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简短(二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020年1月30日,一阵可怕的“病毒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武汉,并向全国蔓延。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词仿佛乌云般笼罩在中国上方,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然而就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候,一群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挺身而出,与病毒正面开战。
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无数医生护士主动放弃休假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自动请愿驰援一线?是为了能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是为了中国10多亿人民的安全;是为了坚守那“若有战,召必回”的铿锵誓言。于是他们转身离开,不是朝着家的方向,而是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不是年夜饭桌前,而是需要他的地方。看着一封封请战书上鲜红的指印,不觉间,泪水已夺眶而出。他们面临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生死之间来回穿梭,为我们筑起一面坚固的“长城”。
爱美乃是女人的天性,但一位来自武汉的护士单霞却动手剪掉了自己及腰的长发“光头明志”。当她的朋友知道后为她哭时,她微笑着安慰她们,说:“我早满分作文网就想在年前换个发型了,只是与预期的有些不同,再说头发没了还可以再长。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能救更多的人。”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这身白衣穿得太过沉重。
当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值得我们敬重的是钟南山院士。非典是中国人抹不掉的共同记忆。面对非典疫情,钟南山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我这儿来”,这淡淡的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般的“向我开炮!”在这之后,我们看到的便是他以66岁的高龄,持续工作救治患者的身影。如今沉寂17年之久的瘟魔再次叩响了中国的大门,向中国发起猛攻,84岁的钟南山身披铠甲挂帅出征,全身心投入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除了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普通的环卫工人,是一线执法人员,为居民测体温,进行相关宣传,杀菌消毒,摸排登记等,他们都在用行动争当疫情防控的参与者。
我们也应该向那些正在与疫情做战斗,与死神抢人的医务人员学习,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相信吧,待到春暖花开,我们定能繁花与共!
描写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会,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投身到活动中来。
当今世界,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发展,已成为共识。长期以来,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南京目前日产垃圾可以把城区14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地方给堆成一座大山,总有一天垃圾会淹没我们的家园,人类将“无地自容”。
走进我们的校园,时常可以看见垃圾的“身影”:废纸、各种饮料瓶、形形色色的零食包装袋
同学们,当你在丢弃这些垃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其实是在丢失一种本该属于你的美好的尊严和最可宝贵的人品,你有没有想过它们当中有一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把废纸、塑料瓶、包装袋、易拉罐等任意倒在垃圾堆中,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资源变成垃圾,对他们埋掉或烧去,我们未来的子孙怎么办?难道垃圾真的要“占领”我们的家园了吗?我们对垃圾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制服垃圾最好的办法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指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
在日本,最大的垃圾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类,前几年日本横浜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那几类更细化分类为十类,并给市民分发了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条之多,分类的目的就在于要减少焚烧垃圾的数量,因此,横滨市在过去4年里焚烧垃圾的数量就减少了一半,而垃圾的回收率增加了80%,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政府资助的处理用具,回收者可以将生活垃圾变成混合肥料。
在我们学习的生活中,比如:废纸、塑料瓶、牛奶罐都是可回收垃圾;餐巾纸、卫生纸、水果残渣、地上的尘土等这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同学们,只有学会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最后预祝此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参与抗疫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简短(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