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 文言文毕业致谢词(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一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⑵指平民⑶ 得到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清廉[乙]生活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推荐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二
渑池之会中秦昭王在生的时还能保持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得不说他很睿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渑池之会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渑池之会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
1、使:派
2、欲:想要、打算
3、窃:私下
4、闻:听说
5、因:于是,就
6、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
7、刃:名词用作动词,杀
8、靡:退却
9、寿:祝寿
10、竟:终了
11、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翻译
秦王派出其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愿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愿敲击瓦缶。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有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推荐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三
篇一:文言文检查 文言文回顾
一、虞世南 (句式) 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江淮大水,” 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5分)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5分)
二、朱勔
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既至,赐名“神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5分) (2)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5分)
三、薛奎,为养。
帝尝谓辅臣曰:”奎曰:”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 “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2)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四、杜立德皆爱人事也。
疏上旬日,未下廷议。立德请令满、汉大臣集议,以伸公论,鼓直言之气;并及马士英、阮大铖、宋
“此新授刑部尚书杜立” 以闻。立德言:
“自”
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谥文端。三十九年,帝南巡,其子恭俊迎驾三河,上问立德葬所,手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铨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5分)
(2)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5分)篇二:检讨书(腾骁作) 自省文
部长繁碌之中而阅吾之省文,由是感激。
时癸巳年四月十四酉时例会,因事而缺,未告知君于前日,遂致大祸,君怒,乃使书文以省之,以正视听。
吾请假而有过矣,假而未告亦有过也。学生干部者,众生之模,所以扬善避恶也。人非生而即为贤者,孰能无过?过而不省,其为过也,终不改也。
大祸已致,吾倍感痛绝,乃闭门不语,绝食自省,同窗问之,答曰:吾之过也,自取咎由。观其事,虽为偶然,实以多日松懈于己、涣散于职之必果也。
俗曰:无规矩,难方圆。规、矩,校方圆之器械也,实喻法度。遵其法度,吾等之责,不守,则终不成器,祸苍生,害百姓,遗憾千年,万世唾弃。
想吾十载求学,微与作为,今求学于徽韵书香之地,受教与博思广学之贤,朱红门前不再旧宅,同窗之下又添新欢。尝闻高校甚闲,遂寻仁义之事,乃进生活部。
初进部门,君曰:进我部者,当铭者如三,责任、义务、效率,今吾以失责、不义、无效臭名于时日,不想君未以重责处之,仅以书省尔。
亦知学生会,校与生之连纽,取于生,用于生,亦自有其规制,于请假之事,前日告知部长,获批方允,然吾不遵其制,曰:不接,已告天一。君不闻,易位思之,感慨倍加。 今几笔陈辞,汁脑即尽,若省之不彻,悟之不深,请予海涵,俯求指点。
腾骁 雅正
2013.4.18篇三:文言文过关检测 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检测卷
一、背诵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固时俗之工巧兮,。(屈原《离骚》) (4)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5)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6),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7)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8)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9)钉头磷磷, 。(杜牧《阿旁宫赋》) (10) ,靡有朝矣。(《诗经·氓》)
二、课内文言(18分,每题3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作《师说》以贻之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可胜道也哉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粪土当年万户侯 ⑥生死而肉骨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⑧籍吏民,封府库 ⑨六王毕,四海一 ⑩李牧连却之
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 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 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
4、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
⑧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⑨何以谓之文也
a.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b.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d.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约为婚姻
6、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④时矫首而遐观 ⑤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⑧距关,毋内诸侯⑨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a.①②③⑧⑨ b. ①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③⑥⑧
7、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樊哙从良坐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三、课外文言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9—12题。(21分)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
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他日,上从容问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对曰:“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卿安从知之?”对曰:“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以崇为无私,而薄知古负崇,欲斥之。崇固请曰:“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上久乃许之。辛亥,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选自《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东都选事知:主持,主管
