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浓烟心得体会和感想 烟的感受,体会(四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高温浓烟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1.高温中暑的起因
1.1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枢。
1.2
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枢。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2.高温中暑的类型
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
表(一)
高温中暑分类
病情表现特点
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课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节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3.高温中暑的危害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1.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
2.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
1.应急组织体系
表(二)
高温中暑应
急组织体系
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高温中暑工作小组:现场处置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2.高温中暑应急机构职责
2.1
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2.2在发生高温中暑等威胁人身安全时间后,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2.3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其处理的进展情况;
2.4负责布置有关部门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工作的连续性;组织和提供应急和善后处理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车辆;
2.5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3.高温中暑工作小组职责
3.1现场处置小组:在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小组负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的带领之下,赶赴事发现场,按照现场救援方案,进行现场抢救及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2后勤保障小组(办公室):年初负责申报所购防暑降温用品所需的费用预算,购置防暑降温用品,定期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同时,做好防暑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1.引发高温中暑的危险源监控
表(三)
危险及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源
控制措施
人的因素
长时作业,过度疲劳
体力负荷超限
工作过程注意休息,同岗位人员加强配合,减小工作强度
身体不适
健康状况异常
及时请假休息或治疗,杜绝带病上线工作
物的因素
高温浓烟心得体会和感想 烟的感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