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在陶醉中、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像走入了他的班级,跟他一起经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 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震撼”。只有一个真实的人才能够写出那么一本真实的书。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书里面的故事都渗透着李老师的汗水,我能够感受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的。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朴实无华,很多崭新的教育理念,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在一个个平凡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面。他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他是想通过自己的书籍来宣扬和传播新文化,新教育,新理念,写的是中国教育这本大书;他也不是在用笔写书,他是在用心写书,用情感写书,用人格写书,写的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字。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教书育人,说的容易做的难,李镇西做到了,我呢?我们呢? 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关于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张荣照

感谢各位学生、老师和校长的精彩分享,祝贺你们成功地展示!因为新教育,我们走在了一起;因为新教育,我们在美丽的英民中学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上午。感谢新教育!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树梨花悄然开。有人奇怪我不再染发。这主要是缘于新教育。在去年新教育年会上,看到新教育精神领袖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许新海局长,都是一头华发,显得很儒雅。一头白发也很可爱,爱屋及乌,我决然不再染发,回复“天然”。

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对新教育的认识。从相遇新教育,到加入新教育试验区,直到今天我们举办新教育展示会,随着相遇-相识-相随,感受在不断的加深。主要有三点:

一、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工作

1、新教育学校的校园底色--书香。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第一大行动,是新教育实验的最基本项目,也是必选项目。读书是每个学校、特别是小学都应该积极开展的活动。我县的读书活动进行四年了,还要持之以恒的推动下去:不是书香校园,不得评选特色学校;没有书香班级,不得评选名班主任。我们的读书活动有些肤浅化,不系统。要把阅读开发成课程。要努力打造书香滑州,幸福教育。

2、新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课程。新教育追求精致,对于有些工作,我们挖的只是一个坑,新教育挖掘的则是一眼井。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书香校园、完美教室都必须做成课程。学校课程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程是施工的图纸,是音乐会的乐谱,是体育竞技的跑道。课程必须有目标、有标准、有实施、有效果、有评价。课程注重系统化和过程性。社团活动只有进行深层次开发,才能够成为活动课程。

3、 新教育的登顶行动--课堂。课堂是课程场实施所,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学校日常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是立校之本。创建理想课堂的目的有两个:成绩和育人。成绩是第一要务,但是,只抓成绩不注意育人,是畸形的教育、是有违教育良知的教育。对于教师和校长来说,只求一时自己的业绩或学校的声誉,而不考虑孩子的一辈子,是一种自私教育。

二、新教育人的性格特征:热爱。

新教育是“心”教育,新教育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对生命、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全县有一大批具有新教育情结的的校长和教师。

有这样几位中心校校长;

丁校长一回到新区,就把在局里两年多积蓄的学习和思考都一股劲的实施开来。提出了静下来、沉下来、干起来、不宣传、不折腾的工作思路,节奏快,鼓点紧,快马加鞭不下鞍,不分晨昏阴晴到各个学校指导检查。一位学校对我说,张局长,你和丁校长关系好,就劝劝她他,这样干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滑县教育史上第一位女中心校校长周康乐,到四间房后积极作为,抓活动促业务,全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济源考察回来后,马上写下内容详实、图片丰富的《济源学习见闻及感受》(上、下),紧接着又写出了思考深、有见地的《济源之行带给我的思考》。

马玉周校长的口号是,人有多疯狂,事业就有多辉煌。乍到半坡店就理出了清晰的思路,很快打出了组合拳,干的风生水起。以他为主持人的小组建设课题组,如一团火,做得红红火火,研究得很系统很深入,成果非常丰硕。

他们主政一方,没有人要求,却干得那样积极主动,那样忘我,有些还是份外的工作。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对生命强烈的爱。

有这样一批校长:

规模大的有英民初中马梦莹校长,每次见到我,说的最多的是我需要学习,我们要改变,有次说起学校的某些不足,因愧疚而眼里噙满泪花。他们真的做得不好吗,不,那是爱之深,“我为什么常常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规模小的如大寨小田小学,188个学生,11个教师,其中6个代课。条件极其简陋,我亲眼看到他们正在自己裁剪、自己缝纫学生的演出服装。空竹、绘画和手工社团却活动的很好。他们还注重课堂教学,自创了“二主三自”教学模式。一年来取得了县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校长赛课一等奖。参加了新教育不算,杜冠鹏校长还在一直苦苦要求加入课改核心校。

还有万古御驾庄、老店大石庄,校园被农户包围,是名副其实的偏僻乡小,在课改方面却走在了许多县城和集镇学校前面。他们的校长张敏、刘占勇真正把学校当作家,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姊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职业当做倾情关注的事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者教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着教师。校园里洋溢着勃勃向上的正能量。

还有一群这样的教师:

