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文报告格式及范文字范本 公文中的报告格式(二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35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公文报告格式及范文字范本一

(1)通报的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王××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此外,有少数通报的标题是在文种前冠以机关单位名称,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也有的通报标题只有文种名称。

(2)通报的受文单位(主送机关)

一般通报有受文单位。少数普及性通报,可以不写受文单位。

(3)通报的正文

正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引言部分,主要是概括通报的内容、性质、作用和要求。如批评性通报的引言可以写:“现将××通报发给你们,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表扬性通报的引言是:“特对××通报表扬,望各单位组织学习’’等。

二是事实部分。表扬性通报写先进事迹,批评性通报写错误事实。既要把主要事实写出来,又要写得精练概括.。

三是分析处理部分。对先进事迹的先进性或错误事实的本质,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有的还要分析出先进事迹的经验或犯错误的原因,并且提出处理意见,如表扬性通报还可以写出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决定,批评性通报写出处分决定。

四是号召或要求部分。提出根据通报的精神要求人们去如何做,或者号召为实现什么目标奋斗。

有的通报正文部分不写引言.开门见山直接叙述事实。这也是可以的。

(4)通报的落款

写上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日期。

通报基本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通报基本分类: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通报的构成:

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王××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此外,有少数通报的标题是在文种前冠以机关单位名称,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也有的通报标题只有文种名称。主要分为两种格式

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

公文报告格式及范文字范本二

××大学“三讲”教育

简报

(第×期)

××大学“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9年×月×日

目录

★编者按

★党委开展调研活动,征集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查摆突出问题,研究“三讲”教育方案

★化学化工学院加大改革力度勇于开拓创新

★计算机系抓突出问题加紧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编者按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中央和省委进一步落实党的xx大精神,推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校被省委确定为全省“三讲”教育试点单位之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为了切实搞好我校的“三讲”教育,宣传“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交流经验,我们特编辑了《××大学“三讲”教育简报》。

《简报》将及时报道我校“三讲”教育的工作情况。欢迎各部门、各单位惠赐稿件,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公文简报范文篇四: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简报

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会期三天。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参加会议的有省5套班子的负责同志,各市、县(区)委书记或市、县(区)长,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副县(区)长,市、县(区)教育局长或教委主任,各高等学校和省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共500多人。

上午的大会由省委、副省长卢钟鹤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朱森林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加快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报告。

参加上午大会的还有省直各单位的负责人共1000多人。下午分组讨论。

公文简报范文篇五:广东省第九次山区工作会议简报

15日,阳江、茂名组在茂名市委书记肖贤成和阳江市委副书记周裕光的主持下,围绕谢非同志的讲话和朱省长的报告,就加快发展“三高”农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先后发言的同志有欧广源、肖贤成、洪绍宏、周裕光、黄福春、梁耀文、梁桂英、莫才明、黄正藩、周少夫等。

发言的同志一致认为,谢非和朱森林同志通过回顾分析我省近几年山区经济发展的形势,阐明了“三高”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很符合广东的实际,增加了大家发展“三高”农业、力争二十年实现现代化的信心。

在发言中,欧广源副省长谈了五个方面的体会:①广东发展“三高”农业大有作为,这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高州市在这方面很有成绩,珠江三角洲也很有成绩。事实说明,不仅务工可以致富,务农同样也可以致富。②依靠科技进步,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关键,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了,依靠科技,通过引进开发,经济效益就相当可观。③发展规模经营,是促进“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在“三高”中,高效是很重要的,要高效就离不开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更具竞争力,更能体现出高效益。④社会化服务是促进“三高”农业的保证。社会化服务范围广,加工服务大有潜力可挖。通过加工服务,可扩大产品市场覆盖面和销路。⑤各方支持是发展“三高”农业的有力保障。“三高”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要增加投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发言中,其他同志还谈了如下主要内容:

第一、树立信心,充分认识“三高”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茂名市委书记肖贤成说,要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跨越,发展“三高”农业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农业由于收入少,地位低,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有一个新的突破。人的生存离不开“吃穿用”,也就离不开农业。周曾写过一幅对联:“先抓吃穿用,摆正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由此可见,农业的市场最大,永远也不会疲软。通过发展“三高”农业,提高传统农业的档次,促使其走向现代农业,这个路子非常宽广,我们应有这个信心。省农业厅厅长洪绍宏说,有些地方存在这样一些观点,认为农业是个破棉袄,穿了难看,丢了可惜,这是不正确的。怎样才能能为传统农业找到一个新的出路?这就是要发展“三高”农业。山区办一个企业,效益不一定明显,所解决劳力的出路也是有限的,但搞“三高”农业,不仅平原地区可以搞,而且山村几乎都可以搞,可以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原省山区办主任周少夫说,各级领导都要认识到发展“三高”农业可以致富,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工业与“三高”农业的关系,两者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第二、找出差距,加快发展“三高”农业的步伐。肖贤成同志说,原来以为茂名市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搞得很不错了,听了大会的发言之后,思想触动很大。同兄弟市县相比,感到差距不小,虽然我们搞了种养,也有规模经营,但在加工服务方面做得不够,未能超前发展,今后一定要迎头赶上。阳江市委副书记周裕光说,多年来,传统农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仍是老的一套,与较早发展“三高”农业的地区相比,这种思想意识的差距是很明显的。现在农村一些年青的劳力都跑到外面挣钱,看不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也存在这个差距。

此外,从阳江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搞了一些“三高”农业,但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还没能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进行加工服务,还是“原汁原味”的多,形不成“龙头”,也没有“拳头”。通过对照,我们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出路,今后发展“三高”农业是大有希望的。

公文报告格式及范文字范本 公文中的报告格式(二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