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场的工作计划 商场工作计划(优质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新中国核工业心得体会精选一
大家上午好!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值金秋飒爽,硕果累累之际,我们隆重迎来了 xx 县 2020 年省级重点农民丰收节,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充分表现了 xx 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仅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此次农民丰收节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农民朋友们和农业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俗话说得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自xx年起,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 的深切关怀,向全社会传递了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这个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亿万农民同胞们庆祝丰收的时节,也是国泰民安的体现。现在农民朋友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内心也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xx 是农业大县,农耕文明悠久,农业文化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的 xx 人怀着“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愿景,在 x 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三农”事业迅猛发展的绚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劳动者之歌,绘就了一幅幅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幸福的新篇章,也提升了农民朋友们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党中央倡导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为的是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指示和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弘扬中国优良的农耕文化,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科学务实的举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我们要借助举办 20xx年农民丰收节契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更好的展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功典范,彰显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魅力 xx,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新时代提出新使命,新任务更要新担当!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希望活动各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会务总体安排,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周到服务,确保把“丰收节”办出产业特色、办出产业引领,让 xx 的农村产业既有“高原”,更有“高峰”,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化机制,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产业兴、农村新、农民富。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将展示我们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通过各方的力量和资源之间的共享和联动,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富强,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行,我们农民是自豪而又伟大的劳动者,我们的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新中国成立 71 周年谱写三农新成就!
最后,祝愿广大农民朋友们节日快乐,五谷丰登。再一次向 xx 的广大农民兄弟道一声“节日好”!衷心祝愿农民兄弟们今后生活越过越红火、越过越美满!同时也祝愿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谢谢大家!
2022新中国核工业心得体会精选二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深深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笔记君带大家一起重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歌曲,感悟“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16年12月30日上午,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场各界人士一起,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旋律慷慨激昂,歌声催人奋进。
这首歌的作者是曹火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带着强烈的抗日救亡志向,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青年联合会的工作中,“从此人生有了新的希望和奔头”。
1938年,曹火星参加八路军后一直在晋察冀边区铁血剧社(后改名为群众剧社)工作。1943年,他写下了这首传唱70多年的经典作品。
在一次采访中,他这样回忆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1943年3月,蒋介石在其著作《中国之命运》中宣称“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同年8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对蒋介石的谬论进行批驳。
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曹火星所在的群众剧社化整为零,组成若干小分队进一步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他们徒步来到了房山霞云岭堂上村,发动村民一起创排新节目,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在堂上村,年仅19岁的曹火星深深体会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系于一旦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为了四万万同胞的安危,不惜流血牺牲,挽救苦难的中国。
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经过反复修改,一首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的歌曲问世了。
曹火星曾回忆说:
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的深情,我是亲眼所见,有着亲身体会的。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
作为一名文艺战士,曹火星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最初,这首歌在附近的儿童团和老百姓当中传唱。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饱满的热情、滚烫的旋律,很快唱遍了晋察冀,传到了全中国,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鼓舞激励了更多的抗日志士参加革命,投身战场英勇杀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内浮雕
笔记君在此还要告诉大家关于这首歌的一些知识点。
著名党史专家逄先知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听到女儿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便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个“新”字,神来之笔。这首歌的名称也就正式定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另外,歌词中关于抗战年份的表述也有所变化:1943年曹火星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歌词中有一句话“坚持抗战六年多”,1944年大家唱这首歌时,群众自动改成了“坚持抗战七年多”,最后凝固在抗战胜利之时——“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听完这首歌,回首中国大地发生的伟大历史性变迁,笔记君最深切的感受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旧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备受欺凌,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先进政党领导;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022新中国核工业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最新商场的工作计划 商场工作计划(优质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