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精选14篇)
23日月潭的传说 篇1
21、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
木渎第五小学 施英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有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日月潭的传说(板题)
生:齐读题。
二、细读:1、(出示投影片)
课文 (1)引读第一节:“日月潭是我国……”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生:日月潭风景很美。
(3)你从哪儿感受到的?(“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4)你真会读书啊,能抓住词语来体会。请你来读这一自然段。
(5)你能跟大家说说读到“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时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啊?
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高耸的山,相互连结,环抱在一起。山上绿树青青,生机勃勃,美丽极了。
(5)你说得可真美,相信你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那里……区。”划线)
生读。
听着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你刚才所描绘的美景了,谁再来跟他读得一样棒?(指名读)
(6)把它放回第一自然段中,你也一定能读好。(生齐读第一节)自己试试看,谁来?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指名有感情读,学生齐读。
3、(1)这么风景优美的日月潭,究竟有个怎样动人的传说呢?下面就请你读2~5小节,看看这个传说开始是怎样的,后来又如何了,最后又怎样了?可以在书上划划写写,然后再到讨论小组里交流商议,并写在纸上。
生:自由读2~5小节,划划写写,小组讨论。
(2)哪个小组来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生: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成一团。
师: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成一团,再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天永远那么黑,伸手不见五指。那样的环境中,你感觉怎样?
生:我感到害怕很绝望、似乎死神就要来了。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个别读,齐读!
(3)当时的人们跟我们一样,他们非常焦急,于是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为了降龙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生:请水性特别好的人。
拿阿里山晨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去制服恶龙。
师:你认为这些方法行不行?
生:不行。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课文。
生:“可哪儿去……金剪刀呢?”
师:你真是个读书细心的同学!正如你所说,人们此刻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课文用了哪几个词?(一筹莫展)就在这时,有两个人人挺身而出!(板书:大尖哥、水社姐)
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
生:个别读、齐读。
师:请再看这句话。(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你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个“挺身而出”。
师:多了个“挺身而出”让你感觉怎样?
生:多了“挺身而出”显得大尖哥和水社姐很有决心,不怕困难,十分坚强,十分勇敢。
是的,你说得真好,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生读)
愿意读的,请站起来!(部分生读,再齐读。)
师夸奖读得好。
(4)故事最紧张的时刻就在下面一自然段,哪组小朋友来说说?
生:最紧张的要数大尖哥和水社姐千辛万苦拿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与恶龙激战三天三夜,求出了太阳和月亮了。
师:好,就请你们小组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
其他同学想不想读这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想!)
好,一起来!(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些什么吗?你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怎么样?(他们很不容易)
你从哪儿得出这个结论的啊?
生:“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
师:老师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当解说者,来叙述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拿来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不容易。
生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感觉他们可真不容易啊,真勇敢。谁也想读的?(指名读)
真难为他们了,我们一起来!(齐读)
这儿还有句话呢,你读读比较看看,两句有何不同?哪句好?(出示: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多了“翻山越岭……万苦。”)
哪句好?(第一句好)
为什么?(写出了要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艰难,第2句就很淡了,看不出艰难)
是啊,多了这些(加点: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吃尽了千辛万苦 才)就把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艰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老师也想读,可以吗?(可以)
师:范读。
大家一起来试试!(生读)
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更加清楚。
除了这一句外,你还在哪儿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回到潭边……三天三夜”感觉出他们的勇敢和做这件事很危险。
师:是的,你很会读书!就请你来读这句话。(生读)
他们可真是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啊。“回到潭边”起!
