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 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模板(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一
大家第一次来江西,很多人会认为江西的名字是因为我们江西地处在长江以西,所以叫做江西。这个说法可不对,在公元733年,因为军事需要,唐玄宗把江南一分为二,变成了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这就是江西名字的来历。江西现辖16.6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中国台湾岛那么大,生活着4600万江西老表。江西这些年经济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在不断完善,现在江西共有6000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全国排名前十,江西下辖的100个县市区,全部通了高速。有句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江西的经济发展是相当快速的。路好走了,来旅游的人就多了,我们江西早已跻身千亿俱乐部的行列。每年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婺源看花,来庐山避暑,来三清山看云,来井冈山学。毛曾说“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啊,我们江西的旅游口号就是“江西风景独好”。
三清山地处在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上饶被称为“上乘富饶之地”,古称信州,自东汉建安年间设上饶县以来,已有了1700年历史。上饶的东南北三面分别和浙江、福建、安徽交汇,自古便被誉为“豫章第一门户”,在22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700多万赣东北儿女。上饶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万年仙人洞遗址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将中国稻作历史一下推前了近5000年。上饶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着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上饶还是一片革命的热土,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在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导下,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苏堆埃政权,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饶交通发达,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二;拥有国家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15处,成为全省4a级景区最多的设区市。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上饶成为江西旅游的排头兵。
而上饶的第一个5a景区就是三清山,它又叫少华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自古就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之说,是我国道教胜地之一。早在东晋时期,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道士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在三清山还有一个景点就叫葛洪献丹,山顶之上天然垒成的三段石块,活脱脱就是一个道士手拿丹炉的形象,大家说这是葛洪觉得三清山太美,不舍离去,于是化身为石,永留此山。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立,到了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的地方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也就是现在的“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宋朝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这塔历尽千年风雨,到现在都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从元朝到明朝,三清山的道教发展到鼎盛,而现今三清山的道教遗存,大都是在明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这些建筑大都保存完好,为江西省几座道教名山所少见,足可与武当的金顶相媲美。
有意思的是,还有传说,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赶下皇帝的宝座后,心灰意冷之下做了游方的道士,之后来到三清山潜心修炼,最后羽化而去。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各大小景点也都是和道教或道教人物有关,比如我们有惟妙惟肖的老道拜月,仙姑晒鞋,国舅悟道,张果老倒骑驴,三龙出海,妈祖神像,仙童牧牛,神龙戏松,财神高照等等等等。
玉京峰三清山的最高峰,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之一。我们今天游览三清山先设一个小目标,登上玉京峰顶,一览众山小。大家不用担心体力不支,三清山建有很多可供游人休息长凳,咱们爬累了就休息一会。不过,大家在休息的时候,千万不要葛优躺,这在家里是舒服,在外面这样就很没有礼仪了。另外,三清山还是江西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受到世界人民的保护,所以咱们要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山上的估计文物,做一名有素质、有涵养的游客,文明旅游从你我做起。
2023年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来到顺德著名的古典园林清晖园游览。我叫×××,是这里的景点导游,我先预祝各位今天有一个愉快美好的旅程。
顺德“清晖园”与番禺“馀荫山房”、东莞“可园”和佛山“梁园”合称为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晖园更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步入清晖园,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就象是繁嚣闹市中的一片蓬莱仙土。
各位游客,大家见到的左手边的一排仿古式民间建筑,就是清晖园史馆,里面陈设有许多图片和文字说明,讲述了清晖园的百年发展历史。现在,大家可以先跟我进去了解一下清晖园的名园春秋。
清晖园,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大学士顺德杏坛人黄士俊在太艮(即现在的大良)南郊所建筑的黄家祠、天章阁的旧址,到清朝乾隆年间,黄家衰落,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析产后其子龙廷槐、龙廷梓改建为庄园居住。龙廷槐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自幼聪颖好学,于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进士,他初授翰林院编修,不久授监察御史之职,后入值上书房,官至太常卿。到嘉庆五年(1820xx年)龙应时病逝,廷槐获准回乡守孝三年,后见皇亲和坤弄权,无心复出,但在乡中威望颇高。到嘉庆十年(1820xx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一年后,龙廷槐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名的由来。从应时、廷槐、元任、景灿到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缮,特别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作了一番大规模的修整,逐步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
获得左右两部分庭院的龙廷梓,将它们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后来龙太常花园的园主衰落,卖给一位商人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为“广大园”。到五十年代后,由省、县政府拨款修复,几经修葺兴建,将清晖园、楚芗园、广大园及龙家住宅等一起收入园址,基本恢复当年黄士俊花园的范围。近年来,顺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古老的清晖园游览面积从原来的7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新扩建的庭院,充分吸收了岭南园林建筑的精粹,更借鉴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使之成为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充分体现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走出解说大厅)相信大家已基本了解清晖园的历史,现在,我们就开始游览龙家花园。刚才我们走过的白石园门,增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面“清晖园”三字是临摹清代进士、江苏武进书法家李兆洛的笔迹。站在大门口,我们往里面看去,穿过这一个宽广的庭院,正对着的是一个“八角壁裂池”,整个水池是以石头砌成,没有用水泥、石灰边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池中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围成一圈向中央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
再看右手边的平台上,建有一座“大会议室”,这座建筑物建于一九年。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同志南巡视察时,途经顺德,曾在此会见当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人。
步入庭院之中,满眼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其中有不少还是我们顺德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呢。就如近大门处的这株高大的的老白果树,它的学名叫银杏,有“活化石”之称。据考证在地球第四纪冰川之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此树生长,但冰川期后,唯独中国的大山大岭中才能保存下来,目前这种树,树龄最大的是山东吕县定林寺的一棵银杏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种树一般要大面积种植,并雌雄间种才能结果,但清晖园这棵有一百六十多年树龄的老树,却能在二十多年内,持续单株结果(每年9至10月间挂果)是一棵“双性树”,可谓奇特。
移步换景,穿过这一个拱形小门,园里的景致又是另一种风格。面前的惜阴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相联的园林小筑,此组庭院式书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文人墨客之所,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园主龙家历代不乏学业有成之人,“惜阴书屋”寓勖勉子弟珍惜光阴、发奋攻读之意。“绿云深处”匾额为乾隆帝十一子、书法家成亲王所书,形象描绘出四周绿树掩映之清幽景致。“真砚斋”的匾额是原来由清代湖南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因日久而损毁,现挂的是广东书法家秦鄂生重写的。
在惜阴书屋左面较高的小坡处,建有“花 ”四角亭,花 亭原来叫凤台,后来被大风刮倒,龙渚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改此名。亭内上方还挂着当年由李文田所书的“凤台”二字牌匾。亭旁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狮山”,有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蹲伏棕竹丛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这座石山与东莞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并称为岭南园林掇山杰作。在狮山的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兰,是龙元任之侄耀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赴开封应顺天乡试,落第
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 生活费清退协议书简短模板(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