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精选17篇)
《三打白骨精》 篇1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0
苏教版第8课《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一
一、 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
1.完成作业 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
1.作业 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
一、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
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吕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吕老师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吕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像老师一样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参与的学生太少。是否在自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打”进行自由组合,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读、说说、议议,保证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这样教学,或许在具体交流时还可以节约时间,保证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及简析
一、谈话揭题
师: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孙悟空的故事?
生1:我知道“火烧盘丝洞的故事”。
生2:我知道“大闹天宫”。
师:你最棒,知道用话筒说。
生3:“三借芭蕉扇”
……
师:孙悟空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就学习非常有名的一则,“三打白骨精”。
[课件出示课题,指导“悟”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初感
师:知道这个故事是根据哪一部古典小说改编的吗?
生:这个故事是根据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改编的。
师:说的好。连作者也说出来了。
师:它就是根据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这个故事你熟悉吗?我还没上你怎么熟悉的?
生:看电视、动画片、原著……
师:调查一下,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两遍以上的请举手。那我们今天学习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好不好?
师:打开语文书146面,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有没有疑问、敬佩、憎恨、气愤、同情……
或者其他的感受。
生响亮的自由读文。
师:都读完了,咱们步调真一致。来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不认识妖怪,冤枉孙悟空。
师:你有不同意见,是吗?
生:唐僧只是认不出妖怪,错怪了孙悟空。、
生:我同情孙悟空,他打妖怪,还被师傅责怪。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他骗了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
师:用心险恶!
生:我敬佩孙悟空,不管唐僧怎么责怪,还是要打妖怪。
师:认为对的就坚持。
生:我敬佩白骨精,他两次没把孙悟空赶走,也不泄气!
师:可是白骨精是在干坏事,坚持下去能行吗?
看来同学们感受很多。
三、再读梳理
师: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找找,有没有三的。
生:我找到白骨精第一次变成村姑,第二次变成老太婆,第三次变成老头。白骨精三骗唐僧!
[师板书:白骨精三骗]
生:还想到孙悟空三次打妖怪!
[师板书孙悟空三打]
生:白骨精三跑、唐僧三骂、
[师板书唐僧三拦]
师:你们能不能用箭头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指名板演,并说明理由。
生一:唐僧三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对他刚才说的有没有意见?
生:是孙悟空三打,唐僧才三拦的!
四、品读深入
师:说的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那我们先来研究白骨精这个人物。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么描写白骨精的?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白骨精诡计多端。
师:这个计指的是什么计?
生:指的是计谋
生:三十六计
师:诡计是什么计?
生:恶毒的、坏人的计……
师:到课文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
生:白骨精变化成人形,来骗唐僧。
生:白骨精三变是为了赶跑唐僧。挑拨离间!
师:白骨精把这个计用来对付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它为什么要变成村姑?
生:是为了唐僧不起疑心。
生:是为了迷惑唐僧。
生:它是为了接近唐僧趁机吃他。
生:它是用了美人计。
生:它是用了苦肉计,变成老头,被打死。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以更能显示出孙悟空的正义。
生:从白骨精的坏可以衬托孙悟空的好。
师:总而言之,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对孙悟空的描写在哪一段?选择最能显示孙悟空特征的句子,把它读好。
[生自由练读]
师:你读哪段?
[指名读。]
生评:她读的很流利,读出了重点词,一嗅,一视……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怎么把孙悟空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
生评:他把妖怪读的特别响亮。
师:是重音。
[生齐读]
师:还有没有别的句子。
[生再读第二句]
师:读的响亮到底好不好?为什么读的响?自己试试。一读就明白!
生:他很急;他凶;很厉害……
[指名多人读,互评。]
师:他读的不但响,还怎么样?
