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大屠杀观后感3篇
观南京大屠杀观后感3篇
观南京大屠杀观后感1
或许,再回眸这场悲剧时,我们应该不仅将南京大屠杀放在中日两国的背景下,也应该放在全人类的视野中。它不仅造成一个国家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也是对现代人类社会的拷问。是兽性在扼杀人性,是野蛮在摧毁文明。
因此,在反思国家的创伤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亚美尼亚大屠杀等有着一样绝对的恶。其悲剧意义已经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70年了,我们有必要且很有必要再度纪念和反思南京大屠杀,也有必要去了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区域对这场惨剧的态度,去了解各种扭曲,去克服各种误解,去和其他的族群沟通,去打开各种因为政治和民族主义而产生的隔阂,去共同为人类的和平努力,并期待着、行动着。
回眸1937年,一位惨遭侮辱的母亲,无力地托着死去的孩子,向着苍天呼号。这个高11米,嶙峋而沧桑的雕塑身后,一座长约百米、刀尖状的灰色建筑向东撞来,旁边黑色花岗岩铺贴的水池里,一组命名为“逃难”的青铜塑像虚实错落,形成悲烈的曲线:被刺三刀的母亲将最后一滴奶喂给婴儿,满脸惊恐的男子搀扶老母亲逃难,僧人为死不瞑目者合上双眼;武汉黄浦分校学员程云,在20xx年用他当年缴获的日本钢笔,写下看到的那些罪恶:“正是那场战争,那场30万人头落地,给中国人民造下深重的灾难:遇难者遗骸九土,幸存者创伤依旧,后患无穷,甚至有成千贫弱国民,自费去东京索赔,他们餐风宿雨,无数白眼向他们投来”……这一幕幕,似乎再次撞开了这个城市悲怆的记忆。
而在我们看来,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态度—“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成为我们的宗
观南京大屠杀观后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