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培优补差心得体会简短 培优补差的教育感悟(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高效课堂培优补差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听课中我发现参赛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在借班上课的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参赛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比如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了简单、易操作且学生较为喜欢的小游戏;还有的老师在课前和学生自由交流,谈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正式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善于利用多媒体、歌曲、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都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孩子的方式。老师们是这样做的:
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就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给出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扎实有效,紧扣大纲要求。
课堂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本次评选所讲课题都是难度比较大的,教师们对难度的处理百花齐放,每个环节都着力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当堂课的内容,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注重基础知识,课堂充实。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鼓励者以及教材内容的建设者。这其中每一个角色都值得去钻研,琢磨。只有很好地把握住教师的角色才能带领学生走向知识,并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有关高效课堂培优补差心得体会简短二
2月27号、28号两天县教研室组织我县部分校长7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聆听了李炳亭、陈立、何志强、张代英、王公叁等专家关于高效课堂的报告,参与了许世国老师高效课堂“五步三查”体验式培训之小组建设。两天的学习,深有感触,特将所听所感记录如下。
一、聆听讲座,热血沸腾
27日上午,专家李炳亭作了题为《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的讲座。李老师的讲座观点鲜明、深入浅出、比喻形象、风趣幽默,我震撼于李老师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气魄,佩服于他们团队为此耗费的心血与精力,感动于他们致力于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的一片苦心。
他首先谈了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评价中国教育六个字:老师讲,学生记。他认为传统课堂让孩子失去了创造力,个个都像失去了水分和生命光鲜的木乃伊。他说传统课堂已经无聊透顶,必须抓紧改!课改是什么,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高效课堂是“对症下药”。
他谈了他的教师观,引用梭罗的话阐述“池塘”理论,要求老师创设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建构课堂生态,一切为了让种子“自己”发芽。他说教师即条件,教师即可能。教师不要当“二传手”,要放手发动学生“一传”。要求老师退居‘二线’,找不到老师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只要有一个人会,教师就要闭嘴,教师闭嘴才能让学生张嘴说,动手写。所以他认为教师的作用80%是点燃——把湿柴火弄干、“为李大娘报仇”;20%是在流程操作引导学生。教师是集思者、哑巴、懒汉为一体的复合角色。
他选取了老太太学麻将、打麻将、打篮球作为关特定场景,阐述了他的学习观,他认为学习即经历,学习就是选择与建构;学习是失败-反馈-矫正-成功体验。
他认为高效课堂是个“人本”教育概念,思想支撑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学系统要以学为中心,评价系统要以学凭教,文化系统要开放搞好,教师作用的流程为“带入——体验——感受——情感——生命”,提出课改要完成四个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发展的方式。课改必须的“四步路”,即: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
他讲了好课的六个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的课。自主学习简称“自学”,也可以说好课的第一条即自学的课。
2、动静结合的课。要让课堂动起来,动包括三动,即身、心、神俱动。
3、注重展示的课堂。对于未成年,好奇和展示是两大天性,而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好办法。课堂因展示而生动精彩。
4、有这样流程的课。自学、展示、反馈。一切自学的课都必须经历和体现出这样的三步流程。
5、师生相长的课堂。放手发动自学,兵教兵、兵教官,兵兵合作、师生相长。
6、情感的课堂。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不是参加葬礼,而是婚礼。
一句总结: 一切围绕、服务于“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 !
他说了评课“李五条”:
1、状态(看动作、听声音、察表情,好教育写在脸上)
2、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
3、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4、流程(自学、展示、反馈)
5、师德(讲超过10分钟师德不达标)
他讲了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模式:
第一步,独学,让学生找出学习困惑,而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
第二步,让学生围绕困惑进行对学、群学;
第三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谓之“小展示”,而教师“二查”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第四步,教师根
高效课堂培优补差心得体会简短 培优补差的教育感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