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33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一

【概念解说】

陈述呈请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格式内容】

其正文一般由这样几部分组成:行文的依据、原因;待解决的问题及初步方案,不只一个方案时的倾向性意见及理由;行文要求,即请上级复文的要求,常用“当否,请示。”“当否,请批复。”“请审核批复。”“妥否,请鉴核批示。”等惯用的结尾词语表达。撰拟请示时应注意的事项。

【范例参考】

请示

xx经理:

我商场将引进“阿呀呀”品牌,扣点比预计降低5个点。可否,请批复。

xx商场

xx年11月1日

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这项工作的.成果,拟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具体意见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二、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保护重点。………………

三、建立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及地方补偿制度。………………以上意见已商得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日

院长办公会请示格式:主管领导批示:

关于××××的请示

院领导:

×××××××××××××××××××××××××××××××××××××××

×××××××××。此文是否提交院办公会讨论,请指示。

积水潭医院××处

×年×月×日

《请示》写作要点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一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二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规定格式: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规定(××××年×月×日)

第一条××××××××××××××××××××××××××××××××××××。

第二条×××××××××××××××××××××××。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二

公文的结构分三部分: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有六个要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和签发人。这六个要素中,发文字号作为区分两份公文最主要的区别,也是考试中最重要、最常考的考点。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号、顺序号”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年份号必须用六角号括住,如果是大括号、中括号或小括号则是错的,改错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顺序号那里也容易出错,如在顺序号前面加“第”或标虚位等,正确的发文字号表示如下“国办发〔20xx〕5号”。

版头六要素

版头六要素并不是所有公文都必备的,有些要素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如份号,涉密公文必须有份号,而不涉密的就可有可无;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也是,只有涉密的公文才需要写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的文件才需要写紧急程度,其他的则不需要;只有在上行文中才需要标注签发人,下行文和平行文则不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注签发人,则发文字号和签发人分居红色反线上方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编排。

主体

公文主体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以及附件等组成的。在标题这一块,专家提醒大家注意标题的三种形式,完整形式: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 文种;简略形式:事由 文种或者只有文种。在改错时,尤其要注意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要和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根据正文确定发文机关后修改。在公文改错或者公文写作中,不建议大家把标题拟成只有文种的这种简略形式,这种有点投机取巧的做法,虽然不能称之为错,但是会影响得分,所以最好写完整形式的标题。

主送机关这一块,需要注意两点即可,一是主送机关必须是“机关”,而不能是个人,如果主送机关写的是“xx机关领导”一定是错的;第二是要注意主送机关为多个时它们之间的标点符号,一般遵循“同级不同类的用逗号隔开,同级同类的用顿号”这样的原则。正文部分,大家按照一般的语言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无歧义即可,但是要注意请示只能“一文一事”,如果出现了多个请示事项的,一定要把附加事项进行删除。

附件说明的修改需要结合正文来看,如果正文中出现了“见附件”的字样,而后面没有附件说明的,一定要把附件说明加上。在加附件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附件的名称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以及成文日期这一部分,需要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大部分公文都需要盖章的,大家在发文机关署名后面加“(印章)”即可,此时成文日期右空四格;二是成文日期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且不标虚位,如“20xx年11月6日”。

附注是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右空两格用小括号标注的部分,有时有,有时无,所以无需刻意添加。不论是在公文写作还是公文改错里面,附件一般不会出现,装订时也是在后面,所以有人会认为附件是版记部分。大家一定要记清楚附件是公文主体的组成部分。

版记

版记主要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组成。其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版心的最后一行,分列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印发机关与发文机关可以不一致,印发日期也可以迟于成文日期。

对于公文格式的掌握,专家建议大家拿出一张白纸把公文的各要素写出来,多写几遍,脑海里就会留下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这样,不论是公文改错还是公文写作,格式这一块拿分就会易如反掌。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三

1、公布令的格式

2、行政令的格式

3、通令的格式

4、指令的格式

命令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1)命令的标题

直接标明什么命令(令);也可在命令(令)的前面标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名称或领导人的职务。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字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0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2)命令的正文

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二行编排正文。

命令的正文多由“原因”和“使命指挥”构成。前者说明为什么要发布该项命令,后者要说明命令所属机关必须遵照执行的事项,生效与执行的时限。

(3)命令的签署

标示签发此项命令的机关或法定作者,签发的日期,并盖上印章。

命令的撰写,要求文字非常简明扼要,篇幅简短,主要传达领导机关的决定,不必作具体意义的阐发。行文结构要严谨,文句要精炼准确,语气要坚决肯定,不能使用商量或模棱两可的口吻。

