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见习课心得体会怎么写(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音乐见习课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这次音乐会的主办单位是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和郑州多瑙河音乐会文化传媒公司。
音乐会演奏的主要乐器有:悠扬,甜美的长笛。优雅深沉的萨克斯。深沉圆润的大号。能勾起以往回忆的小号。
第一曲是德国席勒的作品《威廉退而序曲》,歌声仿佛是战场上的马的嘶鸣声和冲锋号。
第二曲是《号手的节日》,这首曲子以欢快、轻松而活泼的调子写出了小号手快乐的心情。
第三首曲子是《红色娘子军》,以悲壮的曲调让我们仿佛看到的一群女性为争取解放而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娘子军的坚强,面对艰难困苦不低头的精神。
第四首曲子是《光荣的凯旋》,明朗、欢快的节奏是它的优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光荣凯旋。
。.。.。.
最后一首,也就是第十三首曲子是《拉德斯基进行曲》,以较欢快、平稳的曲调结束了音乐会。
最新音乐见习课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我知道,以我浅陋的“井蛙之见”,无法释解“师德”一词的内涵,仅希望,用我的实践和观点,能够和大家一同领悟“师德”的伟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乐”海》。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天遂人愿,梦想成真、寒来暑往,授业解惑,我深深感受到为人师表的责任和使命,还有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像歌里所唱: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厚积薄发、激活灵性、以爱育爱、达德成才”——在学校“爱的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师借助美妙的音符书写“师德”,表达“真爱”,滋润“灵魂”!
一次一年级的音乐课,我们学了一首歌名叫《国旗国旗真美丽》,等到学生们基本上都学会了的时候,我请个别同学上台来表演唱,我看到有一位小男孩脸已经憋的通红,整个身体几乎都前倾着站了起来,手举的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叫我!老师,叫我!”我一眼就看到了他,所以赶紧叫他上台来唱。等到他喜滋滋的跑到讲台上后,却有些害羞似的望了我一眼,底下了头,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我猜想,这肯定是一名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我耐心的鼓励了他,等到他哼唱了几句之后,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台下已经有同学在起哄了,教室里充满嘲笑。我立即大声说:“同学们,这位同学可能是第一次上台唱歌,看到台下这么多人,一激动把歌词忘了,没关系,我们和她一起唱好吗?”同学们都说,好!这个主意也得到了小男孩的认同。为随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体学生击掌应和,小男孩忘情地表演,教室里激情荡漾,其乐融融,难堪随之烟消云散……
拂去学生心头的阴霾,以尊重培育尊重,是音乐的效能,不也是音乐教师的职业操守所在吗?
要让音乐飞出课堂,全方位渗透学生的校园生活,是音乐教师当仁不让的职责。
于是,舞蹈室里,红地毯上,农村孩子舞姿翩翩,自信和坚强写在汗水津津的脸上。
于是,大课间不再尘土飞扬,人仰马翻。美妙的歌声回荡于廊道亭间。
因为有了我们,艺术节红红火火,星光四季耀眼;
因为有了我们,校园变的生机无限,课堂变的色彩斑斓.
我知道,我是一滴弱小的露珠,不能掀起推波助澜的浪涛,但可以润泽几株渴望成长的禾苗。
我知道,我的才智无法准确地诠释“师德”的圣洁和崇高,但可以从孩子的眼神里,评价自己行为的高尚或渺小。
孩子是美丽的,音乐是美妙的,我的职业是崇高的!愿我的爱伴着孩子在音乐的海洋中自在遨游!
最新音乐见习课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对园内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上的准备,所以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孩子对家长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接触和交谈中发现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有的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为了争抢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幼儿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每为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难点:
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 四、具体实施措施:
1、 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 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响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 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
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最新音乐见习课心得体会怎么写(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