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选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通用(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22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通用一

1、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尝试分类——探究形成——联想应用。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从生活数学出发。新课标中指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状。本着这个精神,我尽量安排知识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空间,指导了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学生说物体特征和寻找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来,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整节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学设计所预测的,这节课自主性操作明显不够(由于担心课堂纪律),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总因苛求课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忽略了其实学生在磕磕绊绊地发现过程中可以对知识加深理解。

另外,在教学中,我深刻意识到,我的评价手段不够丰富,评价语言不够生动、灵活、具有启发性。

在评价手段方面,我侧重于师评生,生生互评虽然也有,但机会给的很少。这个本身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很好的把握跟渗透,以至于出现教师过分引导的局面。虽然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较高的评价能力,只要有心寻找应该还是能发现这样的内容和环节的,这样的评价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激情。

“课堂纪律管理”和“教学评价的丰富”是我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但同时,也将是我接下来新的目标,我会进一步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收获!

精选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通用二

首先学生通过对多边形图片的欣赏,说一说能否计算少先队大队旗的面积和计算红领巾的面积,提出求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其次让学生比较任意两个三角形的大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集中在一起,进入一种智力的最佳状态。

(一)数方格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小组内分工合作)要求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猜想。

2、看一看电脑博士数出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同时会发现这种方法较麻烦,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呢学生可以通过拼图形这个游戏来实现.

(二)拼图形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电脑演示拼摆过程

(3)讨论: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把一个三角形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

(1)学生拼摆

(2)电脑演示拼摆的过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

(2)电脑演示拼摆的过程

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电脑演示拼摆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旋转、平移的过程

(三)归纳三角形面积

1、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1)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2、推导公式

(1)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2) 引导归纳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底×高÷2

(3)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中的底是相应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高是相应平行四边形的什么?为什么除以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通过学生动手拼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提供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考察和再创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很好表现出图形的拼摆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更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1、自学例题

(1)例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独立解答。

例题教学采用分析,并练习校对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题快的学生可以点击典型例题从中可获得更多的知识。

2、出示尝试题

其次,通过所学的知识计算红领巾的面积,然后编出尝试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应淡化其抽象性,而深化其应用的广泛性,于是前后呼应,通过测算红领巾的面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1、竞赛题。

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只要列式)。看谁想得最快,解法最简便。通过讨论区让学生充分利用媒体交互功能快速找出解题的多种方法,并评出以第三种解法构思巧妙,把下面一个三角形移到上面,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时,我给学生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学具,让学生自主选择,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教材进行很好的补充和拓宽。

3、学生通过提供的拓展资料或资源网站了解更多的知识。

我校20xx年要在学校校园中种一块近似三角形绿化带,面积是15平方米,请你当个小设计家,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案?这样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让学生利用本节课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本单元的其它两个教学内容。

精选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通用三

1、组织课堂纪律

2、比眼力游戏: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师演示,全体同学看

3、小结:转化法:拼、补

1、停车位。哪个大?学生1、学生2、学生3、引导学生说出要算面积,才知道哪个大。

2、揭示课题,板书

1、长方形的面积只要量出什么就可以算出来?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量出什么?

学生1:底、高

学生2:邻角(边)

豆豆猜想:邻边x邻边=平行四边形面积

3、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变化

引导学生说:面积越来越小,邻边不变。说明:面积与邻边有什么关系:(排除第二种猜想)

4、学生操作:(1个同学数,1个同学填表格)

(1)用数表格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

(2)挑战:没有方格怎样验证底x高=平行四边形面积

学生忙着量、师及时提示,转化。

学生2/、演示、解说

问题:从哪里剪,还可以从哪里

师演示,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变成了什么?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面积=长x高

平行四边形=底x高

s=axh

(3)解决停车位问题

1、要测量长和宽(长方形)底和高(平行四边形)

2学生算

学生1:(及时表扬)

1、学生1:15x812x8

2、为什么12cm也是底,12x8不对?

3、对应的高

(5)、小小设计师

1、在小方格纸里画出一个12平方cm的平行四边形

2、学生展示,说说画得的原因与大家分享。

学生2、

(3)扩展延伸,底是2cm,高是6cm可以画多少种?(无数种)它的底都2cm高都是6cm.说明面积怎样。

学生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习有什么收获。

评析: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不规则图形,分别让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说并说理由,顺势引出转化法,并让转化贯穿于整节课,参透转化思想,这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重要而常用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停车位哪个大?来让学生产生需要求图形面积的需求,顺势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计算,揭示课题。要算长方形的面积只要量出长和宽就可算出来,进而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要量出什么?与什么有联系?引导学生积极猜想,学生1、量出底和高,就可以算出面积,学生2、学生3说量出两条邻边就可以算出来,针对以上两种猜测,教师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四边不变,高矮变化的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说明面积与什么没有关系。排除第2种猜想,重点探究底1种猜想接着让学生用数表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填写观察表内数据找出规律。学生1、学生2、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进而引导学生验证。让学生操作,经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一开始,学生忙着量,教师及时提示,学生马上明白,通过操作转化为另一种已学过的图形。学生1、学生2、上台演示解说过程。紧接着,师问:从哪里剪?还可以从哪里剪?引导学生悟出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从哪条高剪都可以。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变成了什么,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看清楚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使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具体过程。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水到渠成,用字母s=ah表示。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强调的内容。在这个过程,转化的方法和思想赶着重要作用。

练习环节,循序渐进,

精选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