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山林协议书汇总 兄弟山林分家协议(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兄弟分山林协议书汇总一
在你辉煌的时刻
wenn du eine brillanz hast 让我为你唱首歌
singe ich ein lied fuer dich 我的好兄弟
meine gute brueder 心里的有苦你对我说
kannst ueber den kummer und das leiden zu mir sagen 前方大路一起走
auf dem weg durchs leben begleiten wir zuammen 哪怕是河也一起过
wenn der fluss auch noch so ist,so ueberqueren wir zuzammen 苦点累点又能算什么
alles,was der kummer und das leiden ist,muessen uebergangen werden 在你需要我的时候 wenn du mich brauchst 我来陪你一起度过
uebergehe ich mit dir die schwerigkeit zusammen 我的好兄弟 meine gute bruder 心里有苦你对我说
kannst ueber den kummer und das leiden zu mir sagen 人生难得起起落落
das leben hat viele unebenheit sicher 还是要坚强的生活
muessen wir stark und unbeugsam 哭过笑过至少你还有我
mindestens hast du mir zu lachen und weinen zuzammen 朋友的情谊呀
die freundschaft ist hoeher als die himmel 比天还高比地还辽阔 erstrechender als die erde 那些岁月我们一定会记得
die jahre ,muessen wir uns erinnern 朋友的情谊呀 die freundschaft ist 我们今生最大的难得 am seltenst fuer uns 像一杯酒像一首老歌
wie ein gluss wein,wie eines altes lied
有关兄弟分山林协议书汇总二
武义县郭下村民某某户,因何某1、何某2兄弟二人均已经成婚,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经父亲、母亲及妹妹何某3,以及长辈何某、吴某见证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以及父母今后的赡养义务。协议书条款如下:
一、房产分割:原有房产位于前宅桥头,共计309.2平方米,包括已建90多平方米以及旧房子及空地200多平方米。已建90多平方米外加空地共计148.15平方米归大儿子何某1,房屋位置如下:东与何某2房屋相邻,南是自家晒场,西边某何房屋,北靠大路(其中3.4x8部分为何某1家做正门用,不准建房,影响何某2家采光)。其余的旧房子以及空地共计161.05平方米归何某2所有,房屋位置如下:东至溪,南自家晒场,西何某1房屋,北靠大路。
二、父母的赡养协议:1、口粮(每月所需大米)由何某1承担,现有两块山地归何某1管理,所得款项均由何某1支配,如果何某1不能履行义务,山地归还父母管理,所得款项由父母支配。2、父母的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由兄弟2人共同承担(在父母用去其本人所拥有的部分钱物之后不够部分),其中何某1承担所需费用的,何某2承担所需费用的。3、当父母卧床不能自理时,兄弟两人轮流照顾,轮到一方照顾时,如果需顾保姆的,费用由顾保姆方自理。4、兄弟两人各拿出一间房子供父母居住,用于父母的养老。
三、本协议共2页一式四份,父和母、何1、何2、何3各执一份,一经签字按手印,兄弟双方对以上协议均不得反悔。未尽事宜兄妹三人协商解决。
立协议人: 立协议人:
父亲: 大儿子:
母亲: 二儿子:
见证人: 女 儿:
见证人:
郭下村村委会:
有关兄弟分山林协议书汇总三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至中原,其特殊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早在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广大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秦末,英布曾在这里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秦农民斗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以大别山为依托,在浠水清泉镇建立天会帝国,然后兵分四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这里坚持数年之久。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山,这是由于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全国三大起义之一的“黄麻起义”就发生在这里;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也诞生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战斗在这里。
黄麻起义是发生在今黄安、麻城两地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1927年11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中共黄麻特委在黄安县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安、麻城两县共、团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在黄安、麻城两地“九月暴动”的基础上,借高涨的农民运动举行“黄麻起义”夺取黄安县城,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11月11日夜,起义总指挥部率领二万多农民在成千上万群众配合支持下,于次日凌晨攻下了黄安县城,二十一天后,由于国民党军偷袭黄安城,敌众我寡,解放不久的黄安城又重陷敌手。鄂东军也撤出县城到达木兰山开展游击活动,于1928年1月1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同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并开创了鄂豫皖地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此,鄂豫皖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余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共约三万余人,红四方面军成立前,已经先后取得了粉碎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三次“会剿”两次“围剿”和南下__手稿中的三个字实在是认不清,也没有查到,如果有人知道,请告诉我们大家,谢谢了!)作战的胜利,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志着大别山区的日益强大和成熟,它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员和指挥人员。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自鲁西南横渡黄河,突破国民党数十万围追堵截,千里迢迢从黄河跃进到大别山,胜利的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10月蒋介石派兵想阻挠解放大军渡江。刘伯承、邓小平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歼灭。10月日,在刘邓亲自部署下,野战军主力将
兄弟分山林协议书汇总 兄弟山林分家协议(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