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防疫安全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疫安全的心得体会(三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春节防疫安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了。那个忙碌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拧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糖果,饼干。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个各种玩意儿——口琴,风筝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年糕。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贴好后人们要祭祖。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要领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铺户上看板子,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为“老爷”准备饭菜,“老爷”游门是家乡年的重点。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节的尾声,春节使我们又增长了一岁,更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春节使这个慈祥的祖国母亲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描写春节防疫安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春节一大早,奶奶就已经煮好了甜丝丝的金枣,楼下已经有人开始放鞭炮了,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拎着礼物,握着红包,开始挨家挨户的走亲访友。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女儿,别玩了,快来贴春联!”老妈打开大门,脚上的高跟鞋还没有脱下,就朝着屋里大喊。
在玩电脑玩得不亦乐乎的我听了回道:“呜呜,等一等嘛,人家在打boss呢,快死了,稍等片刻。”我说得油嘴滑舌。
“来不来?”威严,老妈的威严展现出来了。她的高跟鞋踩在木质的地板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在我看来,犹如死神敲响了死亡的钟声,“咚、咚”一声一声敲击着我的内心。
“来来,马上。”无奈之下,只得关上电脑,依依不舍地从游戏世界脱离,伤心。
随后,拿着几幅春联,和妈妈站在门口。
妈妈拿着春联,在黝黑的门上鼓捣着,我呆在旁边,看得犹为心急。于是,接过妈妈手中的春联,贴上厚厚的双面胶,举起长长的手臂。在门上比划着。”
“贴高些,再贴高些。”妈妈站在我后面,像一个女指挥官一般对着我下达命令。
由于身高不给力,所以我不得不踮起脚尖。“好好好,就这样,贴上去。”老妈说得尤为谨慎,好像一贴歪就会遭殃似的。但是,根据墨菲定理,越是不期望发生的事,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果不其然,妈妈来了一句:“不行,上面有点歪了,撕下来重贴。”
我抬头打量着,果然,春联的一边往上偏了几度角。看着十分不顺眼。
眼看着游戏快要输了,但是前有游戏,后有妈妈,于是我只能黑着脸,极不情愿,凭着尊老爱幼的原则,还是撕下来。
我再次踮起脚尖,来了一个金鸡独立,想要把春联撕下来。“吱吱吱”我一边撕,一边忍受着春联脱离墙面所发出的噪音。就像一个调皮鬼在教室黑板上磨指甲发出的声音,我皱着眉头,但是,边撕还注重技巧,所以最后,在我的据理力争之下,春联脱离了门妈妈的怀抱。
“好了。往左一点,再往左一点,恩,恩,就是那。”指挥官老妈再次武装起来,她的手里似乎拿着一个哨子,不断有哨声响起。
搞了半天,终于搞定了春联,于是,我急急忙忙地敲着被关闭的家门。许久,“咔吱”,门应声而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冲进家门,朝着电脑桌出发,背后还回响着妈妈的喊声。
“换鞋啊……”
描写春节防疫安全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个节日都是不一样的景象:细雨蒙蒙的清明、张灯结彩的元宵、月光如水的中秋、粽子飘香的端午,最令我着迷的则是那锣鼓喧天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伴着阵阵爆竹声,春节就这样到了。
水饺是除夕年夜饭的重头戏,这一天不管菜再多、再好,水饺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水饺也是有特别的讲究的。包水饺时一定要小心,不能弄破,否则就要“破财”了。摆放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摆满整个盖垫,不能留有空余,否则,来年就会“亏大财”。有时候还会在里面包一枚硬币,吃到硬币饺的人就是福气大。团圆饭吃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看电视,整夜不睡,这就是“守岁”。
大年初一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大地都还在睡梦中,而我已经起床梳洗完毕,因为这一天是要给长辈们拜年的。在我的家乡,对于这一习俗是非常重视的。晚辈们按辈分从前往后排好队,然后挨家挨户给长辈们拜年,双膝跪地,两手朝前,弯腰磕头时还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在我们山东,磕头拜年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仪式。山东是孔孟之乡,讲究礼仪规矩,磕头拜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跪拜的是长辈,表达的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年初二这天,已经出嫁的姑娘会带着丈夫回娘家拜年,娘家人在这天就不会再接待其他客人了。
初五是“破五日”,大人人包饺子,准备团圆饭,小孩子则会燃放鞭炮,叫做“送年”,意味着百无禁忌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整个农历年就算过完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喜气洋洋的音乐声,车水马龙的街道,欢呼雀跃的人们,春节是热闹的,我们的生活更是一年比一年美好的。
春节防疫安全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疫安全的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