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 做家校警的感言(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家长要注重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一些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本领。
二、家长或监护人应告知幼儿园固定的联系电话,积极主动与幼儿园、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共同做好子女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管理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教育,维护校园安全,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严禁携带管制刀具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物品入园。
(二)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不攀爬走廊栏杆、窗户,不从楼上往下抛掷任何物品。
(三)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不滑楼梯,不玩危险性游戏,不有意在楼梯及过道制造堵塞和拥挤,用膳就餐文明有序。
(四)爱护校园内的电线、电器、电器开关、插座;有损坏现象不得触摸,应及时报告老师、幼儿园派人修理。
(五)幼儿户外活动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不在体育设施上做危险动作,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六)持接送卡入校园,严格遵守刷卡、请销假制度,不私自外出游玩及出走,离园期间不滞留校园内玩耍,按时回家。
四、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一)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强行抢道,不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步行时走人行道,主动避让过往行驶车辆。
(二)上下学不乘坐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以及报废车、拼装车,无牌无照车辆等非法营运车辆,不得驾(骑)机动车辆上下学。家长发现非法营运车辆或车辆超员以及校车驾驶员被更换时,要拒绝让孩子乘,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公安派出所、交警、运政部门举报。
(三)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食物,不购买及食用“三无”食品及霉坏变质食品。
(四)严禁携带火种入校,森林防火期内:严禁携带火种入山,并自觉加入到“珍爱森林、保护家园”行动中来,确保校园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安全。上述事项,学生和家长共同承诺,幼儿园强化教育和监督。
幼儿园(盖章):
(承诺人)幼儿姓名:
所在班级:
小班负责人签字:
家长签字:
时间:年月日
最新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二
家校共育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和希望,但更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如何进行学校共建,作为家长我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价值追求、志趣爱好、个性修养、行为习惯、意志品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现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掌中宝,但是我从来不溺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课余的时间,洗洗碗,打扫打扫卫生,刚开始孩子不愿意做,但是我陪着他一起做,时间一长就慢慢习惯,不仅感受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须,更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辛劳。我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但我总是以鼓励为主,与他一起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忘记过去失败,迎接下一次的成功。
互动先行,与老师畅通联系
要把孩子教育好,只有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关心孩子的教育,参加家长会,与老师畅通联系。我的小孩有好动症,上课的时候既不能专心听课,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我总是很闹心,担心老师和其他同学疏离他、排斥他,导致童年生活阴影,影响孩子的一生。为此,我找到班主任,倾诉我的担忧,老师非常理解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过于好动需要适时的矫正,于是就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学校,由老师关注着,课堂上多提问孩子,扭转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利用老师的方法,我在家里也经常让孩子做一些益于安静宁神的事,比如一起听音乐。几个月后,我发现孩子好动症状大大减轻,但仍不失活泼,成绩也慢慢上来了。
互帮互助,让孩子学会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合作化的社会,一个人再有才华,再有能力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小孩需要培养合作精神,一个简单的游戏,一次短途的游戏,一次周末的大扫除,都体现着合作精神。我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要帮助同学,要有爱对待他人。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教会了孩子懂得分享,在学校中也就自然关爱同学。如果在学校中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了大家的爱,尽管有些家庭不是很顺利,他心中也能充满爱,也能健康成长。
有人说,教育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家庭、学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更好的成长,唯有通力合作,家校共育,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蓝色的天。
最新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三
今天下午女儿班主任发来短信,要求家长写一篇参加家长学校的心得体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到家长学校学习不是我自愿的事,实是耐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求才去参加的,其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根本不知所云.为了写这篇体会,只好找出家长学校的教材,囫囵吞枣的看了一下,再在网上查看一遍,终于挤牙膏似的写出了这么点东西,如有雷同,纯属抄袭,请不要追究.
通过一年的家长学校的学习,可谓受益颇多,深深体会到隆化一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点体会: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孩子回家后自觉完成作业,不拖拉,完成后认真检查作业。要让孩子在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培养孩子成功的自信
在现实中,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让她找到学习的乐趣,尝到学习带来的甜果。孩子有许多事情做得不好,我们要适时地帮助孩子并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孩子的成功点,使其不断自信。
三、尊重理解相信孩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压力比我们那时多得多,作为一名好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看书、学习,多与孩子沟通,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对于孩子合理的愿望与要求,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尽量予以满足。答应孩子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守信,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要理性分析,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虽然这样说,但在实际中,以上的这些我都做得不是很好,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我会在下一学期注意的,希望学校能继续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最新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四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高高在上到上门服务,从互相埋怨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
(一)家长期待家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二)学生愿意家访
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此次家访我们要求家访教师至少要说出被家访学生身上的一个优点。家访后,同学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告知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更重要是家访后,爸爸妈妈懂得如何教育自己,更关心自己了,不再是过去一味苛刻要求,而是与自己聊天多了,沟通多了,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三)班主任需要家访
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班主任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到老师利用休息时间 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如有的同学在学校行为怪异,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与父母住一起,家长关心甚少,所以在家的时侯经常故意做一些奇怪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习惯”也濒濒出现在学校。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 而不仅仅只是在她犯错时才找她。因此,班主任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双方良好的合作、互动又能够更好地开发这一教育资源。
第一,双方良好的关系能够增进师、长对学生的了解。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景,很少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情景,而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生活,教师就不可能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真正全面的了解,也就难以有的放失地实施教
家校警心得体会范文 做家校警的感言(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