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精选15篇)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篇1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一、导入
1.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说说四大名著,板书:《西游记》
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
2.视频:猪八戒。师介绍猪八戒的自我评价。
3.孙悟空的图片,聊聊他,火眼金睛。视频。
4.这是谁啊?板书:白骨精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学生激qing高涨谈起妖精的特点)
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
6.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读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报告单,(小说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对课文的见解)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述说)
三、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唐僧师徒四人……”
2.自读,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
师: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长,害怕
生:山势险峻,令人毛骨悚然。
生读
4.师: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有——妖怪。
有妖怪,必定会发生——故事
四、情节
1.聊一聊起因
指名读
(出示段落)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生: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生:读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生:再读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胜和我们平常的“胜”一样吗?
(出示视频)
师:谁来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生:读
2.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
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
六年级的同学,要说美貌的词,是一个接着一个。那还不行,你们知道的词和文中的美貌还不够
(出示视频)
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
妙在哪儿呢?
生:常人看不出这女子的美。
师: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师: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生:一生读
师:这美中藏的是什么?
生:凶恶
生:她变成村姑送斋饭。
4.第二变
生:读
师:出示文字,再好好读读,这一变妙在哪儿?
生:变成老妇人,找女儿。
师:见到过八旬的老妇人吗?
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
师:那变成老妇人是为了——
生:让我们产生恻隐之心
师:试着读一读,让我们看到一个八旬老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生:读
师:这哭里藏着的便是——恶,藏的是——刀
想到了一个成语
生:笑里藏刀
师:现在是哭
生:哭里藏刀
5.第三变
生自由读
师:原著里有一段描述
生:读
师:这是谁做的?
生:出家人
师:诵的是什么?
生读
师:一个字,念的是——善
变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学生谈起这进唐僧的意见)
6.小结
师:一共变了三次,妙不可言。你们真了不起,把这不可言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看顺序,为什么这样变?
生: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
师:而且一计接着一计,这叫——
生:连环计
7.出示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
白骨精送饭——
白骨精的饭食——
白骨精骗唐僧——
……
8.小结:板书:有意作恶。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要把这里的恶——打死。
9.聊一聊“打”
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
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
……
……
师: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
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
师:你们知道金箍棒多重?
读读原文中关于金箍棒的描述
师:打得怎么样?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
生分三组读三次打。
10.师:唐僧是怎么样看的呢?
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视频,看第三次打后的责难
出示“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不受你歹人的礼”板书:无心向善
读一读
11.师:看,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责。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生:因为三变,变的内容不一样
师:三变的内容不一样,三打、三责的内容一样吗?
师:而且,这三次中间有联系吗?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为了反复抒情。所以,课文这样写是为了
生:反复叙事。
师:板书。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写作时反复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师:西游记中用到“三”的还有——
12、报告单
出示报告单上半部分。
如果把白骨精替换成被别的妖精,你也可以发现起因、经过、结果
比如换成红孩儿,说说起因、经过、结果
师:你们发现没有,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像这样,找到起因、经过、结果
整本书都像这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复叙事。
13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作者为什么要那么写?
生:表现取经的艰辛。
生:表现社会的腐败
师:相信到了初中,你对这方面的思考会更深刻。
师:他们到了那么多国家,不管到哪儿,要突显他们的——决心和毅力
我们才发现,人物、情节、环境等都是为了谁服务——人物
五、聊人物
生自由聊一聊
1.聊唐僧和悟空
生读相关文字
师:他给孙悟空留下商量的余地吗?那该怎样读?
生读
采访唐僧:
山势险峻……你就没有想到会有妖精出现,要吃你?
你说孙悟空无心向善,那在你心中的“善”是什么?
学生小组聊
交流
找一个男唐僧
生:这险峻的山中,肯定有妖精你为什么不相信孙悟空呢
生:我相信世上还是善多
评价有没有其他想法。
为什么看不到孙的善
师傅他错了吗?他还是这样对你,你为什么还要打?
他是我师傅。他的妖精、打妖精是我的天分
为什么师傅念紧箍咒,你还要苦苦哀求?
生:当年是他旧我出来
师:孙悟空不但有情也有意
出示录象。配乐
安慰安慰悟空,劝劝唐僧吧!
生:你是肉身,看不出妖精
师:矛盾冲突就出来了,如果没有矛盾冲突,你愿意看吗?
对,有了矛盾冲突,才会有人物鲜明的性格,引人入胜。
2.聊八戒
读课文中的一句话
师:八戒贪吃,还贪——
出示原著中的一段:胃口大,读
出示原著中一打后八戒的表现:读
3.出示人们阅读《西游记》后的感受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篇2
8、三打白骨精
学什么
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感受他善于识破诡计、敢于与邪恶斗争的精神。
怎么学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tng sēng zhāi fn h m zhu yǔ yǐn mn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一再——( ) 非常——( ) 哀告——( )
反义词:责怪——( ) 推辞——( ) 有些——( )
测一测
一、人物形象分析。
1、白骨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拼音,写在括号里。
(1) 看(kān kàn) 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去医院看( )望奶奶,嘱咐我看( )好家。
(2) 卷(juàn juǎn) 上课了 ,老师拿着一卷( )数学试卷( )走进教室。
(3) 正(zhēng zhèng) 正( )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爸爸正( )好从外地出差回来。
(4) 行(xíng háng) 他穿过人行( )横道,到马路对面的银行( )去存钱。
(5) 更(gèng gēng) 已经二更( )天了,屋外的风刮得更( )大了。
(6) 没(mò méi)提起小刚的游泳本领,没( )有不佩服的,他敢在没( )头深的水里游泳。
(7)?着(zh¨o?zhu¨)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千万不要着(? )急,只有沉着(? )冷静才能取得好成绩。
再提高
一、“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当中的一个小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小故事呢?请写出两到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 )。请你试着其他的三部作品及其作者的名字,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搜到啦!”