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编排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xx)7.3.5.3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公布令的格式

公布令由四部分构成:

(1)标题

公布令的标题通常也包括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类别三部分,但使用时只写明发文机关与文种即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等等。

(2)正文

公布令的正文一般很简短,主要写明经过什么机关或会议,在什么日期通过批准了何种法令文件,开始生效与执行的日期。属于修订的文件,也应在正文中说明。

(3)签署

标明签署公布令的发文机关或法定作者,签署日期。如需盖印的,要盖上公(私)印章。

(4)附件

公布令是为颁布某项法律制度而发出的,所以必须附上所颁布的法制文书。

公布令的写作,要求简短明确,在颁布法律条文时甚至连理由和目的也无需说明。公布令的附件,应随令文同时公布。

公布令正文结尾处,一般要用“特令公布施行”、“现予公布”、“现予公布施行”等惯用语,以作简明的肯定。

行政令的格式

行政令由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行政令的标题也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类别三部分组成,且三部分必须俱全,不可简略为两部分或一部分。如“国务院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不能简略为“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或“命令”。

(2)正文

正文一般先写发令目的、实施的起始时间和范围,后列具体内容,最后写明对违令者的处罚。

(3)签署

落款可以是机关也可以是机关领导人,领导人前要写明职务。同时,要写明签发日期。

行政令的写作通常不如公布令简短,对于正文中的具体法令事项,要写得既明确简练又清楚周密。

通令的格式

通令的写作一般包括三部分:

(1)标题

通令的标题通常要求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类别三部分齐全,不可省略。

(2)正文

通令的正文一般由如下内容构成:即主要执行这项命令的机关、发文的目的、通令的内容等。还要在正文的结尾,写上“以上通令,应公告全体公民周知,切实遵照执行”等语。

(3)落款法定作者、日期。

通令是需要全民皆知的行政法令,所以行文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是极其重要的。

指令的格式

指令应由标题、正文和签署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中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均要标明。

2.正文

指令的正文,开头多数要列出受文单位,但也可以不列,一般根据需要决定。接着要扼要说明发文的缘由、依据、意义和目的。再下来是正文的中心部分,主要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措施和规定。

正文中说明发布指令缘由与目的的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富于概括性,在开始提出具体指令之前,多用“特发布如下指令”一句,以提示下文。写作正文的中心部分,即具体指令内容时,要把具体要求、规定的施行范围、日期和执行机关,拟得条理清楚、明确无疑,以便执行和检查。

3.签署发文机关、日期。

指令多用于国家对经济、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管理,因而涉及到一定的专业性术语和某些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求撰写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能在指令中正确地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专业术语既不能用得太少,讲不清楚问题;更不能用得太多,给管理者和执行者造成理解障碍,影响文件效力的发挥。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四

第四章 公文的行文规范

第一节 公文的行文关系

公文行文规范的内容包括: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与方式以及行文规则三个方面。

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

1).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

1.国家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地方各级政府服从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准则。

2.党的各级组织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下级服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各级组织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

2).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划分

从党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分析,党政机关之间的各种行文关系大体上分为四类:

1.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3.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不相隶属关系。

4.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第二节 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

1)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报属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的一种行文。

三种行文方式:

1.逐级下行文。是指采取逐级下达或者只对直属下级机关下达的一种行文方式。

2.多级下行文。是指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同时下达几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3.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下行文。是指党政领导机关直接发到最基层的党政组织或者直接传达到人民群众的一种行文方式。

2).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

三种行文方式:

1.逐级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直接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2.多级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属上级机关或更高级的上级领导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3.越级上行文。是指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下级机关可以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各更高一级的领导机关直至中央的一种行文方式。

3).平行文

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

第三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指机关行文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定或准则。

1.注意隶属关系,尊重机关职权

2.大力精减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

3.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

4.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

5.行文必须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6.主送机关与公文名称要相互呼应

7.关于联合行文问题(必须是同级)

8.关于“请示”的行文问题(一文一事)

9.关于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的下行文问题

(自己职权范围内和授权范围)

10.在报刊上发布的法规性公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

第五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

第一节 命令(令)

1).命令(令)概述

1.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2.适用范围: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办法》)

3.哪些领导机关有权发布命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二.国务院。三.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四.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五.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2).命(令)的特点

1.权威性。(一主体、二内容)

2.指挥性。 3.强制性。

3).命令(令)的类型

1.公布令。也可称发布令或颁布令,适用于国家公

布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发布根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2.行政令。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而发布的命令。