(5)大尖哥和水社姐如此英勇,终于砍死了恶龙,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这时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真累了,而且也非常的饿,便用龙肉……(引读)
这就是故事的结果,哪个小组把你们概括的说一下?(指名说)
(6)从此大尖哥和水社姐就永远守卫在潭的两边了。(板书:救出)
他们拯救日月,为民除害,人们没有忘记他们,而且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看,“人们为了”起!(引读)
现在你知道这两座山和这个潭的名字的由来了吗?(知道了)
你来说!(是用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名字取的,日月潭是因为太阳和月亮在这被救起的)
三、总结
嗯,看来,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多么英勇顽强,多么令人钦佩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多么动人的传说啊!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个传说。
生:齐读全文,复述课文。
四、板书: 21、日月潭的传说
大尖哥 拯救 水社姐
23日月潭的传说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3)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2-5)写日月潭的传说。
(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4)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1)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日月潭在哪里你们都知道了吗?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看一看那里美丽的风景。(教师解说第一自然段1、2句)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日月潭究竟还有什么动人的传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6自然段。
4.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个传说吗?(大尖哥和水社姐拯救日月)
5.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这个传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谁来读读这个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两条恶龙吞食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板书:漆黑一团),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所以人们必须要杀死恶龙,救出日月。
2.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
(1)为了降伏恶龙,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人们商量拯救日月的语句。
(2)出示人们说的两句话。指名读。
(3)人们商量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制服恶龙,暂时能恶龙。)
3.出示两个问句。引读两句问话。
4.此时,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焦急的,无可奈何的)书上用了哪个词?“一筹莫展”
5.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板书:挺身而出
(1)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气,战胜恶龙的决心)
(2)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学生自读。
(1)他们是如何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齐读
(2)展开想象,体验艰苦
现在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在拿金斧头和金剪刀过程中的艰辛。
①高山挡住了他俩的去路,遇见挡住去路的高山他们就 ,遇见峻岭就 。
②他俩手握砍刀,走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遇见带刺的灌木就 ,遇见密林中的野兽就 。
③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累了就 ,饿了就 ,渴了就 。
是呀,这金斧头和金剪刀来得可真不容易啊。大尖哥和水社姐不但勇于克服困难,而且也勇于用智慧战胜困难。
(3)比较句子
出示: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同学们,看看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除了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品质。
(4)继续交流
当他们拿着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们又冒着生命威胁降伏恶龙。他们是怎样降伏恶龙的。(板书:降伏恶龙)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
五、学习第5--6自然段
1.师述:降伏恶龙以后,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吃下龙肉后,身体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的守卫在潭的两边。
2.人们再也看不到大尖哥和水社姐了,看到的只是两座青山。此时此刻,乡亲们会对着两座青山说什么呢?
3.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了大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板书: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4.让我们带着份崇敬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六、分享幸福,与书相伴
1.从此,人们来到日月潭就会看到这两座山。导游也会满怀深情的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各位小导游,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日月潭旅游时,你会如何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呢?
练习一分钟,指名讲述。
2.同学们,古今中外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像类似于《日月潭的传说》《大禹治水》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这些: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七、作业
1.把这个动人的传说说给爸爸妈妈听;
2. 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在补充习题上。
板书设计:
23 日月潭的传说
漆黑一团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降伏恶龙
为民造福
23日月潭的传说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3、学会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意思。
2、查资料,了解日月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理解“传说”。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评价。
三、感知内容。
1、默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交流、板书。
第一自然段:简介日月潭
第二自然段:恶龙吞食了日月。
第三自然段: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第四自然段: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了恶龙,拯救了日月。
第五自然段: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了青山,守卫在潭边。
第六自然段:大尖山、水社山命名的由来。
3、根据讨论,练习分段。
第一段(1)简介日月潭。
第二段(2—6):日月潭的传说。
四、作业。
1、读课文。
2、加部首,组成生字再组词。
( ) ( ) ( ) ( )
生 寿 莫 从
( ) ( ) ( ) ( )
3、扩词。
漆( )( ) 筹( )( )
性( )( ) 纵(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多音字。
xiang( )
降
jiang( )
二、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1)
1、指名读。
思考:哪些词语写出了日月潭的特征?
2、讨论,板书:
最大、青山环抱、树木葱茏、著名、动人
3、对照板书,复述第一自然段。
4、做记号,指导朗读。
5、练读。
第二段(2—6)
1、自由轻读,思考分层。
2、讨论,交流。
一(2):传说的起因。
二(3—4):传说的经过。
三(5—6):传说的结果。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说话:因为 ,所以天地间 。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这些办法行不行?你是怎样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呢?
⑵讨论、交流。
板书: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⑶练习复述。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⑵讨论,板书:降伏恶龙拯救日月。
⑶按地点的不同分层,思考每层的内容。
第一层:①“终于”说明了什么?
②哪些词语说明“来之不易”?做上记号。
③交流: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
④抓住关键词练习复述。
第二层:①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圉了动词。
②交流:冒着、纵身潜入、激战、砍死、剪出、救出
③抓住关键词练习复述。
⑷板书:不畏艰险、奋不顾身。
6、学习第5—6自然段。
⑴默读。
⑵理解“为民造福”。
⑶练习复述。
三、作业。
朗读全文,练习复述。
23日月潭的传说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日月潭的传说》,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朗读中明白道理,体会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片、生字词卡或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出外旅游好处多多,可以锻炼身体,增长见识。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来个“秀才不出门,照样游天下”。老师带你们去中国台湾日月潭看看。
二、出示课件,介绍日月潭。
配乐展示日月潭美丽的景色,相机介绍: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中部南投县山中,是中国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湖中的光华岛把湖分成了两部分,北部像太阳,南部像上弦月,所以叫日月潭。
三、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①故事的起因是什么?②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③结果怎样?④你从这个传说中明白了什么?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3.遇到生字新词,先自己拼读识记,有难度的同桌相互交流或标记疑难,以便求教。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1)学习3个会认字。
社,示字旁,注意与“衤”区别。
顿,组词“顿时”,形容时间短。
斧,形声字,上声下形。
(2)学写6个字:摇、顿、恶、阿、斧、剪。
2.学习1至4自然段,解决自学提示①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指名朗读1至4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太阳月亮不见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个什么样?
