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式学习范本(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探究式学习范本一
以下将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两部。
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性质,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老师演示天平实验,分别在天平两侧放上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并把实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列出数学式子,再让学生所列的式子。提出问题:通过天平实验所得到的式子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的性质一和性质二,然后再把等式的性质抽象为数学的符号语言并表示出来。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
第二部分是对等式性质的运用。通过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揭示等式性质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回顾本节课,觉得在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的把握操作的时间,导致延迟了大概5分钟下课。作为教师所演示的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在探索等式性质中用天平演示实验之后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不是十分充足,使活动没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而其后在训练的时候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也略显不足。
2、教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质1的过程,老师是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3、在课堂上对突发的事件处理不够果断,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反馈。如在练习2中要求学生同时根据等式的两个性质编一个新的等式时,学生的解答出现了多种结果,老师的点评和引导所花的时间过多(约5分钟),打乱了下一步的安排。
4、对于性质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释。
5、对于性质的运用,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缺少学生板演的环节,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参与。
6、缩减了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的时间,没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
关于探究式学习范本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九月的厦门,气候宜人;美丽的英才,欣欣向荣。蓝天白云之下,迎着初升的晨曦,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眺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倾听着气壮山河的国歌在校园回荡,我们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在这猎猎飘扬的红旗底下,回顾过去,我们骄傲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所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再接再厉,培育更多英才!
温馨的九月,硕果累累; 新学期的英才,气象万千,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又迎来了一大批新同学!又迎来了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的优秀老师!我们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教师团队发展壮大了!在此,让我们向新加盟英才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情的欢迎!
过去的一学年是初高中毕业班喜获丰收的一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培养教育下,我们学校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令全区的学校刮目相看;我们的中考成绩引人瞩目,震惊了整个集美地区。
高考中,我校的文科生叶沁茹同学以641分名列全省第14,胡凯丰同学以630分的成绩居全省第53名;理科生王子玄同学以669分勇夺全省第22名,林欣璐同学文考651分,同时享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30分。其中叶沁茹、王子玄、林欣璐三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我校目前高三应届生文理双双冲进清华大学的首例,也是我校目前高三应届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届,其中王子玄同学小学就开始在我校就读。
高三整体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1人,上线率达85.8%。文史和理工本一上线人数达58人; 20xx高三艺体考生本科上线人数仍达到34人。可以说,进入英才的学生,每100个人中,有85个能考取本科重点大学,剩下的少数学生也能进入二类三类大学,我们的大学升学率的非常高的。
中考中,一月份期末市质检中,五科平均成绩夺得集美区第一名,化学科夺得第二名引起轰动,震惊集美,使我校成为集美地区初中学校学习的榜样!集美区教育局陈副局长亲自带领各校教师,来我校观摩学习。
五月份质检考试,再次以绝对优势位居集美区各校之首。5月上旬再传喜报:20xx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我校有23人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11人获奖。其中,郑文鑫、路琪瑶等5人获得中考加5分的奖励,洪建专更是以厦门市第一的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中考成绩在集美区位居前列。
同时,国际部gac项目在我校成功运行。7名gac毕业生全部被国外一流大学所录取。 高二国际班全班28名同学已有22人先后 考入gac全球大学预科课程。6名学生已踏上前往美国伯克利大学选拔的6周暑期学习。因此可以说,我们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培育英才的沃土,选择英才就等于选择成功,选择希望!
让我们用掌声祝福那些毕业的同学一路走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过去的一学年是素质教育撷取累累硕果的一年。在20xx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我校杨冬梅辅导的初三学生取得历史性突破,洪建专同学以绝对优势(高出厦门市第二名12分)获得厦门市第一名并获得全国一等奖,郑文鑫、路琪瑶两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与全国三等奖,另外还有胡建伟等四位同学获厦门市二等奖,纪宝玲等四位同学获厦门市三等奖。在第25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林澎举同学的“盆地课桌”项目获得了银牌;葛翔、何华林同学都获得了铜牌;福建教育电视台记者专门采访了林澎举同学和负责指导梁进风老师。在第xx届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福建省预赛中,我校市一等奖:许心宇、高通、林象夏同学获市一等奖;市二等奖:林磊鑫、游康、翁傲天、朱春宁市二等奖:陈斐、温华杰同学获市三等奖。在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中区前6名,我校占4名;前14名,我校占9名;前60名,我校占32名,其中最后李修捷同学获20xx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省三等奖。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成功成才的同学!
过去的一学年是老师们教师屡创佳绩 、尽显英才风采的一年。在“厦门市20xx年中学政治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比赛中,中学部赵振华老师的《维护人身权利》教学设计荣获一等奖;廖娟老师的《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在“厦门市20xx年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比赛中,中学部李洪梅老师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探究》教学论文荣获二等奖。在高考中考毕业班教育辅导中,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不分昼夜,奋力在教学一线拼搏,学生考学成绩优异,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无私的奉献;各种竞赛成绩名列前茅,饱含了他们的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他们的全市最优秀的老师,是最爱学生最值得尊敬与爱戴的老师!我们为有这样兢兢业业工作、品德高尚的老师感到骄傲!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辛勤工作地老师们!
同学们,老师们,过去的一个学年的辉煌成绩让我们精神抖擞;无数老师和同学的骄人成绩让我们信心百倍。
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广大学生能够以我校考入清华的学生和表现突出的学生为榜样,努力学习,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书写自己壮丽的人生!
我真诚地期待,我们广大老师再接再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履行好教育教学的职责,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的精英!
我十足地相信,未来的英才学校将会出现更多地优秀人才,将会汇集更多的一流老师,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英才辈出!高端学校,精英无限!
谢谢!
关于探究式学习范本三
最近我上了一节初一新教材的数学公开课:等式和它的性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操作、观察、归纳出等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采用“归纳思维模式”教学,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等式的例子;第二阶段:形成概念——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想一想什么叫做等式;第三阶段:应用概念———让学生识别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说出为什么?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质,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实验,要求分别放上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并填写实验表;再让学生观看电脑演示的书中71页的实验,提出问题:通过天平实验,要使天平平衡,你觉得应注意什么?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1,然后让学生观看书中71页第二个实验的电脑演示,并引导学生从天平左右两边的数量关系上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2,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第三部分是拓展与提高,通过两个填空,揭示等式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这是我在片区教学中上的一节数学公开课,经过片区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的把握操作的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所提出的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的操作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探索等式性质1中用天平实验的时间过长(用了10分钟),而且总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使活动没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
关于探究式学习范本(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