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心得体会和感想 游镜泊湖的见闻和感受(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镜泊湖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得到美的熏陶。
2、体会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通过动、静态的描写表现奇观的。
二课时
投影仪、录音机、音乐磁带、三张题单。
一、引导、审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镜泊湖奇观》这课文。请同学们看黑板读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上看,你认为文章重点会写什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讨论:
1、镜泊湖到底有着怎样的奇观?
2、作者是怎样通过对镜泊湖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表现奇观的?
3、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奇观。
二、质疑。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从内容到写法上你有些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板书疑问)
三、按兴趣分组根据提纲自学。
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个景点,即(指板书)湖、瀑、林。这几处景点中,你最喜欢哪一处?(按兴趣自由组合学习)
四、[先讨论提纲之三(林)]哪个勇敢者首先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你的学习提纲。请将书及提纲带上来,放在投影仪下。按提纲,依次汇报你的学习情况。大家都要认真听,仔细看,一起学习讨论。
1、正确。(你还有补充吗?)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条件。请订正。大家拿起书来读一读这一句,地下森林形成的条件书上是怎么写的。
2、请接着汇报。看了画,你明白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了吧?(擦疑)所谓地下森林,实际上是……。书上有图,请看投影。这是从上面往下俯视看到的。
3、请接着讲。用简洁的短语板书。(长在火山口里)(相机擦掉本段疑惑)。大家懂了吗?你懂了吗?
4、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称为奇观,那么镜泊湖又"奇"在哪里呢?
五、[次讨论提纲之一(湖)]请喜欢"湖"这一景点的同学,谁争取上来展示?掌声鼓励。
1、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正确。拿起书来,老师引读,同学们注意接上。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它表现在……然而它又绮丽多变,并不单调……
2、请接着汇报。哪些同学也欣赏?为什么欣赏?(用了优美的词语写出了事物的形态、颜色、位置,即写出了景区的静态。说得真好。大家一块来欣赏这两句。读得不够美。要注意强调修饰形容的词语,速度稍慢,语调轻柔平缓。女同学齐读。
3、请订正。
4、湖"奇"在哪里?"水平如镜"正确。你能说说"水平如镜"为什么在这里就是"奇"呢?(湖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流阻塞了牡丹江河道水面被抬高而形成的。江是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呢?可是湖面却水平如镜。)请板书。昨天预习时,有个同学认为它奇在波平如镜。这"波"指波浪,又怎能说平如镜呢?这说明江水在流动,但从水面上看,却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不能不说这是"奇观"。(板书:"波")
5、相机擦掉疑惑。
六、[最后讨论提纲之二(瀑)]林奇在……,湖奇在……,那么瀑又"奇"在哪里呢?哪一位同学上来当小老师。
1、正确,请订正。
2、正确,请订正。刚才××同学提出为什么"瀑从不结冰断流?"这个问题,你现在能不能用因果关系解释一下。投影请看图图,这便是飞瀑。
3、继续汇报。正确。你能能不将飞瀑直下的句子读听听,读出动感来。声势还不够,读时注意语速稍快,音量较大,强调数量词,千军万马,声闻数里等。男同学读听听,女同学一起来,读出气势浩大的动感美。
4、瀑布真美,请回忆一下还有哪些课文对瀑布进行过描写?背听听。
5、吊水楼瀑布"奇"在哪里?请用简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瀑布不结冰断流,堪称奇观。
七、内容及写法。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镜泊源奇观便是湖,瀑,林长在。作者主要采用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来表现镜泊湖奇观的。镜泊湖的幽静与吊水楼瀑布浩大的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实际上就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对照。因此我们在读文明,注意了动、静态描写,就能对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在时,注意了动、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个体、更准确。
八、配乐齐读。
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幽静的镜泊湖与飞流直下的吊水楼瀑布这两段,进一步感受一下它的奇观。
九、中心。
学到这里,你明白作者的目的了吗?表现了……表达了……
十、现在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写传说的作用:
①写在文章前头,引起读者兴趣。
②反映出人民对镜泊湖奇观美好的解释和向往,更增添其神秘色彩。)
十一、作业:
本课及本单元的课结束了,请拿读课本,请你运用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自读《五花山》一课。用二、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找出静态和动态。
十二、学习情况(非智力因素)
最新镜泊湖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镜泊湖景区来游览观光!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区由三部分组成,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总规划面积1726平方千米,是东北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镜泊湖南北长45千米,最宽处达6千米。水面95.3平方千米,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湖水南浅北深,最深处62米,最浅处只有1米。在历史上,镜泊湖曾有“忽汗海”的名称,至明代始称镜泊湖。
镜泊湖主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奇丽壮观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等。镜泊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湖,民间有红罗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它东有老爷岭,西靠张广才岭,镜泊湖就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两座山岭之间。湖面延绵百余里,又称为百里长湖。20__年,镜泊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关于镜泊湖的成因大致是这样说的:距今4700年一8300年前,在今天的宁安县境内,地壳运动十分强烈频繁,发生了5次强烈火山活动,熔岩冷却后,像一座巨坝,把上游牡丹江水高高拦起,形成了熔岩堰塞湖一镜泊湖。镜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状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点,它不像一般的湖泊,或呈圆形,或呈半圆形等,而是像一条宽窄相间的绸带一般,嵌在群山之中,江水从断缝裂隙冲出,形成吊水楼瀑布。吊水楼瀑布其长达45千米,最宽仅6千米,最窄处不足1千米,上游有来水进入,出水可通过吊水楼瀑布,向下游流去;因受下跌水流冲蚀,瀑底形成直径70米、深60米的圆形水潭。
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缰上,它以独特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美闻名于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
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总面积90。3平方公里。
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却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鸪砬子。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吊水楼瀑布。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水潭深60米,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浪滔滔。吊水楼瀑布的形状好像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岩床面翻滚、咆哮,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然后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圆形瓯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有如雷鸣。每逢晴天丽日,光照向瀑布,会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见了,却可以观赏到另一番景致。在溶岩床上,游人可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犹如人工凿琢般光滑圆润,吊水楼瀑布十分别致。凡到此游览者,无不惊叹其壮美的景色。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的优美诗篇。
现在我们来到了地下森林景点。此景点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千米处,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里的火山口共有10个,从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千米、宽5千米的狭长带上。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站在火山口顶向下看,只见陡峭的内壁上,林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地下森林”。
镜泊湖心得体会和感想 游镜泊湖的见闻和感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