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的心得体会实用 内控心得体会一句话(六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内控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行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为加强对“执行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分行成立由顾雪金行长任组长,刘汪洋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领导小组,在分行党委领导下统一协调组织分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执行年”活动办公室设在合规部。负责组织、落实和协调分行“执行年”活动。各部门从各自的专业线出发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的梳理、健全、完善及制度执行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各支行负责人认真履行好案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组织员工学习相关制度,查找风险隐患,认真落实整改,强化督促指导,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彻始终。同时,在内部网开辟“执行年”活动专区,及时将活动的实施方案、监管制度、风险提示及最新要求等信息传达到全行,使基层一线的经营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活动的信息、动态,确保“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落实安排,分步实施。分行按照总、省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安排,通过准备阶段,制度的梳理、学习及查漏补缺阶段,排查风险、落实整改阶段,总结提高、评价完善阶段四个时间阶段,对照相关内控和案防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查找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边查边纠,查找彻底,纠正到位,进一步增强了内控和案防制度的针对性。在每个阶段,分行定期编发活动简报,对分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加强信息交流和风险提示,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坚持原则,提高执行力。自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以来,分行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学习与检查相结合原则、坚持全面部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坚持发现问题与立即整改相结合原则。通过坚持三个“原则”,切实提高了“执行年”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使内控和案防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通过“执行年”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各支行负责人和广大员工的内控与案防制度执行意识和执行力得到明显增强,使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内控和案防制度,大力弘扬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内控要求、自觉抵制违规行为的良好的执行力文化。
经过自查,分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员工思想认识上的存在侥幸心理,缺乏责任感,执行力不强;个别规章制度条款线条粗,未能针对实践工作中的状况明白规则,在实践执行中存在问题,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践工作中,各类违规处分规章制度未能掩盖整个业务环节,稽审人员查出问题后无可参照执行的处分规范,使执行力打了折扣,对业务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分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工作。一是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气氛,做好员工的思想,同时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使员工从存在侥幸心理向“不敢违”转变,从“不敢违”向“盲目抵御违规形为”转变;二是倡导人性化管理,在劳动用工、员工休假方面多作考虑,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针对业务开展中呈现的新问题、新状况,及时组织人员研讨,科学合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顺应工作开展的需求。
描写内控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今年以来,农行山东菏泽分行紧跟业务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内控合规检查工作的新方式、新手段,力推“四项转型”,全行内控合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随着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直观的显而易见的风险和漏洞越来越少,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合规检查,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该行检查目标开始从查错纠弊向风险评价评估转型。通过整合20xx年各部室检查计划,调整原来的业务检查目标,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尽职监督时实施操作风险评估,合规部门组织整体移位检查时实施合规风险评估,法务人员组织“六五”普法工作时实施法律风险评估……从一系列的评价评估中,提高了合规检查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查找漏洞,纠正偏差是内控合规部门的职能,形式上监督,实质是服务,检查职能由单纯监督向监督、服务并重转型。在发现各类业务问题的同时,该行侧重观察内控制度的有效性,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以促进各支行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在组织“内控管理专项治理年”活动和“不规范经营整治”活动中,检查人员与支行由检查与被检查的对立关系,转变为边检查、边纠正、边辅导、边扶持的关系。
该行在抓好基层营业网点检查的同时,积极从业务活动向管理活动、业务活动并重转型。如在支行行长、副行长责任(离任)审计工作中,通过对被审计人职责履行情况的进行认定与评价,突出决策行为的合法性、经营指标的真实性以及各项业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风险性,提高了管理者的能力,达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与效率的目的。
四是推进检查手段的转型。从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型,多次组织培训,进行“手把手”式的辅导,努力提高全员利用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每季度组织开展提取非现场疑点线索,组织人员诸条逐项落实。利用计算机开展合规检查,实现了向信息化、自动化的转变,不仅提高合规检查效率,节约合规检查成本,也为业务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描写内控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根据市社保局《关于转发省社保中心〈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的通知》(赣市社险字23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检查评估小组,认真自查评估,现就自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经办机构各种行为,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从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出发,形成了一套事事有复核、人人有监督,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社保工作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对社保基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1、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内部制衡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不相容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则,设置了财务、业务、稽核和待遇审批等部门。在各部门内部再进行岗位细分,财务部门要求会计与出纳分设,业务部门要求设立业务受理、复核、系统管理员等岗位,待遇审批部门要求设立受理、复核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
突出加强对资金结算过程的监督。一是靠财务部门内部的监督,出纳经手的每一笔资金收付业务必须经另一财务人员复核,每天下班前,另一财务人员对出纳当天收缴的社会保险费存入开户银行的情况要再次进行复核;二是靠对账制度来约束,每天、每月、全年都要进行对账,业务部门每天开出的票据与财务部门实际收到的资金核对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及时解决,月份、年度终了,财务和业务部门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核对月份和年度发生额,确保月发生额与当期日发生额累计数核对一致;三是靠内部稽核来监督,充分发挥稽核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社保基金的
内控的心得体会实用 内控心得体会一句话(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