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名家培训心得体会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有幸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特别高兴。
十一月的古城寒意丝丝,却没有抵挡住我们学习的热情和前进的步伐。悄然间,一个月的校长培训学习今天即将结束,回首这段日子,相信所有学员和我此刻的心情是同样的,既有收获知识的幸福与喜悦,也有对这种学习状态的留恋与友情的不舍,更有许多的思考萦绕在心头想去表达。
下面我用四对关键词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感所思所悟。
1、感谢与感动
首先感谢市教育局和市教科所为我们搭建这次学习、交流和跟岗实践的平台,感谢所有为本期校长岗培班不辞辛苦,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的学习生活给予了精心安排的老师们,尽管西安的天是阴雨朦朦,但我们内心体验到的却是浓浓的暖意。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表达真挚的感谢:是你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每位学员满载的收获。
感动于专家学者们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更感动于我们自己,虽然我们来不同区县不同学校,年龄差异也很大,既有80后也有60后,但是我们校长们,都能克服各种困难,严格自律,认真听课,积极讨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2、感触与感想
一个月20多场专题讲座,我们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份知识大餐,既有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法规,管理智慧与校本研修,也有校长素养与教师成长、教学改革与有效课堂等,包罗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讲座中,专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特的个人见解、卓越的学术造诣,风格各异的个人魅力,深深的感染并影响着我们。可以说这些天的学习实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的见识,丰富了理论,滋润了求知若渴的心灵。从不同专家的身上更是感到了专家们高尚的教育情怀。张思明教授,一个对数字教学思考颇深的智专家型校长;吴加树、张汉云校长淡泊名利、执着教育的教育家风范;徐世峰一个有见解、有批判精神的铮铮硬骨风校长;张克强校长高瞻远瞩、睿智风趣;史建奎一个爱读书、善思考的学者型校长;黄宝国一个有创新意识、有独特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型校长……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家,名在人格魅力,名在创新思维、名在文化素养、名在特色管理。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观摩实践,零距离走进名校,切身感受到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真正内涵。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高效的管理团队,务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这一切都需要校长的管理素养和学识素养,需要校长的正确决策、组织和引领。
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也就没有哪一种管理的方法完全吻合我们各自学校的特点。任何的经验也不可能完全复制和移植,所以,我们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学校的实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探索出自己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路子。
3、感召与感奋
前后一个月的研修学习,不断触动着我们的灵魂,促使我们深入思考,这过程不仅增强了勇气,增添了力量,也使工作更有信心,方向更加明确,同时我们感到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专家校长的行动对我们是感召,我们必须奋起,必须更加努力。教育事业永无止境,唯有拼搏才有未来。
同学们,校长培训班学习即将结束
但作为校长的职业学习才刚刚开始,校长发展我们永远在路上。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必将带着责任上路,带着对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寻求,将不断学习,锤炼自己,提升自我,用教育智慧、教育执着和教育坚守点亮自己的朝阳,让教育充满无限希望!
我们将以耕牛的姿势去耕耘我们所在的学校,让日子融化成汗水,让汗水流淌成季节,用执着和智慧犁出我们学校的满园春色。
四、希望与祝愿: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继续关注我们、鞭策我们,为我们提供更多这样交流学习的机会。
最后,祝福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事业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美满!友谊天长地久!
谢谢大家!
关于名家培训心得体会二
那年日本军在广西南宁登陆,向北攻陷宾阳。浙江大学正在宾阳附近的宜山,学生、教师扶老携幼,仓皇向贵州逃命。道路崎岖,交通阻塞。大家吃尽千辛万苦,才到得安全地带。我正是其中之一人,带了从一岁到七十二岁的眷属十人,和行李十余件,好容易来到遵义。看见比我早到的浙大同事某君,他幽默地说:"听说你这次逃难很是'艺术的'?"我不禁失笑,因为我这次逃难,的确受艺术的帮忙。
那时我还在浙江大学任教。因为宜山每天两次警报,不胜奔命之苦。我把老弱者六人送到百余里外的思恩县的学生家里。自己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女四人(三女一男)住在宜山;我是为了教课,儿女是为了读书。敌兵在南宁登陆之后,宜山的人,大家忧心悄悄,计划逃难。然因学校当局未有决议,大家莫知所适从。我每天逃两个警报,吃一顿酒,迁延度日。现在回想,真是糊里糊涂!
不久宾阳沦陷了!宜山空气极度紧张。汽车大敲竹杠。"大难临头各自飞",不管学校如何,大家各自设法向贵州逃。我家分两处,呼应不灵,如之奈何!幸有一位朋友,代我及其他两家合雇一辆汽车,竹杠敲得不重,一千二百元(一九三九年的)送到都匀。言定经过离此九十里的德胜站时停一停,让我的老弱六人上车。一方面打长途电话到思恩,叫他们整理行物,在德胜站等候我们的汽车。岂知到了开车的那一天,大家一早来到约定地点,而汽车杏无影踪。等到上午,车还是不来,却挂了一个预报球!行李尽在路旁,逃也不好,不逃也不好,大家捏两把汗。幸而警报不来;但汽车也不来!直到下午,始知被骗。丢了定洋一百块钱,站了一天公路。这一天真是狼狈之极!
找旅馆住了一夜。第二日我决定办法:叫儿女四人分别携带轻便行李,各自去找车子,以都匀为目的地。谁先到目的地,就在车站及邮局门口贴个字条。说明住处,以便相会。这样,化整为零,较为轻便了。我惦记着在德胜站路旁候我汽车的老弱六人,想找短路汽车先到德胜。找了一个
名家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