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春节心得体会 廉洁过节心得体会(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廉洁春节心得体会一
今天是我校暑期校本培训第一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各位都非常辛苦,首先我代表中心学校对来给我们传经送宝的各位专家讲师表示感谢!对各位来参加培训的老师表示感谢!我们广大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校本培训,目的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通过培训学习达到“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根据效能建设要求,我们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转变教师作风、加强教师效能建设活动。纠正学风不正、消除被动应付、克服享乐主义,从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五型”教师。如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学质量,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摆正教学为中心的位置关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工作,教学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不谈教学,离开了教学,学校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的一切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推动这个中心,服从这个中心。也就是教学中心说。学校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的制定、辅助设施的建设以及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言行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
二、严字当头,勤奋不懈
有的教师长期任职产生了惰性,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上出现了松劲、懈怠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严”不够。工作不严肃,管理不严格,作风不严谨,有的甚至有“甘拜下风”的想法。二是“细”不够。经验主义作祟,认为过去都干过多次,年年如此,老一套,不再深究细查;借口抓大事,具体工作本该由自己去做却安排其他人,而且不过问,不检查,不总结,简单化考虑,一般化要求,粗放化管理。三是“钻”不够。学习上钻不进去,整天忙忙活活,细枝末节,鸡毛蒜皮,就是没有时间思考研究问题;管理上不钻研,拈轻怕重,谨小慎微,不想刨根问底,只想“得过且过”。
三、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责任意识。走上领导岗位是组织上的委托,群众的信任,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对上履职、对下负责、对自己负责。就要时刻有一种使命在肩头,有一颗事业心在跳动,而不能松松垮垮,思想上和行动上混同于一般群众。就不能拿个人好恶、情绪高低、心血来潮,使严肃的责任随意化,比如个人喜欢的就认真做,不喜欢的就冷落一旁;情绪高的时候就出效率,情绪低的时候就不管不问。
二是创新意识。怎么把教学质量提上去,需要不断提出新思路,拿出新办法。为什么要创新呢?因为不创新就难以摒弃自身思维上的惰性、工作上的惯性,就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就难以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和提高。一些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技术之所以先进,
就是因为他们都“新”,并且能够常“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有特色,只有“新”的举措才能有突破。首先要打破思维上的“框框”。敢想才能敢做,敢做才能做出成绩。其次,要勤于并善于学习。不学习,创新就没有基础,就没有办法走捷径,甚至不学习,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犯错误。
三是拼搏意识。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产生惰性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当工作取得了成色、走上了正轨后,更容易使人产生懒得思维、懒得下劲“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克服这一惰性,广大教师必须始终保持三股劲:一是干劲。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锐气。有的领导一看无精打采,动不动就是“我早就不想干了”。有这种思想的人,我看,也就不配当一个老师。二是摽劲,领导尤其要蹲住、抓死。别人可以按点上、下班,你要来得早走得晚,星期天、节假日也不能不管不问。抓工作就要摽紧抓死,你懂不懂的要经常去看,找明白人靠上,你管和不管,效果肯定不一样。就像校园卫生,你经常去看看、问问,学校环境肯定就要好得多。工作就是这样,没有白干的,俗话说:“锯响就有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是韧劲,干工作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不能忽冷忽热、虎头蛇尾。特别是在纪律上不能开始严,后来松,越来越松。有的同志之所以不遵守纪律,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他违反了纪律你视而不见,他当然还会再犯。
四、强化“五位”思想,促进目标化管理
按照要求,学校各班级、教研组、备课组、每位教师以及每位学生都要制定工作或学习目标,使学校从上到下都实行目标化管理。制定严格的
考核评比制度和奖惩措施,建立领导竞聘上岗和教师交流机制,实行工作优异者竞争上岗、成绩末位者交流制度。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领导要有“五位”思想,“五位”是指:
1、定位:领导干部要有“四定”(定职、定岗、定权、定责),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切不可有权无责或以权谋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到位:有职有岗有位就要上位到位,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3、足位:有权有位,就要用足用好权位,在政策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权力的最大效益,把自己分管或主管的工作做好,充分施展自己的领导才能。
4、补位:人人有岗,人人有位,但岗位之间因工作的分管、主管、协管又因工作性质、类别等时有交叉,就是说岗位有交叉,工作有联系。这就要求领导之间要讲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体谅,共同把工作做好。在别人因事因病缺岗、空岗时,及时、主动、有效地补位。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攻守照应,互相补位。
5、不越位:用足用全用好用正权力,是每一个领导应尽的职责,但权有所限,不可过之。不要越位用权。越位不同于补位,补位是为了工作,越位就不正常了。
以上这些,我们党员、领导同志要正确对待,认真遵守,互相监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目的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端正我们的工作态度,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凝聚我们的工作合力,提高我们的工
作效率,使我镇的教育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祝各位老师在本次校本培训中都有丰厚的收获,预祝本次校本培训圆满成功!
