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使用协议书 农村道路借用协议(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农村公路使用协议书一
一、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农路养护的责任机制
年初镇政府召开各村负责人和道路养护人员会议,明确全年农村公路工作任务和目标,与各村签订了《村道管理责任书》,同时全镇68公里水泥路均与养护责任人签订了《村级道路养护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在总结去年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养护责任制和养护责任追究制:二是村民建房杜绝侵占乡村的道路的行为发生;三是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议事制度,鼓励和调动村民养路和护路积极性;四是集思广益、大力度、多渠道向上争取资金,改善养护条件,提高养护水平。
二、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农路养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广播标语、黑板报、宣传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干部和村民养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公路沿线住户村民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对道路的建、管、养意识普遍提高。
三、严格管理,高标准完善农路养护配套设施
完善公路配套设施,可以更好的延长路的使用寿命,我们着重做到四个到位:
1、高标准路肩做到位。路肩做好可以护路又可以保证行车安全,我们要求各村公路两侧的路肩培土要确保达到1米以上,除了养护人员正常管理外,每年我们以村为单位对路面水毁路段进行一次全面的培土,今年新老公路路肩共培土方3、2万方。
2、两侧排水沟挖到位。排水不畅将对公路构成很大的破坏和威胁,排水沟畅通能保证公路两侧无积水,开挖高标准排水沟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路肩两侧1米外开挖排水沟,以确保排水畅通。
3、绿化工作做到位。在公路两侧因地制宜进行绿化,道路两侧栽种杨树、女贞、紫薇等绿化树种,保障路肩不被雨水冲刷,今年共栽种各种树木达4、2万株,并定期进行修剪、刷白、防治病虫害,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
4、农村公路的标志标牌到位,路、村、限载牌、责任牌、拐弯牌、警示桩等等今年共设置了105个,所有水泥结合部都安装了里程碑,实现了标准化路段管理。
四、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农路养护的积极性
江岸村和洋南村村民积极发挥村组作用,召开村民大会,采取一事一议,自筹资金10余万元,政府投入资金10余万元,对两村的路肩进行硬化改造。另外水泥路上的很多桥梁因年久失修,桥面已破损,村民自筹资金,政府投资20余万元,对其桥进行了改造。以上路桥的改造修复工程,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题,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路养护工作的新局面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与市农路养护科保持高度一致。为把我镇的农村公路建设搞得更好而努力,今年我镇迎接省7月和12月省农村公路检查,通过检查给省里的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7月份的大检查,我镇的农村公路资料和路况得到了省交通厅董主任的高度赞赏,在检查后不久,徐州市铜山县的领导还亲临我镇进行了观摩和学习,我们的养护工作给省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我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有关农村公路使用协议书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发改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市抢抓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交通部专项补助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等各种机遇,在全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取得了辉煌成果。下面我就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有关情况作简要发言。
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概况
20*年,为改变革命老区*农村落后的运输条件,加快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让老区农民兄弟走上油路或水泥路,交通部决定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给予4亿元专项补助,确定了用三年时间(20*·6~20*·6)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简称“三年目标”)。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到20*年底,我市共完成投资21.6亿元(其中交通部补助6.8亿元、国家发改和财政补助4.13亿元、省补助2.28亿元、市县地方自筹8.3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752个项目93*公里(其中县际油路12个项目912.3公里、通乡油路99个项目2276公里、通村公路641个项目6118.7公里),按期实现了“三年目标”。
20*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共开工建设通乡油路11个项目305公里、通村公路237个项目25*公里,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被列入全省通村油路建设试点单位,建成通村油路项目36个4*公里。通村油路建设里程占全省计划的40.3%,因进度快、质量好得到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肯定,在*召开了全省通村油路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我市试点经验。
到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5755.6公里,比20*年增加3.7倍,其中等级以上公路8252公里、次高级以上路面6000公里,分别比20*年增加了1.5倍、3.6倍,农村公路通达率、通畅能力大幅提高。
二、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做法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且分散、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建设时间紧,加上我市公路工程技术力量、地方财力薄弱,使得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种种困难。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市积极改革,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归纳起来就是“强化三个保障,落实四个始终坚持,严把三个关口”。
“三个保障”即:
一是统一认识,强化思想保障。要想富先修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村公路新的历史使命。农村公路建设是地方党政和交通部门贯彻落实“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三年目标”更是一件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大事、好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黔北综合经济区”和实施“三新一强”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交通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报刊、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介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宣传焦点、重点,及时宣传报道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建设进展情况、农村公路建成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为农村公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方面的认识很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使“要我修路”的被动认识转变为“我要修路”的主动行为。
二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惠及千家万户,也涉及各行各业。为组织好农村公路建设,市、县均成立了以市、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党政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十件实事”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进行部署、检查、考核。交通部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工作责任
农村公路使用协议书 农村道路借用协议(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