士兵们一拥(yōng yǒng yng)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他走地去看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妈妈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上尉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liǎng yǎng ng )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喝。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者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里放了毒药。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哩。
1、划去文中带点字不恰当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一拥而上:___________
(2)一饮而尽:______________
3、把文章分成两段,并写出每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1)当法军上尉倒了一杯水要那位西班牙妇女喝时,那位妇女是怎么做的?她可能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法军上尉要小女孩喝那半杯水时,娘子母亲的举动与要自己喝水时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母亲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篇3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课《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二、【教材简析】《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这篇故事生动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尤其是它未来达到吃人的罪恶目的二玩弄种种阴谋手段,给我们深刻启示。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三、【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内化的知识再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依据,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四、【教学目标】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人物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识别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五、【教学重难点:】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抓住“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唐僧的人妖不分以及白骨精诡计多端的性格特点。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课件: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2、你知道白骨精三变的目的是什么吗?过渡:可见她的贪婪,今天终于有机会了。【设计意图:以复习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又自然过渡,衔接紧密,易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来】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一次打)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怒打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品读句子,学会做批注。3、交流回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白骨精:(1)“孙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白骨精神通广大,本领不小。(2)“不胜欢喜”“自言自语”“机会来了”:白骨精得意忘形、痴心妄想,也显示害人、吃人是白骨精的本性。(3)“径直”:白骨精目标明确,迫不及待,恨不得眨眼工夫就将唐僧捉去。(4)“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利用唐僧不感直观貌美女子的心理,利用猪八戒好色的毛病,解除他们的戒备之心,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看到美貌,就会想到哪些词?这美中藏——恶,这就是妖精使的什么计?所以说,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你们都孙大圣一样都有火眼金睛,看看悟空是怎们做的。交流描写悟空的句子。孙悟空:“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火眼金睛厉害,对妖怪嫉恶如仇,不能心慈手软。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唐僧: “唐僧连忙扯住孙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唐僧善良、糊涂,人妖不分。4、师引导:孙悟空“朝妖精劈脸一棒”,为什么没有能够消灭白骨精这个害人的东西?5、有感情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想象孙悟空第一次与白骨精交手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特点。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打的内容,体会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想想我们是如何展开学习活动的? 交流概括学法:读课文——画句子——品词语——悟性格【设计意图: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与文本充分阅读,才能在读中思考,读中品味,读中感悟。通过学生的找、画、谈,品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法,“授之于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三、学习第五到七自然段(第二次、第三次打)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五到七自然段。 我们从“一打”中知道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二打、三打中又从哪些关键语句体会到?完成表格。
情节 人物 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 一打 二打 三打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点拨。对比感悟,朗读。(1)“闪”代表了一个敏捷的动作,说明白骨精的行为与常人不同,揭露了妖精虚假的面目。 “年满八旬”、“一步一声地哭来”可以看出妖精的奸诈善变,诡计多端,善于利用唐僧善良的心理,故做可怜相。 “又”、“丢了具假尸首”体会此妖非等闲之辈。(2)“也不说话”、“藏”、“当头一棒”与上文的“当头就打”和“劈脸一棒”对比体会打的角度与力度不同,感悟孙悟空的机智果敢,敢作敢为。3、结果如何?课文最后一句起了怎样的作用?(干脆利索地点示了白骨精的身份,表明正义众将战胜邪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问题去读,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四、复述课文,分享所知1、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可以根据表格,想象当时场面的描写。2、指名让学生简要说说自己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说说故事给自己留下的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加深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训练,结合教材中《我阅读我快乐》,让学生交流《西游记》中其它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五、总结课文。在《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中小结本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像孙大圣一样善于识破坏人的诡计,提高辨别能力,并且要善于跟坏人斗争。其实文中很多笔墨描写白骨精,都是映衬出孙悟空本领的高强。让我们再来赞一赞它。齐读《练习3》“诵读与积累”中12个词语。【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课文内容和中心,小结文中的写法,凸显英勇品质;通过与《练习3》中词语的朗读,结合语境,放大人物形象;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六、作业。1、对比阅读原著中相关部分,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下节课交流。2、搜集《西游记》中的故事,并能复述,下一周开展“话说《西游记》故事”活动。【设计意图:对比阅读原著,增强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开展复述故事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与知识面。】七、板书设计。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机智勇敢唐僧 善良糊涂白骨精 诡计多端八、【教学反思】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加之高年级学生对这样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地学习状态,就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中,我抓住“三打”情节,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孙悟空善于识别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因势利导专家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特点。教师没有过多的分析,而是以读代讲,以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培养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不是为读而读,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味,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以读知事,以读知人。在读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再引导学生读、思、议。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关于名著阅读,有观点认为应该指导学生用文学的方式来阅读。我在研究教法学法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反衬”的写法中研究人物特点。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次怒打,让学生不断进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去,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在对语言的品味分析中感受人物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打、三打不分,凸显人物形象。教师通过质疑,写白骨精狡诈贪婪,最后还是被孙悟空识破打死,这是什么手法?学生由此对“反衬”写法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研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比如对比原文,研读白骨精变成的村姑的那段,领略原著描写的精彩,比如体会“闪”一词的精妙,这些对于学生的语感的培养是很有用处的。总之,我们的教学环节都要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上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学生不会觉得乏味的课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学生才会既学得轻松愉快,有学得有力度、有深度。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6个,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二段,三次怒打为一段,开头为一段。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开头为一段,共分四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到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简要说说孙悟空—打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