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毕业演讲稿

2024-05-251

高三毕业演讲稿十篇

高三毕业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今天非常荣幸由我代表20xx届全体高三毕业生发表我们的毕业感言。

  今天的毕业不仅是对昨天的总结,更是对明天的呼唤。

  有人说: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我们,三年前在这里开始,三年后又在这里结束。三年的光阴,多少人在生命中来回穿梭,却只留下背影?我们经过了彼此相遇,又经过了彼此分离,这期间,我们是否抓住了一些、又放弃了一些?摊开手掌,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三年前的我们,也许没有预见今天的分别。但是如今,分别就在眼前。你是否也渴望时间被上锁,好让今天过慢一点呢?我们真的努力想将所有的一切烙印在心底,让这些成为尘封于心底最美好的记忆。

  三年的岁月已逝,1095个日日夜夜就这样从指间溜走,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却过得那么快。我们还没有好好品味这三年身边的幸福感,就要面对别离。在我们的生命中,又会有几个这样美好又充实的三年呢?

  在这三年中,我们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友情。那些在你落寞时陪在你左右的,是朋友;那些在你迷惘时给你信心的,是朋友;那些在你懈怠时给你动力的,是朋友;那些在你难过时对你微笑的,依旧是朋友。我们一起成长,牵手面对困难,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起品味三年的酸甜苦辣,一起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即使再难,也不离不弃!

  而今,青春散场,回首寻觅,伫立思考:母校给了我什么?首先,我想用两个字概括:“成长”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却没想到成长”,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话。杨澜女士在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的演讲中对这句话作出了让人回味的诠释,她说“成功是一个点,它是外在,源自外界评价,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则是一个过程,它是内在,是一种内在知觉,并在内心愉悦存在。我们担心失去的成功往往转瞬即逝,而让我们经历痛苦的成长却不被剥夺,成长属于自己,虽然缓慢,但却充满自信。”杨澜女士的这番诠释让我回味良久,也引发了我对于成长的思考。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我们可以不成功,但决不能不成长。我想就算没有成功这个点,我们也依然可以享受成长的过程。关于这点,3年的在校学习,我想大家也会感同身受。一中的3年,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收获了成长,这段学习经历将会受用终身。

  其次,是感恩。我们感恩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老师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他们引领门外汉的我们入门,基础做起,扎扎实实;他们引领初学者的我们登堂,克服难点,努力提高;他们有引领小有所成的我们入室,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身处高三,也许你时常有上课无用论的观点,殊不知,为了赶上一堂试卷讲评课,需要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挑灯夜战?殊不知,为了班内四五十个同学的成才,早出晚归的班主任们又少了多少教育自己子女的机会?大爱无言,世上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师当得起“老师”这样一声朴素却又高贵的称号。这样的老师哪里去找?身受其教,我们是幸运的。

  我们感恩父母。世界上有一种工作,每天要工作24小时,没有工资,但工作者却心甘情愿,全力奉献:他们是父母。也许你走读或曾经走读,是否还记得晚上10点回到家时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多次听同学提及,洋溢在她脸上的是幸福;也许你住校或曾经住校,是否还记得每晚准时响起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唠叨也是挂念,电话这头却总是急不可耐的“就这样,再见。”一日问及母亲,为什么每天都要打电话来,她说听到我的声音她睡踏实。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这样的父母到哪里去找?身受其爱,又是我们极大的幸运。

  我们感恩同学。一首《同桌的你》不知勾起多少人的回忆。是啊,同学是最宝贵的记忆:是否记得落日映衬下,球场上挥洒汗水与泪水的队友?是否记得上课走神,起立回答问题时悄悄给你递答案的同桌?是否记得考砸数学或文综理综时陪你在操场上散步的那个他(她)?是否记得夜深人静却辗转反侧时,寝室里交心的卧谈?又是否记得那些为班级卫生操劳了三年的卫生委员?俞敏洪打了四年水,换来了新东方的成功,我们的同学做了那么多,又岂是物质可以衡量的?这样的同学去哪里找?与你同窗三载,是我的荣幸。

  最后还要我们感谢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终到跃龙门时刻。回首往事,多少次挫折与失败都没能打倒自己,多少次苦痛都已经咬牙熬过。过去的,都让它过去,管它是失败还是成功,是失落还是荣誉,热血少年,当怀抱理想,下定决心,一路向前:前方是顺境则受之,你当之无愧;前方是逆境则抗之,扼住命运的咽喉,伟大的人格总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现!

  有一句诗我很喜欢,在此与各位同学分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预祝各位同学都能在高考场上折桂,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不求名垂青史,但愿问心无愧。

  谢谢!

高三毕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崔校长,各位校领导,在座的老师,和我们20xx届的毕业生们:

  大家好!