李俊平的每日正能量,申志国的每天一句数学名言,贺晓红的《小生活大作文》微信平台。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们那样去做,他们却日复一日坚持着,不求任何回报。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热爱。特别是贺晓红的微信平台,不仅需要编辑、排版、推送,有时还给优秀作品发奖状,很辛苦,却无怨无悔。

滑县优秀教师读书会的老师,每个人都是那样热爱读书、热爱成长。在这次名班主任评选中,肖卫霞、肖庆娜分别是中学组的第一第二名,李艳也进入了小学组的前十名。爱是互动的,他们热爱生活,生活也用爱来回馈了他们。

刚才,四位新教育种子教师的的叙事中的有两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如果以秒为单位计算,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富翁。”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分秒的珍惜。

―“家校之间有个娃”。“娃”那是对自己孩子的昵称,洋溢的是浓浓爱意。

代课老师d瑞华邂逅新教育,她可以有无数种方法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但她只选择了读书,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让孩子阅读。还有李兰芝的蜗牛班,肖卫霞写给即将毕业学生的54封信,李艳的7万多字的.家书。他们用自觉自愿的默默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和校长,不仅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充满了无限的爱,还以自身强烈的爱点燃着、感染着身边的人。我常常被这些人感动着,鼓舞着。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对全县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新教育人永远年轻

这一学期以检查的方式来促进课堂的方式是失败的,()学校需要的指导没有了,为了应付检查,有时不得不去造假。正在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这几天我在看课改学校提交的申请书,一些学校的我读了不止一遍,试图从中读出校长们的对课改的态度。有的也递交了,但,不是发自内心,那是碍于情面。有的校长可能很纠结。申请吧,真的不情愿,不申请吧,怕领导不高兴。我们不是在为那个人而工作的,是在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良知工作。吾日三省吾身,“省”的什么?“省”的就是良知与良心。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每一天都尽心了吗?遇见困难绕着走吗?担当了吗?

留固会上要求校长必须亲自写申请,写详细。却还是有人代写,有的只写了半页。连一份申请书都要别人代笔,能够奢想他躬身亲自去搞课改吗?三个年龄最长的---米西娇校长、史淑琴校长、祝怀庆校长却都是亲笔写的,写得很工整、很认真。米校长足足写了4页,所做的工作、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都分析的很到位。

史淑琴校长快到退休的年龄了,多次提出要歇,局里不让。私下我们交谈,她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要撞,就要撞得声音洪亮些。假如明天让立即歇,我会很坦然的离开。因为我每天都尽心了。

在第二轮检查中,老庙一中名次靠后,我很意外。经询问中心校校长,听六节课,只有一节好的,目的就是把问题暴露出来,以引起全校教师的重视。用心良苦,这也是出自对课改工作真正的热爱……只要能够促进工作,名次靠后又何妨?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们三人是校长中的大哥大、大姐大,岁数最长。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了学校,不敢偷闲片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那些年纪轻轻,却在怨天尤人的校长该作何感想?

总结出一句话:向阳者青春常在,趋阴者未老先衰。这是受美国总统克林顿“座右铭”的启发: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人人心中,都是一部无限电台。只要能从他人或造物主那里收到美好、希望、欢畅、勇敢和力量的信息,我们便拥有青春。只要高竖天线,不断接收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即使你年过80岁时,也仍觉年轻。

境由情生,心怀美好,才会遇见美好;心里有爱,才会遇见爱。克林顿永葆青春的奥秘,就在于他的“天线”始终接收的是让他年轻的积极信息。其实,任何人都拥有这样一部“无线电台”。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很好地珍惜和利用它,要么年久失修不能使用,要么接收的是负能量的消极信息。

新教育人接受的都是正能量。新教育人永远年轻。

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感受到他人给予的爱和生活的可爱之处,会爱他人爱生活爱工作。爱的能力与生活的幸福程度成正比。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无不洋溢着爱的温馨;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无不蓄满爱的温暖;幸福的教育人都是相似的,无论年长还是年轻,每人都是爱的源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好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新教育。一个对生命缺乏爱感的人,去搞新教育,那是自欺欺人的敷衍应付。课堂又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同意那些把新教育和课改作为负担的学校自行退出。我相信,会有更多尺码相同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我坚信,在无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滑县教育一定会早日走向明亮那方!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座右铭:

我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这个世界。

关于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学生有假期,安全无假期,为了使你们能够愉快的度过这个假期, 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这次“安全就是爱”的讲座。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牢记安全知识。

在这里,我不想先声泪俱下地讲述一个个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不想先声嘶力竭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因为,那会使人感到安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朋友们,您可知“安全”也有它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爱,你的安全就是你对家人的爱!你可知道,每次当你又范文网[]没有准时回家,父母望着空洞洞

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心得体会(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