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 孔子的思想心得体会(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小时对书法不甚了解,长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晓,那字非隶非楷,并不如平日所见那些大家之字整齐美丽。
年纪再长些,我了解到那是明清时期板桥的字画,此时又方知郑燮的字长久以来一向备受世人议论,有说他的字歪歪斜斜,似连小学生都不如;却也有人以为它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他们说隶书、楷书皆传承于千百年的书法文化,而郑板桥又将其进行了创新。
板桥体诞生于满清较胜时期,那时的清王朝对文字的约束更是严格,无论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狱的猖獗,都使那个时代的文章死气沉沉,而郑板桥却在如此重压之下构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是他对当朝封建的不腐还是对自由与创新的向往。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仅出现板桥体这样绝世佳作,更是构成了五千年独一无二而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于炎黄帝思想的传承与对治国修身创新性的独特融合,构成了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而战国的孟子,他又传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对执政也进行创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诸子百家的文化成为后世文人诸如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杜甫等文人墨客传承的对象,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一样的经历与情感酿出文化与文学无与伦比的美丽。
传承与创新对现世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作家韩寒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现今社会挫败的创新,还是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传承与对近代自由的新鲜无独的创新,甚至是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以身证明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性。
传承是对于古旧文化的肯定与对精华的保留,而创新是结合不一样的时局、不一样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唯有两者共同结合,才能到达“和”的境界。
2022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论语》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论语》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论语》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论语》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11、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1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论语》
13、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1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论语》
1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论语》
1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论语》
1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论语》
1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论语》
20、民无信不立。 ——孔丘
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 孔子的思想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