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全1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地震科普的心得体会感悟简短一

大家好!

x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这一次,是高原之巅的青海玉树,那是格萨尔王悠久而美丽的故乡,是三江之水奔流不息的源头。它保存着中国最纯净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它居住着中国最朴实最坚强的汉藏百姓……

然而,就在那突如其来的一瞬间,曾经温馨幸福的家变成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曾经快乐自由的人们变成遗骸尸骨,无家无亲。学校变成孤儿院,死里逃生的孩子,看到的是自己残缺的身体,想念的是所有逝世的亲人;家园变成人间地狱,抢救生命的官兵,用双手和时间争分夺秒,用血汗换来生命的奇迹。

两年前的汶川,同样是一片净土的毁灭,我们用自己的心灵为逝者祈福,用自己的力量为生者祝愿。那是我们内心的一次强震,为生命奇迹的震撼,为众志成城的震撼,为大爱无疆的震撼;那也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烙印的记忆,记住谭千秋用并不伟岸的身躯为学生们筑起最坚实的围墙,记住小战士怀抱中与获救婴儿相视纯真的微笑,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拯救。

两年后的今天,面对玉树的天塌地陷,那份被我们渐渐藏在心底的动容再一次被唤起。然而,这一次玉树的环境,远比汶川更加危险和艰难。海拔4493米的青藏高原腹地,越剧烈的活动就会带来越强烈的高原反应,但救援的官兵不能停歇,因为时间就是生命的希望,时间就是废墟下重获新生的可能。玉树一日有四季,时而晴空万里、阳光刺眼,转眼乌云遮日、冰雪交加;时而极目千里、澄澈空明,转眼风沙弥天、碎石乱走。官兵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穿着满身尘土的单薄衣衫,所有的棉衣都已捐给了老乡,他们的心中早已忘记了自己。

此时此刻仍在玉树为生命奋战的一线官兵,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分享给每一位灾民。坐在教室里的我们,虽然无法用双手刨开一条生命之路,虽然不能用呼唤营救奄奄一息的生命,但我们每时每刻都应在心中为他们祝福祈祷,都应用行动证明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奶同胞。

当前,在灾区人民最需要援助的时刻,我校团委响应国家号召,在此发出“为生命奇迹,献你我之力”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倡议:呼吁全校师生用自己的行动,献出一份爱心。捐款仪式将于明天间操时间举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各班由班长和团支书引领队伍进行募捐,并在中午时间将爱心善款统一上交至团委办公室进行统计和统一捐献。

或许我们的微薄之力只能为灾区人民提供一个更温暖的住所,只能为他们加一件厚实的棉衣,抑或只能让他们吃上一份热腾腾的早饭。但请相信,爱心无法用金钱衡量,但它却能铺就灾区人民前行的路基,拾起那一份份生的希望!献出我们的爱心,期待生命的奇迹,13亿小爱汇聚成大爱,让玉树不倒,青海长青!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在玉树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相信玉树的人民一定会战胜重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倡议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2022地震科普的心得体会感悟简短二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除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平凉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辖区内发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在全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下,贯彻“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协同行动、专群结合的工作原则,有力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地震局迅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2.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民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县人武部部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县地震局、发改局、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工信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卫生局、文广局、安监局、食药监局、科技局、粮食局、煤炭局、商务局、规划局、旅游局、电信局、气象局、电力局、公路段、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武警灵台支队、公安消防大队、寿险公司、财险公司、石油公司、东运集团灵台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2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向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制定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2)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

(3)指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解决抗震救灾中的重大问题。

(4)根据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需要,决定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5)及时掌握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紧急支援。

(6)统一审核震情、灾情宣传报道口径。

(7)协调乡镇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2.3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主任由县地震局局长兼任,办公室成员为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震情和应急需要,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联络、震情监测、灾情信息、新闻宣传、物资保障等小组。

2.4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及时了解、收集、汇总、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制定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

(2)贯彻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并督促落实;协调配合外地救援队伍开展工作。

(3)监视震情和提出震情趋势会商意见。

(4)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统一信息发布渠道和内容,对有关新闻稿进行审核。

(5)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6)承担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县地震局负责对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传递和汇总;将震情、灾情信息及时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并及时提出震情监测方案和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建立健全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和宏观观测网,确定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灾情速报和宏观异常观测。 

3.2地震预警级别及发布

3.2.1地震预警级别

按照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预测时间和灾害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3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即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区域做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即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做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即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做出预报。

3.2.2地震预警的发布

全国性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由省人民政府发布。

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可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地震局报告。

3.3预警预防行动

地震预警预防行动,是依据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短期地震预报—临震预报的递进式预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震工作部署及预防行动。

3.3.1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与防震工作部署

县地震局根据国家、省、市划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提出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上报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批转执行。 

3.3.2短期地震预报与防震准备

短期地震预报发布后,县地震局按照市地震局的安排,及时开展全县震情跟踪监测,提出防震工作方案,上报县防震减灾指挥部,由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及时部署防震准备工作。

3.3.3临震预报与临震应急反应

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发布临震预报后,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2)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有关部门对重大工程、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3)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4)适时组织群众疏散和重要财产转移。

(5)采取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措施。

(6)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和避险技能宣传。

(7)督促落实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第四章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地震灾害事件等级

(1)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造成人员死亡3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ⅱ级:重大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50人以上至30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ⅲ级:较大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至5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全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