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精选12篇)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3册第九课美丽的动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内容有: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利用铃鼓、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属五声E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如第一乐句:31 35|5-| 36 12| 2-|,第四乐句6 33| 12 2| 16 12| 2 -|。配以 | X-|为主的节奏,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3、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技能训练:①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②用铃鼓、磁铃为歌曲伴奏;③学习傣族舞的基本动作,自己创编舞蹈。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比较: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5、教具准备:
光碟、录音机、头饰、拼音卡片,孔雀扇、铃鼓、磁铃。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老师创设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乐句,教师弹31 35| 5 -| 36 12| 2-|,学生模唱“la……”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
3、手势感受法:为了突破歌曲的难点,最后两乐句在音高上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势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音乐课中的趣味感。
三、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视唱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体合作法。在创编舞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音乐常规,老师弹琴,学生做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教室,然后跟老师一起作律动《早上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氛围的浓厚。
(二)基本训练。为了保护儿童的嗓音,在学唱前,应充
分让学生打开歌喉,以免拉伤声带,由于低年级学生对枯燥的练声曲目不感兴趣,我把练声曲目敢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朋友,歌唱前提示学生挺胸、收腹,嘴打开。这样既为学习本课歌曲作了适当的铺垫,也达到了保护儿童嗓音的目的。
(三)导入新课。
老师戴上头饰,做几个孔雀活动的动作,请同学猜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孔雀欢舞的歌。
(四)新课学习
1、音乐范读歌词,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理解歌曲,简述歌曲大意,重点理解“展翅开屏”和“傣家”两词的意思。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用手轻轻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3、难点乐句教学:请学生试着打一下两乐句的节奏。两乐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过孔雀手势法来感受。这样充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4、大胆尝试,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5、成立简易乐队。在唱好了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磁铃为歌曲伴奏。老师用铃鼓示范,磁铃主要用在打击长音处。学生分组练习用铃鼓和磁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
6、创编活动: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学生学舞的兴趣,老师随音乐表演一段,然后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基本动作给学生示范一次: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傣族舞语汇,鼓励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傣族舞的手势、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用轻柔、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2.《金孔雀轻轻跳》音乐CD。
3.孔雀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领羽的样子,学习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模仿。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音乐的优美。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篇3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浓郁傣族风味的创作歌曲,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以学生唱、动为主,了解傣族风俗为辅的手段来教授本课。下面我就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本课进行教学反思。
优点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新课标也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为此,我非常注重这一点。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们欣赏美丽的傣族风光,了解傣族风土人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在歌曲学会以后,我邀请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小乐器如:铃鼓、沙锤、木鱼等为歌曲伴奏,我则用傣族乐器——葫芦丝与他们一起演奏,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人人争当小乐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演奏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又增加了对傣族音乐的了解。
优点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音乐创造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唤起学生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为歌曲编创舞蹈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编创舞蹈动作,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体验歌曲风格。学生们兴致很高,积极思考,虽然最后有些学生舞姿不是很优美,编的动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这就达到了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我谈谈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缺点一:过于强调学生唱歌的嘴形,要求他们噘着嘴唱,结果导致学生唱起歌来嘴巴别扭、难看。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只要他们唱得自然、优美,不要大着嗓门拼命“喊歌”就可以了。我却以成人的发声方法来训练他们,对他们而言,是有点要求过高。以后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发声方法。
缺点二:在教唱歌曲时,没有注意纠正字音。正所谓“字正才能腔圆”,在唱歌词前,应该让学生把歌词朗读一遍,字咬准了,歌才能唱好。而我让学生们直接唱歌词,导致有些学生吐词不太清楚,影响了演唱。如果在唱之前让他们先练一练咬字和吐字,那么演唱起来效果会更好。
缺点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当学生表演完后,应及时的指出优缺点,以利于其以后做得更好。我当时只是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具体的评价语言比较少,学生不明白应从哪方面改进。今后在课堂评价方面应予以加强。
音乐是快乐的艺术,是美的艺术。在这充满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象园丁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养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神奇与美妙,感受生活的灿烂与美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同学们共同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篇4
我这次选教的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这是一首描写傣族风情的儿童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我思考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领学生用身体感觉音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体验,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切身的感受。比如,一开始,全班学生听着《金孔雀轻轻跳》拍手进教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如果说过去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学生唱歌”,那么,我感觉到现在的音乐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地融入到音乐中来,这是我在备课、预设过程中的点滴思考。
试教——我体验到一种经历叫成长
这节音乐课,同组的老师多次认真指导,试教后效果一般,我几乎要放弃。然而,面对他们急切的目光、耐心的指导,我从心底涌动着的是太多的感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重新理清思路,逐步明晰了师生互动的思路,以及课堂常规的培养方面如何在课堂中充分的体现。感觉到自己在试讲、评课、反思中成长着。
展示——我享受到一种遗憾叫真实
永远忘不了上展示课的经历,面对同组老师们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气与孩子们一道走进了音乐的殿堂。当我与孩子们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风情的余韵、孔雀舞的优美舞姿、音乐美妙的旋律时,一些环节不如自己预设的那么美好,课上的我总觉得有点慌乱,甚至担心会出错。过多的担心出错使我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放松,达到最佳状态。当然,我作为一个当局者,也许对自己失误还没有能看得清楚,遗憾的地方还有许多,但是,我的体验是真实的。有了这样的遗憾、有了这样体验,未尝不是一种积累和心得。
本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整个的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环节比较紧凑,通过反复听唱歌曲,旋律的模唱,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比较熟练。音准唱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歌词填唱的也比较准确。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更勇于表现美,敢于表现美。
本课的不足之处:
教学时间不准确,提前了几分钟,要不然学生可唱得更熟练一点。
学跳傣族舞的环节,应该在边教边跳的过程中把舞蹈名称交待更清楚。
最后,我从心里深切的感受到:这次展示课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和最后的评课,同事、领导对我的帮助与关爱,以及最后对我的肯定,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有勇气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长……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篇5
一、 教学目标 :
1、 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
2、 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 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 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课题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第九课,《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试。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三、 教学策略:
1、 创设意境,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表演活动,积极与他人合作。
四、 教学过程 :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面带笑容,弹师生问好歌问好。
1、学生听欢快音乐边跳边拍手进教室
2、与老师问好
让学生一开始便感知欢快、活泼的音乐。
二、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 媒体出示:云南风情图片,播放《金孔雀轻轻跳》
2、 老师随音乐轻轻起舞,跳傣族舞
3、 师生共同跳一跳
4、 结合自己感受说
1、 欣赏图片并聆听音乐
2、 初步感受傣族音乐及其风格。
3、 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跳一跳。
4、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欣赏图片和感受音乐,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习的兴趣。
5、 说这段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形象?
6、 你能随音乐来表现可爱的小动物吗?
7、 师随音乐再次跳孔雀舞,请生猜一猜是哪种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