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方案总结怎么写(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教学方案心得体会精选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各一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每组同学准备两个完全一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一个。
一、欣赏画面,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找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并说出计算公式。教师提问:你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关于三角形,你学过哪些有关的知识。学生回答,师展示。
二、分组操作和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
(一)
1、上节课,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2、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完全一样的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3、按照你的想法,和小组内同学一起拼一拼,剪一剪,看一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哪些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
4、学生小组合作,拼剪图形。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拼剪。
5、各小组填写发现报告单,填写我们是用()拼或剪成了()。
6、小组汇报摆出的结果:
7、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种: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二种: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那么,我们的平行四边形跟三角形有没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思考:
①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联系?
③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那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还可以怎样写?(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二)、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三)、归纳公式
1、(屏幕显示提纲)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回答。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3、进行爱国教育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
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你知道吗?),学生阅读后,汇报知道了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三角形面积是s=ah。()
2、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3、完成做一做。
4、联系生活,做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吗?交通标志对于维护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请大家算一算,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5、拓展题。
四、作业:
p86—3、4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但请大家仔细想想,这节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关于教学方案心得体会精选二
体育教学教案格式范例
体育教学教案
班级:初一年级 日期:-03-02~03 人数:50 教师:黄大林 谢民 谢晓明
教材
身体素质组合练习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力量、速度方面。
能力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懂得锻炼身体的`方法。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互帮互助精神。
教
学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
习
次
数
准
备
部
分
一、
常规
二、
队列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在集合地点观察、检查学生服装,并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1、“同学们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教师讲解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1、成四列横队走—还原,原地四面转法
2、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3、口令或哨音组织指挥
4、纠正错误,个别指导
1分
3分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1、 班成四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图一)
2、 “老师好!:
3、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4、 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1、学生认真听讲,记住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根据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一致。
3、组织:如图二
教
学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
习
次
数
三、
准备
活动
1、引导学生选择游戏
(1)丢手绢(2)小猫钓鱼
(3)开火车(4)夹球跳
2、指导小组长带队组织练习
3、教师来回巡视并指导
4、简单评价
5、准备操 1~6节
a上肢运动 b 下肢运动
c 踢腿运动 d 体侧、体转
e 腹背运动 f 跳跃运动
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分
1、学生积极讨论选择游戏
要求:各小组在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图二)
2、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整齐,舒展。
组织:如图二
各
4*8拍
基本部分
一、上肢
二、下肢
1、教师讲解示范上肢力量的练习方法和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分组轮换方法:统一时间练习、统一时间换
4、口令或哨音组织指挥
5、 纠正错误,个别指导
6、 重点、难点:全面发展,保质保量。
1、学生成四列或六列横队听讲解。
前滚翻
仰卧起坐10
单足跳
30米
俯卧撑
立定跳远
1轮次换共3次
结
束
部
分
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2、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3、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收器材。
4、“同学们再见﹗”
5分
1、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
2、学生认真
教学方案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方案总结怎么写(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