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一分》教案

2024-06-012

《分一分》教案(通用12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2、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卡片、教师范例。

  教师行为:

  4、幼儿练习,完成《幼儿画册》。

  5、延伸活动:卡片找朋友。

  与同伴一起玩,互换卡片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 篇2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 学具,文具 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分一分》教案 篇3

  教案目的:

  1、让小朋友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且进行分类,还要复习一下大和小。

  2、通过本次活动,让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方向爬行,并且要做到快速、正确以及不拥挤。

  3、对颜色的认识进行巩固。

  教案准备:

  1、每人一个的红黄绿的小鸭贴纸以及对应数量的'红黄绿的小虫子;

  2、每个小朋友一大一小的帽子和一大一小的裤子;

  3、音乐磁带。

  教案过程:

  1、老师让小朋友听着音乐开火车走进教室,并且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亲吻的问候,拿出大小各一个的小鸭子,让小朋友也和她们进行一下问候,并且让小朋友说一下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最后,引入游戏阶段,“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鸭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

  2、妈妈和小朋友看到这里有一些礼物,幼儿园教案让他们一块把礼物进行分一下,大的帽子和大的裤子是给谁的?小帽子和小裤子又是给谁的呢?妈妈在旁边指导小朋友进行操作。

  3、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听着音乐进行红黄绿的巩固。

  4、玩游戏《小鸭子吃虫子》: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方向爬和取物活动,拿到的物品要根据他们的颜色进行分类,然后在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拿相同颜色的虫子。

  5、最后,小鸭子玩的很开心,需要回家休息了,让小朋友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分一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小结: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活动反思: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

  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分一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

《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通用12篇)《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