2022廉洁春节心得体会二
一、*区教育要发展,学区主任、学校校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李岚清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区主任、学校校长是管理*教育的一支庞大的队伍,是教育系统人才管理的实际操作者.*教育的繁荣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得力于最基层的管理者。也就是说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志要通过这些人贯彻操作并具体落实。我深深的感到:教育要发展,改革要深入,质量要提高,就不可忽视这支队伍的作用,必须要高度重视学区主任、学校校长的选拔、培养。
天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教育这个大系统来看,学区主任、学校校长就像是铺设在万里铁道上的钢轨和铆钉,就像万丈高楼大厦的地基和钢筋网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工作头绪众多,班子的团结协调,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安全,学校的发展,人员的使用,上下级关系,周边关系,等等都是学校领导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
所以说,学区主任、学校校长带动领导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如果有人不称职,工作不到位,这个学区或是学校,工作就徘徊不前,甚至倒退,他所领导的那部分人也就精神不振,心灰意冷。由此可见,开展对这一级官员的研究、培养造就足够数量的、合格的人才,是完全迫切和必要的。
学区主任、学校校长也就是人们所称谓的领导,就是要带领和指导部下和教师开展各项工作。从“德”上要求他们,从较高层次的标准来讲,他们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理念,高尚的人品,甘当人民的公仆,为社会做出奉献和牺牲。按最低标准,我认为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客观公正的履行公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从才上讲,最低标准应该是具有明辨是非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熟悉本行业基本知识,掌握领导的方法和艺术,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德和才的综合表现应在:领导者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行动的正确性以及模范言行去说服、引导带动大家开展工作。孔子就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学生曾子又“思不出其位”,言下之意是官员连想问题也不能超出自己的身份,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讲,是万万不能有这种思想的。因为你既然被群众推荐了、组织任命了,你就要在其位,谋其政,行使好国家和人民赋予你的权力。所以我们做事不能冒失和莽撞,尤其是新领导,一定要把握一点:三把火不是不可以烧,但一定要慎重,烧不好会把事情烧得一塌糊涂。如果不虚心学习,不了解情况和形势,仅凭经验和三把火开展工作,是不可行的。要在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做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不懂得做一个基层领导的基本常识,缺乏管理社会公众事务的经验,却要开展管理和决策,那么面对一些复杂多变,出人意料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一般和突发事件就会束手无策。所以作为领导要待情况了解掌握清楚后,再制定出合理的、不脱离实际的工作计划。制定了计划后,不是急躁狂热地去实施,而是要稳步的实施,坚决反对急躁冒进和顾此失彼。要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计划落实,坚决避免突出局部孤军奋战,“一个人唱了一台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一些古老的格言。作为基层领导,不能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而忽视和漠视他人的优点和专长,从而导致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什么也干不成,甚至连干成的事业也不容被别人承认。要把一件事情顺利的干成功,协调好上级、同级、下级及各类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当你担任了领导职务之后,你不要再指望有人能够从正面你的失误和缺陷,更不要指望有人会给你一些具体的指导让你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你的上级一则发现不了,二则怕影响你的工作积极性。只是到事情很严重时才会说一说,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你的同级怕伤你的面子也不好说,你的下级怕得罪你不敢说。其它局外人不了解情况更不能多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级都习惯于听从上级的指示精神,这种精神会演变成政策,用红头文件下发,要求基层去办,基层在处理事务和执行政策时,因为政策的笼统性、局限性和可变性,其在执行过程中有时依据不具体,法律性、程序性、长期性和可操作性都不甚强。这样基层主任、校长只能在很大程度上靠自己的理解和本单位的实际去执行和处理落实。
二、如何把握好正副职之间微妙的关系
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把手也是某个领导班子集体中的一个成员。无论如何高明的领导人,都不可能独立组织起哪怕是小规模的一种社会事业。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班子其它成员并能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都是领导科学中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一个领导者不论是调任和新任,首先接触的对象是班子成员,要先实施你的工作计划,还是要烧三把火,一班人先要商量后形成决策,决定之后,一班人就要分工负责,分头去干。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如何,可以说直接影响着这个单位整个工作和精神面貌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副职对你的工作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的看法。在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由于领导班子各自的水平、能力、经历、气质和处的位置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就不会完全一样。如果处理不当,这类问题的分歧很容易演变成观点、态度上的对立,进而进化为尖锐的矛盾。领导之间闹矛盾,不团结,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矛盾还源于某些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政治修养、领导方法、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各有差别或缺陷,或因正职主管武断,作风不民主,或因某个副职私心杂念太多,不以事业为重,或因双方通气不够、不及时,形成误会酿成怨恨等等。
如何正确处理正副职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班子成员比较协调一致呢?又如何避免成员之间闹纠纷而伤害部下?
第一、如有班子不团结,一把手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处于人、财、物支配和工作指挥的中心地位,这是一个单位管理的客观要求。一把手毕竟是牵头主动的主要领导者,无论怎样集体领导,一个单位不能有几个中心,领导科学的基本规律要求是最终必须集中。这就像一支军队必须按一个命令来行事一样,否则将一事无成。因此,一把手在一个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作用是明确和重要的,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问题,首先要从主要领导身上找原因,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正副职之间要相互关心,坦诚相待,有意见讲在当面,以事业为重,顾全大局
如果都能坚持以事业为主,顾全大局,坚持把社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一切都从工作出发,无论正副职,关系就比较好相处。否则就有说不清的恩恩怨怨和勾心斗角。要处理好正副职关系,正职首先要信任关心自己的副手,没有实际行动上的坦诚和关心是不行的,这是他们一心一意,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条件。再就是有意见,要讲在当面,以免造成误会甚至结怨。
第三、要允许副职有自己得主张,并
廉洁春节心得体会 廉洁过节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