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季的景色如何写 如何描写四季的景色(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12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四季的景色如何写一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背诵。

3、感受四季雨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雨吗?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识字读文。

1、听课文朗读带。

2、自学,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轻声读课文,标记识记有困难的字。

②想办法认识这些字。

3、指名认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4、“开火车”巩固识字,口头为生字扩词。

5、标出自然段序号。

6、分段朗读各个自然段,学生互评初读情况。

三、学习写字。

1、观察,小组内交流写字建议。

2、你们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师范写“疏”。

3、从中选择两个字练习书写。

4、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5、老师小结鼓励。

四、总结谈话:

你今天又学到了那些新知识?

五、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中描写四季的雨不同特点的句子或者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绵绵的春雨闪闪的电光隆隆的雷声

呼呼的狂风淅淅沥沥的雨声

二、学习课文,感受四季的雨各不相同。

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请小组合作读读课文,然后找找课文中描写四季的雨的有关句子。

2、指名交流找到的句子。

3、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从山峰和草木两方面说说春雨怎样最可爱?

(老师板书相关词语)

4、指名朗读,互评。

5、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其他自然段,体会夏、秋、冬季雨的特点。

6、师评。

三、拓展说话。

你还知道其他描写雨的词语吗?试着用他们说几句话。

四、补充“我的词语库”。

五、课堂总结

大自然神奇而美丽,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定会发现它更多的美,对自然现象有更多地了解。

六、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背诵。

2、课余时间搜集吟诵雨景的诗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春雨:绵绵、山峰妩媚、草木青翠

3、四季的雨夏雨:倾盆直泻

秋雨:稀疏短暂

冬雨:南方阴冷的雨、北方满天飞扬的雪花

关于四季的景色如何写二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学习本课,既可了解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又能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

课文共4小节,抓住农家生活特点,依次写了四季农事。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霁,赶制年衣。四季时令鲜明,富有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

儿歌共4小节,每节3行,长短句交错,一节一韵,好像一首自然纯朴的民歌,读来别有一番韵味。儿歌语言文白相间,许多语句都是从古诗文中演化而来的。如“田家”指农村人家;“花开草长蝴蝶飞”令人想起高鼎《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采了蚕桑又插秧”似从翁卷《乡村四月》演化而来,描绘了夏季忙碌的农事;“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又似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本课4幅插图,色彩淡雅,意境优美。第一幅是“流连戏蝶时时舞”,第二幅是“戴月荷锄归”,第三幅是“鹅湖山下稻粮肥”,第四幅是“瑞雪兆丰年”,呼应儿歌内容,有助于课文理解。

凌老师指教的《田家四季歌》,教态自然亲切,教学进程张弛有度,学生学习氛围浓郁。凌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从词语、句子的朗读到句段的理解,层次递进,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上课伊始,凌老师复习导入,巩固字词,特别将课文中包含多音字的句子提前朗读,提示了学生“了”和“场”的读音和用法。对课文四季农事的学习,凌老师的教学主要围绕4个问题“春天的田野里都有些什么?”“哪个字最能体现夏季农家生活?”“面对丰收,人们心情怎样?”“最后一个季节,还要忙农事吗?哪个字看出来的?”和同学一起分析了课文的内容,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在秋季农事段落的学习部分,凌老师通过图片让学生欣赏了秋天的美景,感受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并抓住了段中的比喻句,渗透了比喻句的用法,通过“稻子”和“金子”珍贵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整节课上学生朗读、说话训练的机会都很多,课堂成为了学生的主场,老师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四季的景色如何写三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1)

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 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13)

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出示课件14)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出示课件16)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同时,我还对写作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2.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关于四季的景色如何写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四季》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观察,增强对四季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

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

有关四季的音乐、课件、头饰。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那么,这么美的图画,要是配上一首儿童诗,一定会更棒!(配乐儿童诗朗诵)这首儿童诗就在我们的课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朗诵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课文的欲望。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要求:读通顺、流利)

3、开火车朗读全文。(要求:评价读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读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1、学生反复读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根

四季的景色如何写 如何描写四季的景色(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