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工作租房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厂房出租合同协议书简单(6篇)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厂区工作租房合同协议书怎么写一
随着开发区工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化企业对生产区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园区不仅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对于周围的环境美化也要达到花园式工厂的标准。宜人的生产区绿化环境不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益于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制定厂区绿化实施方案时十分必要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厂区空地都应绿化,用以改善和美化厂区环境。一般厂区绿化范围包括生产管理区、主要出入口、交通道路(主干道、次干道、支道)两侧、生产设施周围等。
1、厂区绿化的作用
(1)生态作用:厂区绿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效应,尤其改善局部气候效应,影响附近风力、温度、湿度等;可以调节气温,夏季吸收日晒热能,冬季绿化地段散热相对较慢;可以净化空气,吸收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空气中的烟雾、粉尘起过滤阻滞的作用。
(2)防火减噪:许多树木具有防火功能,含树脂少、水分多、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的树木,可以阻止火势芡延,隔离火花飞溅。一定宽度和一定树种的搭配可以减弱噪声,实测资料表明,18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16分贝,2.2米宽的绿篱也能降低5-6分贝。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车间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树种。(3)保护作用: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明显,树冠、草坪可以使坡面避免雨水的直接冲淋;树木和草地的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可以减弱流水对土地的冲刷,固定沙石土粒的作用。
美化环境:优美的环境使人们的神经系统得到放松,从自然的的赋予中感受心理的宁静,得到视觉和心理的平衡。工厂交错林立的钢结构厂房,贯穿厂区的管架这些硬质的物体同柔性的绿地组成和谐的工厂空间形态。
2、厂区绿化的日常维护
厂区的绿化景观初步形成,后期重要的就是要作好绿地的维护计划。企业的绿地管理措施,建议加强以下几点:
(1)深人开展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2)针对厂区的绿化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做到有规划有管理。
(3)在树木绿篱、草地花卉的全局维护管理上,应大力发展本土树种,定向培养多种类型、不同规格的苗木。
(4)在树木绿篱、草地花卉的具体维护管理上,以植栽维护管理为主,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防止病虫害、补植等。
工业厂区绿化必须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兼顾美化厂容进行布置。突出自然的环境建设思想,研究厂区绿化的特殊性,根据厂区的规划结构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结合,提高现代化企业绿化设计的品位,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工业绿化景观。庭膝玲驻任自域库舰客茧
关于厂区工作租房合同协议书怎么写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抓撤市设区机遇,围绕“两步走”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措施,基本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奋起泰州、崛起苏中”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可比增长12%。其中一产增加值33.2亿元,可比增长4.5%;二产增加值233亿元,可比增长11.8%;三产增加值188.8亿元,可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3︰51.2︰41.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9亿元,增长13.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21%;自营进出口总额8.25亿美元,增长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亿元,增长12.6%。农业稳步发展。跻身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行列,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荣获全省首批吨粮县(区)称号。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万亩、设施农业和渔业面积2.6万亩、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36家,认定规模经营种养大户及家庭农场634个。完成泰州市城北现代农业走廊(姜堰段)规划,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省级河横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建成开放。创成省级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区。5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过农业部验收,溱潼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工业稳中向好。全部工业开票销售突破400亿元,增长17.1%,其中开发区开票销售160亿元,增长30%。实现列统工业产值950亿元、利税97亿元、利润61亿元,分别增长20%、17.6%、17.5%。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电网和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产业规模分别达90亿元和112亿元,新增产销过亿元企业20家。服务业持续攀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北大街文化街区对外开放,溱湖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基本完成。溱湖风景区创成泰州市首个服务业江苏名牌,评为江苏旅游十大新地标;溱湖湿地创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入选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和溱潼会船节。全年接待游客49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1.6亿元,分别增长8.7%和13.7%。新增运输企业74家。贷款余额新增43亿元,增长13.8%,金融生态优秀区建设成效突出。建筑业贡献份额增加。开拓超亿元市场31个。完成施工产值351亿元、在姜入库税收4.2亿元,分别增长12.1%和26.5%。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区两园作用显现。区委的战略部署得到落实,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得到发挥。一区两园工业开票销售占全区的6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区的50%。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协议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获批发行企业债券18亿元,上争点供用地374亩。26个泰州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项目达到序时进度。完成工业投资173亿元,增长22%。预计全区新签约、开工、竣工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达到19个、15个、13个。企业技改力度不断加大,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45个,累计完成技改投入36.57亿元,竣工23个。工业设备投入增幅在泰州各市区名列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7.5%。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42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三部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7家,白米、梁徐两镇获批省创新型试点镇。