b.以为知古必德臣 德:恩惠,恩德 c.而薄知古负崇 薄:轻视,看不起
d.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 微:地位卑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 而君幸于赵王 b.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相如因持璧却立
c.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尔车来,以我贿迁。d.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组是( )(3分) ①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②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③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④此必姚崇之谋也 ⑤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⑥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a.③④⑤b.②④⑥ c.①③⑥d.①②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上召见姚崇时问及姚崇儿子的有关情况,表现了对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为姚崇“必为其子隐”, 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深意,所以主动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和两个儿子势不两立。
c.姚崇认为自己的儿子“挠陛下法”不应“因臣逐知古”。皇上却认为知古有负于姚崇,因而瞧不起他。
d.源乾曜奏事或称旨,皇上说:“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这些话重在说明皇上对源乾曜很不满意。
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卿安从知之?”(3分)
(2)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3分)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 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与众不同
15、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府史之所蹲伏 b.惟杉能遂其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d.君以客饮于堂上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3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当王熙凤等人来到怡红院抄检时,别人都打开箱子接受检查,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抓着底子,朝天往地一倒,将所有之物全部倒出。(《红楼梦》)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为劝阻贾雨村捉拿薛蟠,递上护官符,并对贾雨村说了上面这些话。(《红楼梦》) c.风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其中一个小戏子长相似黛玉;众人明白,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宝玉对湘云使了一个眼色,让黛玉和湘云两人都恼怒起来。(《红楼梦》) d.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钗闹别扭。(《红楼梦》)
e.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黛玉晚上亲来怡红院看望宝玉。由于晴雯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自己更觉无趣,直到半夜才睡下。(《红楼梦》) 19.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的一段描写。请简述接下去发生的故事。 (2)“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 上面是王熙凤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这件事的起因、结果。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2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从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 是“□□□□” “□□□□” “□□□□”(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4个字)。(3分)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五、写作(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我小时候)北京的茶叶店几乎只卖花茶,整齐划一的几溜清一色碧绿的大铁皮方桶,柜台上放着一摞事先折去一个角的包装纸,旁边还有一大团土黄色的纸绳;每位顾客调好自己的茶叶后,售货员就麻利地抽一张包装纸垫在秤上,称好包装捆绳计价找钱,一气呵成?? 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茶叶开始改良包装,传统茶叶店多少代人留下的包装手艺一天天地消失,千年以来的茶叶销售包装文化竟最终成为记忆。恶俗金属纸分装,纸盒内衬丝绒外加木盒,更有甚者还搁一皮套,把个清心解忧的茶叶打扮成八大胡同的窑姐一般招摇。我每一次撕开这艳俗的茶叶袋都会厌恶反感??那个难以消融的小袋,扔在哪都对不会地球,人类发明这种非自然的东西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呢? 要求:(1)拟题须包含“包装”二字;(2)符合文体要求;(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1.略
2.d(a以:前句是连词,表并列;后句是连词,表目的。b其:前句是指示代词,那个;后句是第三人称代词,他(自己)的。c何:前句是副词,与“其”连用,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后句是疑问副词,怎么。d都是连词,表并列。)
3.b、4a、5a、6d、7a、8.b (动词,感恩。) 9.c (c介词,把、将; a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介词,表被动。b介词,通过;连词,于是,就。d表感叹语气;形容词词尾。)
10.a (①姚崇轻视不信任知古②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意图,机变的表现⑥姚崇自我得意的话,①②⑥不是表现高超的行政能力)
11.c (a、不能表现皇上对姚崇了解和信任;b、没有与两个儿子势不两立;d、这些话表现皇上对姚崇的器重。)
12、 (1)唐玄宗原先以为姚崇一定会为他的儿子隐瞒,在听了他的这番回答之后,高兴地问道:“您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推荐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四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短语的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有承前省略,有对话省略,承宾省略等。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
一是"儿俱,儿啼告母""母闻之,母面色灰死",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二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三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四是"扁鹊已逃秦矣",而"扁鹊"是上一句的宾语,这是承宾省略。
在古汉语当中,主语可以换来换去,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
"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见到这样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边读边补充省略了的成分。
文言文毕业感谢致辞范文范本 文言文毕业致谢词(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