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 诗词创作心得体会(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一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考生须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例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
答案: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人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种壮怀能蕴藉”其实已经点明了本词的艺术风格:“壮怀”主要是指悲壮的情怀,而“蕴藉”则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点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答案:看惯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脍炙人口,再看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注】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特别是炼字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分析时可从词语的选择、词性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些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
(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即可)
作者以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二
我们渐渐长大,而父母却渐渐老去。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我们成长;感恩他们用深切教诲,教会了我们做人。以下是《感恩父母》诗歌,欢迎阅览!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种人最应感恩
她就是——“母亲”
他就是——“父亲”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柔的抚触给了我
爸爸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双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爸爸的皱纹深了,他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聆听妈妈殷切的话语
面对爸爸深沉的目光
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感恩父母,
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
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人间最浓的亲情和最深的挂念,
给了我们无尽的爱,
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第一,
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出第一步,
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
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第一个字。
如果没有亲爱的父母,
就没有我们的存在。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三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翱翔的在半空里潇洒······这首美丽的诗,大家知道这是谁的吗?这就是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徐志摩作为我国现代的浪漫派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最擅长的就是细腻柔和的语言描写,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徐志摩的诗歌吧。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
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徐志摩的诗歌就是这样,让人读来心里都沉醉了,总是忍不住还想再读一遍。徐志摩大师就是以这样宽容的态度,将大自然的美和我们人的思想的美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这么吸引我们的地方吧。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四
《大海和鞋子》
我想带着你去流浪
天涯海角都跟我去好吗?
我写情诗你唱情歌
一起做梦都好吗?
给你太阳和月亮
也给你鲜花与*
把你的心交给我好吗?
千年前,你是我诗歌的皇后
千年后,你是我湖泊的新娘
给你绿叶和美酒
也给你最美丽的婚礼
把你的爱全给我好吗?
我想带着你去私奔
海枯石烂都要去好吗?
你是风儿我是沙儿
一起漂泊都好吗?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五
trees
i think that i shall never see
a poem lovely as a tree;
a tree whose hungry mouth is prest
against the earths sweet flowing breast;
a tree that looks at god all day,
and lifts her leafy arms to pray;
a tree that may in summer wear
a nest of robins in her hair;
upon whose bosom snow has lain,
who intimately lives with rain
poems are made by fools like me,
but only god can make a tree
树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看到
象一棵树那样优美的诗篇,
树那饥渴的嘴唇紧紧贴住
大地乳汁甘美的胸脯,
它整天仰望着上帝,
举起枝叶繁茂的手臂祈祷,
它那茂密如发的枝叶里
夏天会筑起知更鸟的安乐窝,
雪花飘落在它怀里,
它同雨水亲密无间
诗歌出自我等愚人之手,
而树却是造化的天工
关于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六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改变,从读书开始”。我想我是最应该去认真读书、汲取更多知识的人。从高中起开始学美术,艺术生的文化课相对较差一些,高中、大学,很多的时间给了专业课,本就懒惰的我读的书屈指可数。现在我担任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孩子们纯洁求知的眼睛时,我常常觉得慌乱、心虚,总觉得自己能够带给孩子的太少太少。
所以读书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事情,教师恰如其分的比喻引用,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因读书而来;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旁征博引的课堂讲解,因读书而来;妙趣横生的师生互动,和谐轻松的教学风格,亦因读书而来。我一直坚信读书能让我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一、与孩子们共读共乐
为了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经常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所以童书也就成了我的必读书目之一。晨诵、读写绘自不必说,从秋诵到冬,又从春诵入夏,从金子美玲、谢尔大叔到顾城、金波,一首首诗歌印入了孩子们的脑海,也印入了我的心。每周一课的读写绘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课。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向孩子们推荐一部书,有的是学校里发给班级的,有的是从孩子们那寻来的,推荐给孩子之前,我都要把它看一遍,然后精心的准备一个推荐语录,签上我的名字,在班级传阅。一般推荐的这本书班级只有一两本,我也不要求必须去买,互相传阅着读,孩子们读的更起劲了,真的是“书,借着读更香”。书籍,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书籍,成了我与孩子们共同的生活密码。
二、阅读经典教育着作
在新教师培训上,一位校长曾说“读书,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作为老师,要阅读经典教育着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高,望得更远。因此,也在一直试着读苏霍姆林斯基、吴非、刘铁芳等教育大家的着作,增强自己的教师专业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感谢学校定期给教师发一些书籍、报刊,提供了浓厚的读书气氛。《孩子的早期阅读课》一书,为我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上半学期刚执教,我搞不清读写绘、晨诵该怎么上,上哪些内容才适合,怎样才能上精彩,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众多的教学案例及分析,以及绘本书目、童诗的推荐,让我有了方向。管建刚的两本教学作文系列用书为马上就要执教三年级,面临作文教学的我先打下了基础。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杯水不添,又怎会不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惟有常学,方得常新。
三、不拘一格,广泛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不一定只是把自己限制在教育理论的着作上,当你觉得枯燥了,不妨看看其他的,对人的成长、气质都是有利的。对了,还有网络也是不可忽视的哦,现在不是流行微阅读吗,电脑上的一些短篇小文章偶尔读读,也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了许多。我还有个习惯喜欢看电子书,《明朝那些事》一共七部,那么厚的,我也是用手机看的,还有《窗前的小豆豆》等哈,不过要注意保护眼睛,似乎有点损伤视力。
四,读书心得——《改变,从习惯开始》
最后,我讲一点点近期正在阅读的《改变,从习惯开始》,看她的书之前先了解了有关她的故事,知道了顾老师用书籍的力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真实故事,知道了顾老师曾承受失去爱人仅一个月后为了孩子们的呼唤拖着病躯回到教学中时,我真的被她感动了。看完了书里那 73 篇饱含真情的书信时,我觉得顾老师不再“普通”,那一封封书信传递着顾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教与事业的爱。每周一篇给家长的信,在信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
诗歌编写心得体会总结 诗词创作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