五、存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太阳月亮到底去了哪里?
2.如果我们发现太阳月亮不见了会怎么做?
六、作业。
朗读课文,继续思考自学提示。上网或是从课外书报上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二、回顾旧知。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学生带感情齐读课文1至4自然段。
过渡:我们知道,世界不能没有光明,人类不能没有太阳和月亮。勇敢的孩子们,我们跟随大尖和水社一起去寻找丢失的太阳和月亮吧。
三、按自学提示继续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②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③结果怎样?
2.师生交流自学所得(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首先,他们点起火把,翻山越岭,历尽艰险,来到一座大山前;然后,他们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挖出山底下的金斧子,金剪子,又回到水潭边;接下来,大尖用金斧子劈开公龙的脑袋,水社用金剪子剪下母龙的脑袋,让太阳和月亮从它们口中滚出来;最后,大尖拔了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拔了棵棕榈树把月亮也顶上了天。
3.在学生的朗读中相机进行字词教学:重点指导读音:棕榈树;理解并示范动作:抛。
4.品读重点段落或词句,体会情感。同时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删去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句子内容就很空洞,读起来就不生动、不具体,没有生气。(投影片出示。)
①大尖把太阳抛向空中,又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把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把月亮送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水潭叫日月潭了。
②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起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国台湾岛上的人们勤劳、勇敢、善良;向往光明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可战胜的……)
2.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例如中国台湾风光、民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3.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中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都是要受到谴责的。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这个传说说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3日月潭的传说 篇5
教学目标: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3、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领读词语
同学们,生活中有你感动的事吗?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读了这个传说,你能说说传说中的谁让你感动呢?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生自由说说
2、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呢?
(三)带问深入学习课文
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师:太阳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间一片漆黑,人们什么不能做了?那么人们的心情怎样?那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呢?指导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节奏放慢些,语调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重点学习3、4自然段
1、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这么多办法都不行,人们一定非常地焦急,你能读出焦急的心情吗?自己试试。
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2、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边挺身而出一边嘴里会说些什么呢?(说得很好,陈老师觉得你和大尖哥一样,非常勇敢。)
3、虽然他们很勇敢,可是啊,要降伏恶龙,必须先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那他们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了吗?那他们能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吗?
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
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容易吗?哪些词告诉我们的?(千辛万苦)“千辛万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比较句子:
a、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b、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引导想像:当他们翻山越岭时,当他们趟大江大河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一路上还会经历哪些辛苦?生充分展开想像。他们手拿砍刀,高举火把用在什么地方呢?
生1:吃不饱、穿不暖,忍受着极度疲劳。
生2: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
生3:随时都有可能被豺狼猛兽袭击。
生4:走过一座座危险的独木桥,跨过一条条沟沟渠渠……)是否可省略。
师: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退缩、屈服,可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4、他们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后,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呢?(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默读接下去部分。
这两条恶龙还真厉害,相信同学们和大尖哥、水社姐一样,都特别想干掉恶龙是不是?我们遇到强敌怕不怕?那好,我们帮帮他们吧,仿佛我们手中也有金斧头和金剪刀,拿起手中的武器一起砍恶龙、拿起剪刀用力剪这吞吃日月的坏家伙吧!(可省略)
师:有这么厉害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恶龙被制服没有?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生再读)同学们,太阳和月亮得救了吗?你又从哪句话知道的?现在我们尽放心了,不必再悬着那颗心了。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生想像:你们猜此时此刻,大尖和水社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从这又可看出大尖和水社是怎样的人?
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大尖和水社不怕艰难、不怕强敌的精神。
(五)学习最后2个自然段
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没有辜负大伙的期望,终于杀死恶龙救出了日月,让人们重新见到了光明。在他们杀死恶龙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默读最后2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了吗?读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我深深地被打动了,今天回家,我就打算讲给我的弟弟听,你想讲给谁听呢?
师:好,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吗!复述课文时,应按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句,加上自己的体会和想像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可结合板书)
先读课文,自由复述,再主动上台复述。
(六)拓展延伸(剩余时间短)
师: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日月潭的形成是不是这样的呢?还需要我们去动手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下来动手去收集,我们再一起交流交流。
(六)拓展延伸(剩余时间长)
师:大尖哥和水社姐与两条恶龙搏斗,最后化作了青山。
23日月潭的传说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