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 三有争创心得体会(四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一
我看到天空湛蓝深远,看了看手机空气质量监测app:pm2。5百分之五。又吸了一口空气,真是清新甜润,还飘着花香呢!这是为什么呢?哦!原来,家家户户的墙上,窗户上都有挂着种有鲜花的小花篮。
我的第一目的地:去看看灵江现在怎么样了。哇!这是灵江吗?这条清澈见底的江河,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有许多乱排污水的公司都被勒令关门了。
崇和门变成花花草草的世界了,哇!楼梯、地上都长满了树和草,还有许多昆虫在里面开舞会。他们穿的衣服都是草绿色的,裤子也一样。
我的自动导航车呢!来了,来了。 我上了车,对它说:“我要去吃东西。”它是吸收空气来当作能量的。
到了餐馆,我点了一份非油炸牛排,那个人很快就给我上了菜,真好吃!有油炸的味道,但是事实上没有油炸,其它菜也不油炸。
商场里的食品,都是绿色食品,油炸食品已经被淘汰了。
我爱自己的家乡!更爱二十年后的家乡!
描写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二
这几年来,家乡的春节越发的变味了。
我还记得从前的时候,每年一到春节,家乡里就热热闹闹的。这一天里,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是一派团圆的景象。
只不过,家乡里的春节随着家乡人口的外流,这几年里,家乡越来越冷清了。就算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家乡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大门紧闭,也因此家乡里的春节也就越发变得冷清,与没有年味了。
就拿今年的家乡来说,我随着家人会了家乡后,家乡里很多人户都没有回来过年了。家乡的马路旁都长满了杂草,甚至有些人家的屋檐下都爬上了蜘蛛网。这一副被遗弃的模样让人瞧着心里都感到难受。
今年我回家乡后,还特意数了数回家乡过年的人户,确实很少,已经只有不到十户人家了。回家乡的这几天,我不时的就往外跑,我跑的地方是一个爷爷家。爷爷是一个独居老人,这么些年来,不管家乡里的变化如何,也不管家乡里的人进进出出,爷爷全都守在家乡里。所以,每年里,我一随着父母回了家乡后,我就喜欢跑去爷爷家,听着爷爷给我讲讲这一年里,家乡里自然风景的变化,比如春天哪儿的花开得最美,夏天哪儿的荷花开的最旺,秋天哪片林子里的果实最甜,以及冬天家乡里的群山全都染白等等。
爷爷讲的很高兴,我撑着脑袋也听得津津有味。一年四季里我也随着父母在外,家乡里的这些美景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是依稀记得家乡的四季景色很美。
因为家乡里的人变少了,也因此家乡的春节也都变得简单了起来。不过每年春节里,我都会去爷爷家拜年,并且将爷爷喊到我家里来一起吃新年饭。其实只要自己守住了家乡的春节,家乡春节里的人流变化也似乎无关紧要了。
描写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三
佛手,是我们金华的特产。虽然许多地方也有佛手,但没有像我们金华的佛手这样驰名中外。
由于这种植物的果实很像手,所以人们叫它“佛手”。原先,佛手生长在印度南部,后来才传到我们中国。佛手传到金华已经有三百多年了。由于金华水土好,适应佛手的生长,所以金华佛手渐渐驰名中外。不仅大陆的中国人喜爱,连台湾同胞和国际友人也十分喜爱。
佛手是一种绿色小乔木,植株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树。小的有一米高,大的有三米多高。枝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紫红色的,长大了就变成了黄绿色。叶片是绿色,呈椭圆形。叶片最长的可达1 5厘米,前端圆钝,基部为阔楔形,边缘像锯齿,叶柄很短。花是白色的,杯形,有五瓣花瓣。花的种类可以分为单性花和两性花两种。单性花细、长、小,不能结果,两性花粗、短、壮,能结果。花晒干后可以入药。果实如人手,形态逼真,甚为美观。虽然都像手,但姿态各异:有的像伸开的手指,有的像紧握的拳头,有的又半伸半握像个空心拳。果子嫩的时候呈黄绿色,成熟了就变成了金黄色。白花佛手是夏天结的果子,大多为伸指形;如是秋天结的果子,大多为屈指形。果子不时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佛手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的植物,喜欢温暖,害怕严寒。所以,冬天要把它们放在温暖的地方,不然的话要冻死的。
佛手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以观赏价值来说,它形状奇异,人们无不喜爱,百看不厌,再加上它会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爽神怡心的快感,便成了上等的观赏品。再拿药用价值来说,它的效用很广泛,治疗胃病疗效特别高。此外,对气管炎、肝炎、高血压等也都有一定的疗效。由于佛手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它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斤佛手可以卖20-25元钱。花农种好佛手,可以得到很大的收入,较快地富裕起来。
1965年,罗店中学寄给当时著名儿童文学家叶圣陶爷爷一斤佛手,叶圣陶爷爷见了十分高兴。他在回信中曾经写道:“金华罗店的佛手遐迩闻名……如今得一件,果然名不虚传……”从这番话可见叶老爷爷对佛手有多么地喜爱啊!
