达58.1%。
对全院医技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初级及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并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门诊处方没有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对用量较大的品种采取预警和限量采购。未在目录范围内的抗菌药物须填写《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目录外药品临时采购申请表》,经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通过后一次性采购使用。2011年共启动临时采购程序4次,对用量超常的头孢克洛进行预警。
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指南、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医院中抗菌药的管理和使用。在治疗中遵守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
取材及送检方法要正确规范。
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 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 以便根据上述特点,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 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 5.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熟练掌握急性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慎用有较明显毒副反应抗菌药物,执行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儿童、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如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四环素等。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如剂量、间隔时间、疗程等。
总之,治疗感染的同时还应重视综合性治疗措施。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必须尽量使人体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各种综合性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均不可忽视,从而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忽略必需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措施。如清创、排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等。抗感染是一项综合的治疗,抗菌药的应用只是其中一方面,需要各方面综合处理。
药剂科
描写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二
为切实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和处置行为,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根据《武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转发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关于开展全省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武卫监发〔20xx〕27号)文件要求。近期,我所组织对我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2家二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此次专项检查,主要采取现场查看、查对登记记录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1.管理组织与职责建立情况。2家医院均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组织,由第一责任人负总责,明确了部门职责与分工。由院感办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负责检查、督促、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对从事收集、运送、处置等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后勤处为院内医疗废物处置部门,主要负责全院产生的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工作,同时做好医疗废物销毁登记记录。
2.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订和落实情况。经检查,2家医院均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用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意外事故应急上报等相关制度,制订了意外事故应急方案、工作流程,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收集齐全,并能严格执行落实。
3.诊疗环境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2家医院临床科室、化验室、检验室内均印发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示意图或文字说明;配置了医疗废物登记簿和两个以上医疗废物桶,桶内套有黄色塑料袋,桶体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清楚、规范,并配备了专用锐器收集盒盛装针头等锐器;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够按要求分类登记,并经消毒、毁型处理后放入不同的容器内,对于产生的高危险性医疗废物能够做到就地随时高温灭菌后放入相应的容器内。
4.分类收集、内部转运管理及处置情况。2家医院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周期均为1天,做到了日产日清。县人民医院每日下午3时起由一名固定保洁员使用自造铁推车从顶楼科室开始依次收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将医疗废物分类称重,扎紧塑料袋口贴上标签后(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种类、产生日期和重量)交保洁员收集、转运至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点,化验室、检验室等产生的医疗废物同时由另一名保洁员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手提收集、转运至处置点,所有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完后,经处置点负责人进行登记并签字后,由处置人员按照分类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置;县中医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各科室值班护士于每日下午下班前自行分类称重、封袋、贴上标签后,送至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点,经负责人登记并签字后,由处置人员按类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置。2家医院产生的病理性医疗废物、批量化学性医疗废物和批量药物性医疗废物均由医院自行处置。
5.从业人员培训和防护用品配备情况。2家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为医院聘用的临时工,县人民医院保洁员来自物业公司,上岗前医院院感办和后勤部门组织对其进行了相关卫生法律法规、防护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2家医院均不同程度为其配备了雨鞋、工作服、橡胶手套、口罩、工作帽、围裙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损耗较大往往得不到及时补给。医院每年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但从未对其进行过免疫接种。
通过这次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我们看到我县的2家二级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已经将其纳入了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之中。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较往年相比明显加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家医院不重视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无培训计划,不能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2.县中医医院医疗废物无专人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处置登记记录欠规范。
3.家医院均不能对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对防护用品不能及时清洗和消毒,安全防护用品补给不及时。
4.县人民医院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工具不符合要求,转运工具不能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县中医医院无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工具。
针对以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所监督员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对其进行了回头检查。
医疗废物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安全,我们将以这次专项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坚持常抓不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活动实施动态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医疗废物的处置,严格把关,确实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描写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我院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我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与医院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我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根据本广东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
我院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
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 药物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