荣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申请专利3600件,获授权16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创成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2个,2家企业参与4项国际和国家标准修订。省科技镇长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综合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得到提升。制定城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实施城区主干道沿街建筑、道路节点渠化改造以及滨河景观长廊绿化、亮化、街头游园建设,15条城区道路有4条建成通车,11条按序时在建。城区征收搬迁房屋1800户,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70个行政村村庄环境整治和老庄二村等老旧小区改造。东部干线二期工程顺利竣工,三期工程启动建设。229省道、新通扬运河官庄大桥等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泰姜公交、风景区旅游专线调整到位,开通9条城镇公交和4个镇的镇村公交。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疏浚整治河道29条,更新改造泵站142座。沈高镇河横村、溱潼镇湖南村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实现国家生态镇、泰州生态村全覆盖,获得省级生态区命名,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考核验收,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5个二级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城区污水处理厂、振昌公司等重点减排工程成效显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面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启动第三轮化工专项整治,10家企业顺利转型。较好完成秸秆“双禁”和综合利用任务。新增成片造林面积1万亩,新建、改造绿色通道16条,创成全国绿化模范区。经济环境得到优化。组织经济环境监测和绩效评估,清理归并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涉企检查,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定落实减负措施,推动中介机构服务市场化。全年实施多种技能培训2.7万人,净增个体工商户2890户、私营企业1200户,工商注册资本净增97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
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0元,增长12%。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80元,退休人员工资平均上调10%。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职工在岗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80元和350元。医保与泰州市接轨,报销比例提高5-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与泰州市直同城同标。在全省首创城镇职工保险和城乡居民保险险种自由互转模式,全年新增参保人员2.7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达95%。全年实施医疗救助7800多人次、1700多万元,发放尊老金1900多万元。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64%。3.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主体封顶。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化办学继续深入,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验收;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中、高考成绩保持省市领先位次;教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省姜中继续获得北大、清华校长实名制推荐资格,姜堰第二中学更名为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姜堰中专综合实训大楼主体竣工。打造城区“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完成《省级姜堰清明习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天目山遗址本体保护工程通过省级立项。城区初步建成广电“三网融合”新一代基础网络。体育公园建成开放,成功举办世界女子围棋擂台赛等大型赛事。医德医风建设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率、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创新食品药品“网格化”、透明厨房、电子远程等监管模式。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任务,兑现“两项一次性”计生奖励政策,顺利通过省“”人口发展中期评估。数字档案馆建设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六五”普法工作,强化舆论引领,加快技防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源头预防、矛盾化解、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专业调解“姜堰模式”在泰州推广。城区所有社区、农村70%的社区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跻身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行列。城区南苑、南街、古田社区创成江苏省文明社区。改善民生十个方面实事总体完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和勤政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结区人大代表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261件、泰州市交办建议提案16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三公”经费比上年削减13.3%。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提高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及时办结率。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夏秋季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此外,团委、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文联、社科联、侨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展现了新亮点,人防、外事、中国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业绩。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指导、鼎力相助,得益于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姜堰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的速度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匹配,个别指标未实现年初目标;重特大项目不多,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加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还很脆弱,工作力度仍需加大;民生改善与群众期望还有距离,特别是引长江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机关作风和效能仍需进一步改进,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切实改进。
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姜堰加快崛起振兴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揽,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改善百姓民生,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协议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达省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调优调强,打造转型升级新板块
现代农业增效益、创品牌。全面推进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突破制度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基础,建立
厂区工作租房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厂房出租合同协议书简单(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