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文化感悟心得(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中华文化历史心得体会范文一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敲响那一排排古老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倾听中华璀璨的传统文化,轻抚一丝淡雅的怡人墨香,细品一首动人的古典诗词,深思一段悲切的历史古韵,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阴,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想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心中都凝结成了三个字——中华魂。
怡人墨魂
翻开曾经练过的字帖,我那幼稚的笔迹密密麻麻的铺排着,一笔一画,都努力的模仿著名家的笔迹,不是很流利,不似书法家写的那样苍劲中带着优美,轻抚着这有些泛旧的字迹,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的书法家用心写下这个字的心情,豪迈的字仿佛牵动着书法的魂魄跃然纸上,生动而活泼;更仿佛能看到他铿锵有力的手挥洒出的字在洁白无瑕的纸上像龙一样奔放,像蛇一样妖娆,他手中的每一次起笔,每一次玄真,潇洒的挥笔,豪迈的收笔,无不带起一阵阵笔墨清香萦绕鼻间,令人心旷神怡。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墨魂”吧!是曹雪芹“日望西山餐暮霞”的气魄,是李白“两岸青山”相对而迎的热情,是屈原“披发而吟”的“朝饮兰露,夕餐菊英”的浪漫,墨魂如此怡人,是从字中能感悟到希望与觉悟的。
动人诗魂
中华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除了曹雪芹,李白,屈原,其他名家也是数不胜数,名篇更是经典到无可复制,在诗的海洋里戏耍,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四季变换,读出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览物之情,还可以看到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大好风光,体会到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已经春水向东流”的人生感慨。
古诗词就如日记一般,它寄托着使人内心由衷的感慨,寄托着诗人心声字词一间,隐藏着诗人无力言发的秘。古诗词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悲切史魂
欣赏过书法,品味过诗词,心中却突然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我中华这样璀璨辉煌的文化,却经常要受到暴君的抹杀,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名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写出了动人心弦的“心声”,而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他们最最宝贵的生命!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经历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
中国是一部永远也说不尽也道不完的宝库,任凭风吹雨打,任凭刀枪的碰撞,任凭心中的怨恨与失望,它依然在我伤心中屹立,依然抵住寒风凛冽,笑看狂风。
总有一种感动令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平息,它就像轻嗅一缕墨香,品味一首古典的诗词,深思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全融在这里,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文化魂,这就是中华魂。
我为自己的民族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自豪,为有着这样文化的中国而激动不已。紧握拳头,默默起誓,我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一定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蒙羞,要将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主题中华文化历史心得体会范文二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情在这一刻升华成了挺起民族脊梁的中华魂。
地动山摇,震断了归乡的路途;残垣断壁,毁灭了亲人的家园。就在前不久,5月12日下午14:28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了。还在上课的我们却不知在四川的亲友一时间变得无家可归。而在地震的前一刻,他们又在做些什么。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玩耍,追逐打闹;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操持家务,就算辛苦,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鸟儿们在林间歌唱,鱼儿们在水中游泳,就连憨厚的熊猫宝宝还在梦乡之中呢!
好一处世外桃源啊!
难道,这也会惹来老天的妒忌,来破坏这一派和谐的景象吗?天灾,我们无法阻挡。可为何要让我的兄弟姐妹来承受你任性的惩罚呢?你可知这一震,带来多少灾难啊!
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吵着喊着要找自己的妈妈;被废墟掩埋的小朋友不停地呼唤着解放军叔叔;幸存者还在瓦片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妈妈,你在哪儿啊?”,“我的娃儿,别害怕。”,“废墟的下面还有人吗?”,搜救声,哭泣声,呼喊声,一句句撕心裂肺,我们的心都碎了,泪水止不住的滑落。我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你们一定要活着,一定要坚强!
在这一刻,分秒都是那么重要,救援时间的“黄金72小时”哪怕已经过去。可救援一刻也不停下搜救的脚步,因为我们相信:奇迹就在身边。数天没日没夜的奋斗只为亲人们的生命,几天都未曾休息,只希望竭尽全力。解放军叔叔,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啊!
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华夏大地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让我们始终坚信”人定胜天“。奇迹在继续上演的同时,死亡未曾远离。多少父母为了儿女牺牲了自己,多少人民教师为了学生献出了生命,多少人民子弟兵为了老百姓奋不顾身!
那还在母亲怀中的宝贝,你可知那条短信是母亲最后的话语,那老师怀中的学生,你可知那是老师为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他们用生命歌颂着爱的伟大。
“震撼世界的七日”已经离我们有两个多月了。可它所带来的痛苦是用多少物资也无法弥补的。曾经的家园荡然无存,天真开朗的微笑早已不在是孩子们的标志。留下的除了绝望还有什么!
还有爱,来自世界各地的爱。要知道,从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你们都不曾孤单。失落时,我们陪你们聊天;难过时,我们给你肩膀依靠;想亲人时,我们就是你的兄弟姐妹。爱,与你们同在。在这一片蓝天下还会有你们的出现,让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响彻巴蜀大地,告诉老天:我们不会认输!
坚强的四川人民一定会站起来去建设更美好的明天。天空依旧晴朗,明天不会遥远,未来在我们手中。感谢我们的祖国保护着我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多难兴邦”,在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东方,观注着中国。灾难只是一时,而东方巨龙将会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腾飞吧,世界是我们的舞台。
灾难终将过去,等待我们的是更美好的未来!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那不灭的“中华魂!"
主题中华文化历史心得体会范文三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它其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端午节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士大夫,名叫屈原。他被楚王流放了。当楚国灭亡时,他心情十分悲痛,于是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了江水之中。
当附近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一些渔民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大夫的尸体。一位老中医将一罐雄黄酒倒入江水之中,说蛟龙怕雄黄酒,倒入雄黄酒,蛟龙就不会伤害屈原大夫了。还有一些居民将米饭用稻叶和五彩丝线包起来,扔进湖里,这样,鱼虾们吃饱了,就不会去噬咬屈原大夫的尸体了。就是这些行动,渐渐地演变成后来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习俗。
所以有些人也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大诗人的节日。
其实我们的一举一动中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吃饭时握的筷子,就说明了中华民族是用筷子吃饭的。还有我们日常交谈中使用的'汉语,也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用汉语交谈的。
这不,转眼间又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我们中华民族贴“福”字时,喜欢把“福”字倒着贴。这是因为:“福到了”与“福倒了”谐音,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接着,在大年初一,人们都会互相走访、问候,这就是所谓的“拜年。”
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中华文化历史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文化感悟心得(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