3.嘉奖令。是领导机关为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集体而发布的命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必须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发布命令。

2.要注意各类型命令写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命令的内容单一、一文一事,篇幅较短。

命令结构:由标题、编号、正文、签署四部分组成。

编号方法:一种是单独编号(央政府和国家首脑);

另一种不是单独编号(地方政府)

a.公布令写法:说明公布什么法规,什么机关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b.行政令写法:正文一般由命令原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c.嘉奖令写法:正文一般由先进事迹、嘉奖内容、号召三部分组成。

3.语言要准确、凝炼、庄重、有力。

第二节 议案

1).议案概述

1.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

2.适用范围: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有关机构及人员以及人民代表。

2).议案的特点:

1.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

2.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

3).议案的类型

根据提出者身份的不同,议案可分为两大类:

1.由职能机构提出的方案。

2.由人民代表提出的议案。

职能机构:主要指国家权力机构的办事或执行机构。如政府、检察院、法院、各专门委员会等。

4).议案的写作:

1.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

2.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

3.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标题:由提议案人、议案内容、文种三部分组成。

正文:要说明提出议案的理由及具体内容。

议案的签署:提案人可以是机关,也可以是机关首脑。

议案审议表格:一般包括编号、案由、提议案人、议案内容、审议结果等部分。

第三节 决定 决议

(1).决定

1).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2).适用:对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

3).决定的特点:

1.性质重要性 2.政策性强 3.有约束力

4).决定的类型:

1.指挥型 2.个案型 3.知照型

5).决定的写作:

1.标题:由决定机构、决定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

(标题下用括号标出决定的日期及由什么会议通过)

2.正文写法:

a.指挥型:一般由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b.个案型:一般由个案事实分析(即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期望要求三部分组成。

c.知照型:只要把需要“广而告知”的决定事项一一列出即可。

3.决定的文字要求准确、鲜明、简洁。

(2 )决议

1).决议:是经过领导机构主持如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文件。

2).适用: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3).决议的特点:

1.表达群体意志。 2.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4).决议的类型:

1.决策部署型 。 2.结果公布型。

5)决议与决定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在内容上方面接近,侧重于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文字表达方面,风格也一致,都要求准确、鲜明、简洁。

不同点: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决议多半针对全局性问题作出决策;决定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也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决议以会议名称发布;决定也可以会议名称发布,但多半以机关名称发布。)

第四节 指示 意见

(1)指示

1).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 2)指示的特点:1.针对性 2.原则性

3).指示的类型:

按照指示内容涉及的范围,可分:

1.涉及全局问题,带普遍性的指示。

2.涉及局部问题,带特殊性的指示。

4).指示的写作:

1.标题 :一般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2.正文:一般由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指示根据:包括理论根据、政策根据、现实根据等。

(2)意见

1).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

2).意见的类型:

1.直接指导型。2.批转执行型。

3).意见的写作:

注意内的政策性、原则性,对下级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表达条理要清晰。

1.标题:一般也是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但如经上级机构批转或转发,则上级多半用“通知”的形式下达,而将“意见”全文附在后面。

2.正文:一般根据意见的多少,分部分或分条分点阐述,其第一部分或第一点,多半是提出意见的现实依据。后面部分则是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的细则、步骤、方法等。意见的内容,要原则而不空洞,具体而不琐细,要让下级知道怎么做,但又不致束缚下级的创造性。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五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或用于上行文,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如“按照省委的要求……”或用于下行文,要求下级完成某一事项,例如“望各级党委,按照下列要求……” 遵照:遵命办理。

比照:参照.

参照:参考、依照。例如“现将《关于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照此:按这样去办。例如“同意所拟,望照此办理。”

颁布:颁发、宣布。多用于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正式公布。

发布:公开宣布。侧重于法规、指示、通知等的正式公布。

公布:公开发布、宣布。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按照习惯应另起一行,左空两格,使用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使醒目。

布置:对工作、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颁发:发布、授予。

颁行:颁布、施行。多用于政策法规的颁发与贯彻执行。例如“居民身份证,有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句子前面以构成目的句。例如“为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设备事件的发生,特通知如下”。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例如“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民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

为此:为了这个。多用于承接上文。例如“……为此,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为要:至为重要。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例如“望速研究并即函复我局为盼”。

为荷:表示承情感谢的惯用语,常用于信函的文末。例如“兹介绍我局李小兵等三同志前去厂局参观学习,请予接洽为荷”。

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例如“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抓紧完成准备事宜”。 特:特地。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