  今天看到大家身着正装济济一堂,令我联想起七年前,还是五年级的我们在这里报考上外附中等待候考的场景。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当时我就坐在大礼堂右栏中间靠后的那个位子上,考号0759。台下我憧憬有一天我能上这所全上海最出色的中学,憧憬有一天能和龙虎榜上的学长学姐在校园里邂逅,憧憬有一天我能坐在课堂里听秀的老师讲课。我想考入上外附中,还因为我要去弄明白一件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个学校操场两边会有两个地铁口。

  我很庆幸这些愿望都如愿了,实现得最快的是最后一个愿望,我在入学第一天弄明白了那是地下操场的入口。但是我却发现,上外附中带给我的财富却不仅仅是这些,而更是认识了在座的大家。藏龙卧虎,奇人辈出是附中的传统。我们这一届有饰演过电影《可可的魔伞》的小童星,我们有出版过《雪尔的世界》的少年作家,我们有在上海古诗文大赛为学校夺魁的诗才,我们有全国数理化生奥赛上得奖的理科天才,我们有用沉默震撼世界的上外附中影帝,就是玩转体育,我们也能用足球管理问鼎全国。每一个附中人身上都有让我暗自折服的闪光点,认识那么多才华横溢的附中人是我来到上外附中的幸运,也是在座所有人的幸运。

  附中赐予我们的第二笔财富是国际视野。校园里数不清见过多少批各个国家的交流学生;即便不是每个附中人都会七国语言,在无数次国旗下演讲的熏陶下,也能一听就辨认出是English,是Francais,是Espaol,还是日本语。国际视野是许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国际视野是我们俄语班的同学和梅德韦杰夫总统的书信往来;国际视野是多年后我们再拿起地球仪时,地球变小了,发现当年同学的足迹早已遍布世界。

  在上外附中,我们完成了两件事情。一是培养了学习、沟通、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而第二件事,是花了七年的时间让我们读懂了两句话。

  在中预,我们从《永恒的爱国主义旋律》那本红色小册子中读到了一个个最真切的故事。在初三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走出象牙塔实实在在地去挖掘社会现实。在上外附中,“服务祖国发展”,不是一句口号,因为附中教会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并为社会带来改变。

  第二句话,想必大家一定猜到了,“服务人类进步”,是我到了高中才渐渐理解的。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中我们不仅习惯了一罐罐红牛的味道,更理解了环境保护、全球经济的稳定的重要性;在模拟联合国的磋商中,我们不仅习惯了一种叫做上外正装的“波蒙凡特”的气度,更是发现了能源的合理开发、平穷落后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全世界共同的使命。

  我在申请哈佛大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问道“你将会如何利用你将来在这里的受到的教育”,这是我最不假思索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于人生的使命,上外附中教了我,教了我们所有人整整七年。所谓“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上外附中让我们把教育的价值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成功,而是站上了比同龄人更高一层的平台审思人生意义。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高三学生感谢我们的附中,感谢教导老师们,感谢父母,是你们多少的艰辛才把十八岁的我们在今天哺育成人。同时,也让我们为自己而祝贺,为我们七年来的成长而庆贺!

  最后,让我们为即将高考的同学一起加油!

  国内保送生代表----谢智宁

高三毕业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

  很荣幸毕业之后还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见面。

  在这里,我要祝贺二中的新同学能考入这样一流的学府深造。二中是省级重点中学,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过硬的教学质量。我们有400标准跑道,有设施一流的体育馆,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有藏书颇丰的钟书楼,更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位同学的学业都大有长进。今年高考,我校本科进线率高达98.3%,文科更是100%进入本科线。我本人也以文科607的分数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英语系,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母校的培养。

  十几年的学习生活给我一个启示,好成绩的取得需要有三项重要因素,其一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点二中已为我们创造得很好。

  其二是高水平的师资。二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所熟悉的高三班主任,也就是今年高一年级组长吴明良老师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生动的授课,耐心的辅导,悉心的教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只是二中众多高水平教师中的一位。在我们二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这样甚至更高的水平。

  但是,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毕竟只是外部条件。好成绩的取得更需要每一位同学的辛勤努力,这就是第三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高三同学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高二同学在文理分班后也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高一同学更应尽早努力。

  这里我想对高一的新同学多说几句,每一位新同学都应及早立下远大的志向,不能茫茫然然地学习,有一个高目标的人,才能有不尽的动力。每一位新同学又都应及早痛下苦功,经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高考的试卷并非考试那几天发给你的,而是你一进入高一就发了给你,是要用三年的时间一点一滴地答完的。所以,每位同学都应一进入学校就开始不懈地努力,千万不能等,不能拖,待到最后一年再下苦功,恐怕已经晚了。

  同学

高三毕业演讲稿

高三毕业演讲稿十篇高三毕业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今天非常荣幸由我代表20xx届全体高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