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范本一
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时的自主、合作、探究本事,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3、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分析,比较,归纳,感悟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背景。(教师略作提示)
1、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但文学艺术成就颇丰。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
3、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苏轼因被指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此词是游赤鼻矶时的感怀之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正音强虏(lǔ)华发(huā)羽扇纶巾(guān)还酹江月(hái)(lèi)
释义一尊(通“樽”,酒杯)华发(通“花”,花白)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句式①故国神游: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神游故国”。②多情应笑我: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应笑我多情”。
2、品评朗读,感悟词情。
①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词。读后教师作诵读指导。
②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我们才能理解作品,神交作者。关于如何朗诵这首词,还有一则小故事,请大家看屏幕。)全文在那里就不再赘述,请大家看那里面有句“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雄浑,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慷慨洒脱。(下头就请大家把自我当作“关西大汉”自由朗读全词!)
好,读得很认真!词的节奏感很强,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断句及韵脚,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韵脚其实就是每句话的最终一字,韵脚字及一些动词、形容词都要重读。哪位关西大汉能自告奋勇地来朗读全词。(鼓掌)
读得不错,有点关西大汉的味。下头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我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焦晃教师的精彩配乐朗诵,再次去感受全词豪放的风格。)
3、理清结构,把握全词。
从词的结构上来说词一般分为上、下阕,从章法上说,词的上阕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阕则侧重抒情。
四、合作探究,鉴赏词句。
1、自由朗读,交流讨论,质疑释疑。
提问: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些语句,简要说明理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一般只作肯定,适当评点。指出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句,师提问:读得很有气势。它起首就是一个“江”,这条江是怎样的一条江一个字
生答:大。
师提问:大。它不说“流”、不说“淌”等,说什么说“淘”。淘的程度怎样样
生答:尽。
师追问:淘了多少时间
生答:千古。
师继续追问:都淘些什么人物
生答:风流人物。
师总结:词开篇就将赤壁放在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
2、重点探讨研习。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⑴哪些字用得好(学会品味语言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本事,我们在分析写景的资料时要异常注意一些动词和形容词。我们一齐来看此句哪些词写得较好。)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穿:陡峭山崖的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大,展开阔大雪浪图。
⑵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述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
乱险怪形夸张豪迈奔放
穿高峭
惊汹涌声比拟
拍水石相击
卷狂澜奔腾形比喻
雪水色纯白色
(你能把画面描述出来吗经过这些意象的分析,为我们营造的怎样的意境呢)
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阕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
(好,说得都不错。我们一开始就说三国群雄的文韬武略,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②探讨: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怀古的对象(自由发言)
其实词中有作者自身与周瑜之比,请你填写下表,对此加以分析。
(比较了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怀古的对象)
主要是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我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怀古伤今,感慨万千。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我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③探讨:如何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组讨论)
(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自我解脱,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大家是如何理解的请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对大家的发言,我们作一小结。
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如画江山,又想周瑜三十四岁时,就指挥赤壁大战取得胜利,名垂青史,立下赫赫战功,肯定深深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生性旷达洒脱,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人间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他异常洒脱,洒酒祭奠江月。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也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学们以后也必然遇到种种挫折、打击和磨难;人的一生也会面临许多的选择与诱惑,你将何去何从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能找到需要的答案。
3、小结全词。
全词由“大江”带出,写景、怀古、抒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活力。那么学习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它豪放体此刻哪些方面呢景之壮,人之豪,情之达。
我们学习了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知人论世、品味语言、分析意象、辨析表现方法,体验情感。
最终,我们一齐来再次团体朗读全词。
精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范本二
1、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3、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4、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5、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7、那边云筋销啼粉,那里车轮转别肠。——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8、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9、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0、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11、故国悲痛,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2、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3、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14、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15、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16、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17、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19、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20、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1、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2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23、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24、晞发处,怡山碧。——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25、水涵空,山照市。——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26、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7、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8、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29、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30、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31、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32、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3、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3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5、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3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7、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38、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0、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1、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42、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43、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44、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45、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46、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7、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8、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49、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51、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52、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53、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55、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56、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7、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58、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59、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60、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61、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62、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63、江山重叠倍销魂。——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6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65、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66、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其二》
67、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68、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精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范本三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
念奴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