特此:特地在这里。多用于公文开头到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此通知如下”;另外也经常用于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等稳重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

必须:表示在事实上、道理上必要,带有指令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中讲主张、提要求的内容部分。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缺少的。例如“组织文书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文书、档案知识,是加强文书队伍建设所必需的”。

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例如“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必要的”。

严禁:严格禁止。例如“严禁铺张浪费、请客送礼”。

严谨:严密谨慎。例如“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谨慎重,不可草率行事”。

严重: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严守:严格遵守。例如“严守国家机密”。

严加:严格加以。例如“对屡教不改者要严加处理”。

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限。

届时:到时候。

此复:就以这样的内容向你作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

此令:就以这样的内容,并于此时此地向受令对象发布命令。一般用于命令的末尾。 专此:专门在这里。

报请: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

报经:报告并已经得到。例如“我市行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已报经省政府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批准。

不日:不久。例如“你局所需的资料,不日即可送达”。

不宜:不适宜。

参阅:参考阅看。

参考:参照思考。例如“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供各单位参考”。

部署:安排、布置。多用于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及全局性工作的安排与布置。

悉:知道。多用于批复、复函的开头。

收悉:收到并已知悉。

已悉:已经知道。

阅悉:看过并已知道。

详悉:详细知道。

鉴于:考虑到。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

批示:对下级报送的报告、计划等非呈请性公文所做的文字批注。例如:“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已在情况反映上作了重要批示”。

批阅:对下级报送的文件进行阅看、审批。

拟:打算。

拟于:打算在。例如:拟于六月下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理论研讨会。

施行:付诸实施、执行。多用于法规性公文的“附则”的末尾,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公文的时效。例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可行:表示认可和同意。多用于对上行文的批示,例如“该文所提意见可行,准予办理”。还多用于请示的末尾,其请上级准行,例如“是否可行,请批示”。

试行:试验推行。例如“此项办法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待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后再予以推广”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六

行政管理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执行的社会活动,大学实习生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工作职位,与其对人的锻炼性是成正比的。

20xx年3月22日,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进入了欧拓公司,担任行政助一职。回顾自己在欧拓两个多月日出日落的时光,心中有很多体会。通过实习让我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在观念上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积极完成经理交办的工作,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更高更远的看待问题。

作为助理,我主要负责的职务是公文的写作、复印、接受、传达、对一些相关客诉的安排处理及经理指示的传达,因此我接触了一些办公用品,如传真机、打印机等掌握了这些机器的基本操作,了解了公司办公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学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同时,我还要协助行政经理做好公司人事的工作,做好招聘,新员工入职及物品发放工作和各项安排,分类整理公司人员请假,辞职,工作方面的资料,便于人员的合理安排及月末的考勤工作。此外,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餐的订购,快递邮件的收发,劳保用品的管理都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主管说过,在人力行政部,我们的客户就是员工,只有是员工满意,才是对工作是否做好的标准。助理的工作性质杂乱、繁多,工作强度很大,有时候我会整个上、下午都在面对着电脑打着似乎永远打不完的文件直到累得腰酸痛。有时侯会奔波各处,安排面试,入职及简单的培训,偶尔还会要去劳保局等相关单位办理一些公司的手续,星期天还会额外加班整理公司的各种文件,由于我的任务比较琐碎繁杂,所以做事情要分主次、有条理。说着容易,做着难,每天要发传真、收信件、复印等,手头有许多事情需要完成。当然这时侯就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把所有事情的主次顺序排好,这样就不会乱。 开始实习时,刚进入陌生

的环境,难免会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同事们友善的微笑缓解了我的尴尬。大家都很有礼貌,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说声谢谢,对于我这个很少跟生人打交道的学生来说,是给我上了一堂礼仪课。主管更是愿意教我,把一些事情交给我自己去处理,锻炼我的能力,每次我有问题都会耐心解答,循循善诱。在工作的间隙,我也会更多的关注其他同事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让自己里理念能和他们他们靠近,就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在这2个月的实践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以后在我的工作中都会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助理工作要求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从研究已成的材料入手,细心揣摩,边写变改,并请周围经验丰富的同事和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再进行深入加工,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积极动脑,想办法为领导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助手和参谋作用。对于要印发的文件,我每次都进行认真的核稿和校对,至少三遍以上,并请其他同事帮助把关,减少了出错的几率,保证了文件准确及时发放。实习期间复印、传真、公文、电脑处理等琐碎工作我都基本熟练。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级助理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知道助理的职责是协助上司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公司里,我始终要保持精神饱满,以充沛的精力和自信去迎接各种挑战。犹豫不决的工作作风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即使是常规的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也应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在助理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看似容易,其实难,需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才行。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当然也发现了一些公司存在的漏洞及不合理的安排。如:

1.公司培训制度不完善,新员工的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对公司的文化等不能够深刻理解。建议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加强自身的素质而不是一味的关注缺勤。

2.采购制度不合理,后勤管理混乱,一些规定性制度没有很好的完成。导致劳保办公用品购买程序重复,资源的浪费。建议完善采购制度,明确购买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公司开销,更好的服务员工。

3.车间环境不理想,福利较少。建议增加员工福利,改善车间环境,以更好的留住老员工,招聘更多的新员工,以发展壮大公司。

4.物业保安制度不完善。由于公司为租用的厂房,没有正规的物业和保卫,导致人员进出混乱,虽然近期来有所好转,但是仍旧不尽如人意,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习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它教会了我怎样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两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七

公文写作格式

培训内容:1.公文的概念

2.日常公文的分类

3.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4.电子公文

5.公文范例

6.尝试写作

.课程长度:6时

.培训方式:讲解法 范文欣赏 模拟练习

.教材内容:

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什么是公文?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的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在各类企业中,所指的公文一般为商务公文,主要分为介绍报告、请示、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要点、公司及产品介绍、信函、讲话稿、可行性报告、工作总结、市场调查报告、说明等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但是由于公文在性质、作用上及其写作要求上的不同,拟写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公文的拟写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 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 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 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

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庑垂?乃鸭?牧虾徒?械鞑檠芯磕兀恳皇鞘占?驮亩劣泄氐奈淖植牧希欢?堑绞导实敝兴鸭?畈牧稀@?纾??菽獗静棵诺哪甓裙ぷ骷苹??紫刃枰?樵娜ツ甑墓ぷ骷苹?肮ぷ髯芙幔?约安慰加泄叵冉?笠档耐?喙ぷ骷苹?龋?挂?芯勘静棵沤衲晁?媪俚男问疲?衲甑闹行娜挝裆霞兑?蟮取?

最新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八

1. 标题

公文标题是对文件内容的精确概括,要准确、简要,一般由发文单位、事由和文件三部分组成。它表明了文件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使用。

有版头的文件或法规性文件,计划和总结,通知和通报,可省略发文单位,有时或只标以文件种类,如《通知》。

2. 发文字号

包括机关代号、年号、顺序号。编写发文字号的作用是有利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管理,有利备案查找,在引用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例如“审办发(1989)6号”,代表审计署(局)办公厅1989年第6号文件,“审办发”是审计署(局)办公厅的代字,(1989)是年号,“6”号是发文顺序号。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文头名称的下面;凡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右侧方。

3.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行文的主要对象,即要求主办或答复这份文件的对方单位。准确地确定主送机关是公文发出后能否及时得到处理的关键。

对下级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称为普发公文,可以主送几个以上机关,凡其下属机关都是主送机关;向上级报告、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主送,如需报送另一个上级机关时,可以用抄报的形式,以免责任不明,处理延误。布告、通告、公告等公布性公文,不写主送机关,可在发表或发送时,另附一个通知或公函给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格写。

4. 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请示问题时,要求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正文的作用是:直接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文件作者的意图。发文的目的能否实现,主要在正文的书写。因此,正文的写作应该观点鲜明,内容清楚、简洁、通畅,标点符号准确。正文一般在主送机关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正文一般分为开头、中段、结尾三个部分,不同文种的正文结构还有些细微的差别。

开头要开篇明意,简要说明发文的根据和理由、发文的目的或结论。如是复文,要引述来文的日期和标题。

中段是公文主体,要根据办文的目的、国家的有关政策,将情况、问题、要求阐述清楚。内容较多的,可依次表述,或分段写,或用序数表明项目,以资醒目。

结尾应简洁明晰,向对方提出要求,请求解决某项问题。结尾用语要按照行文关系,写得妥贴得体:上行文,可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平行文,可用“专此函复”、“特此通知”;下行文则常用“希遵照执行”、“ 此复”、“此令”等语。

5. 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又称落款,应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与正文保留适当的空格,以便盖章。发文机关应写明全称,以示严肃负责。以机关领导人名义行文时,应冠以职务、身份。

盖章是表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应按gb9704-88“国家标准”规范执行,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日期上,做到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年月日4~7个字,俗称“齐年盖月”。领导机关大批印发的公文,因使用了规定格式的文件版头,并由机关交通递送,所以不盖印章也同样生效。

公文写作七个技巧通用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