佛手是家乡的特产,生长在家乡的土地上,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我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描写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四
我的家乡有很多节日习俗,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如春节舞狮、舞龙、放鞭炮,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清明节祭祖、踏青……这些跟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差别,而有几个我要跟大家讲讲。
或许大家并没有猜到了我的家乡,没关系。我觉得习俗必须是要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性质,节日是大家都过的,而习俗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习惯、风俗,是具有特殊性的。
社日是我的家乡特殊节日之一它包括了春社和秋社,人们常常凑钱在社庙里举行祭神仪式,杀猪煮肉,就地分食,而吃不完的肉就带回家供神。
牛王诞是个蛮有趣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传说是牛王的诞辰,所以称为牛王诞。而这一天村民们不能驱使牛去干活,让牛好好休息。还要在牛栏门口供奉牛,大人们则嘱咐小孩们爱护耕牛。牛是一个多么神圣而威严的动物啊!
鬼节听起来就有些吓人了(其实只是供奉祭灵),我打小就知道鬼节,它在农历的七月十四,称中元节(俗称鬼节)。这天,民间家家户户都要杀鸡买肉祭祖先,常常有些善良的村民会在三岔路口或山坡上供奉无家可归的野鬼。这听起来既有趣又胆颤不是吗?
而“三月三”是属于壮族人民的节日,但不身为壮族的大部分人在我们这个地区也和他们一样过这个习俗。
说起我们“三月三”习俗的来历,虽然我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两件事——一,“三月三”是指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二,传说它与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的日子相同,且又同盘古的诞辰时间一样。虽然本质上他们没有什么关联,但如此有意义的一天,活动当然多种多样了。俗话说得好:最香不比五色饭,最美不过三月三!这五色饭即为五色糯米饭,里面有紫、黄、黑、白、红五种颜色的米饭,把他们蒸好舀出来时会散发古朴而醇香的气味,五谷杂粮一般的味道,极吊人胃口。
三月三的双人对歌也是极常见的,我们家乡人有唱山歌的传统,经过我的调查与生活经验,我发现除了日常生活中、娱乐、劳作等自歌或对歌,还形成了歌圩(就是对歌的专门时间,村民常常会聚在一起对歌庆祝),他们唱的歌都是一些古朴的民谣,很具有年代感。
每到三月三,无论宅在家里还是出街游玩,都会时不时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气势磅礴、震耳欲聋。他们的鼓声和铜锣搅拌在一起有条不紊,还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前排的人们舞着狮头,后面的人负责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家乡的三月三热闹得像过某一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一样,它不像春节那样更加热闹非凡、鞭炮齐鸣,反而只是小小地庆祝这个节日,常常过了三月三跟没过并无多大差别。
家乡的习俗让游子们都想回去,脱下繁忙的包袱,与他们最亲爱的家人们一起庆祝,一起欢笑。
家乡三创实践心得体会 三有争创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