生:读出了打的气氛。
[反复练读]
[交流读第三句话,练读,促进]
五、延伸扩展
师:刚才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的读出了孙悟空的人物特征。除了读,我们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拿出作业纸,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写出他的内心独白。
[生想象写话三分钟、交流体会各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简评:
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课。
众观整堂课的架构,整个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谈话揭题——初读初感——再读梳理——品读深入——延伸扩展。
基于本文的特殊背景,教师引导从文本的大环境入手,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以学生所了解的故事为基点切入,又使学生了解了必要的知识,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这个大的文本环境,在学习时起了主导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及其中的不同角色。
初读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良好地表达阅读感受,教师给出了合适的词语,解决想说说不出来的难题,匠心独具。经过这样的指导,再学别的课文,学生就可以学有所感,很好的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于这个复杂的故事,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梳理呢?“三”这一关键词,老师抓的准,扎的深。围绕这个“三”,(白骨精三骗、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清晰明确的概括了课文的框架。使学生从大处着眼文本,理解文本。并时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性化的认知。
如何深入文本?朗读训练点如何落实?正如专家所点评的:教师的情感让人感动。始终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人敬佩的语言,她不仅风趣、幽默、干练、到位,而且作用相当大。她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显示了较好的教育机智。以情一步步的推动了课文的品读深入。并不急于从主要人物孙悟空入手,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觉,先研究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以它的坏来衬托孙悟空的正义。以情感来推动阅读,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阅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找出最能体现孙悟空特点的句子,进行品读。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练读与品评中,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中,将朗读训练升上高潮。读出情感,读出情境气氛,读出人物性格特征……
当学生读的津津有味时,如何升华?教师给出了一个适合的主题,想一想,各个人物的内心活动。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角色,想象描写它的内心独白。不只为读而读,为写而写,使情还可以升,训练可以迁移,(读到写)真正走进文本,高于文本。达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小学教学设计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 篇2
一、激情导入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学历史河流中,明清小说就是一朵亮丽的奇葩。(板书:小说)
说到小说,我们不得不说说四大名著。板书:( 名著《西游记》)
2、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你喜欢谁——出示猪八戒图片。
3.孙悟空的图片,聊聊他,火眼金睛。
4.出示白骨精图片。板书:白骨精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
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揭示:(小说三要素)。
6.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一聊:故事的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
“一天……”
2.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
师:和原文对比,什么感受?
3、齐读。
四、二聊:故事的情节
(一).聊一聊起因
1、(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指名读(出示段落),指导朗读。
(2)出示白骨精动画,说一说白骨精的表现。
(3)指导朗读: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生: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2。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
(二)聊一聊三变.
1、第一变
(1)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2)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
(3)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
(4)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出示原著,指名读,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5)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妙在哪儿呢?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2、.第二变
(1)指名读相关段落。
(2)出示文字,再好好读读,这一变妙在哪儿?
(3)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八旬老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4)这哭里藏着的便是——恶, 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3、.第三变
(1)生自由读
(2)出示原著里的一段描述: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3)这一段描写妙在哪里?
4.小结:看顺序,为什么这样变?
5.(1)出示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
白骨精送饭——
白骨精的饭食——
白骨精骗唐僧——
(三).聊一聊三“打”
1、指名读三打的段落。
2、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3、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4、这三打打得怎么样?生分三组读三次打。
(四).聊一聊三“责”
唐僧是怎么样看的呢?生读相关文字
五、强调反复叙事
1、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责。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2、板书反复叙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写作时反复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3、西游记中用到“三”的还有——,《三国演义》中还有——
4、替换游戏:出示三打白骨精的结构图表,把白骨精替换成被别的妖精, 比如换成红孩儿,说说起因、经过、结果。
5、小结:整本书都像这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复叙事。
六.拓展延伸:
1、出示人们阅读《西游记》后的感受
2、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愿《西游记》陪伴我们快乐成长!
《三打白骨精》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名著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连线)
《红楼梦》 罗贯中 宋江 三打白骨精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刘姥姥 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 曹雪芹 诸葛亮 三进大观园
《西游记》 施耐庵 孙悟空 三气周瑜。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 ,地点 一座高山中,人物 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 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经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果 白骨精被打死 。
2、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 )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3、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中找找,有没有和三有关的内容。
[师板书:白骨精三变 孙悟空三打 ]
4、小结:这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这样叙述,使故事情
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精读课文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到课文中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
2、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胜(非常)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这分明是美人计。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的,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也想让唐僧哭,可怜呢。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
妖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这确实是连环计。
后人也发现了妖精无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语的形式,把这妖精的不可言说出来了(课件显示歇后语的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师:张嘴闭嘴都想吃唐僧肉,这哪叫人话呀?白骨精送饭——虚情假意。白骨精的饭食——碰都不要碰。白骨精骗唐僧——没安好心。白骨精骗唐僧——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我们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生:该打,狠狠地打!
4、说说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点。(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
师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近孙悟空,感受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动人场景。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师:下面,我们再提炼打的三个动作。(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孙悟空在这三打的态度上你发现什么变化没有?(一打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
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
小结:正因为这三变不一样,这三打不一样,人物的形象愈加丰满,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所以,虽然课文情节类似,但是我们却不觉得重复,反而感觉十分精彩,真是神来之笔!
(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过渡: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但不可再行凶了。”
3、交流感受
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四)感受猪八戒的性格
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
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五、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闹天宫;八戒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六、我读书 我快乐
课后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白骨精 (变) 贪婪狡猾 诡计多端
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打)
机智勇敢 坚定不移
唐 僧 (责) 心地善良
《三打白骨精》 篇4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一、导入
1.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说说四大名著,板书:《西游记》
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
2.视频:猪八戒。师介绍猪八戒的自我评价。
3.孙悟空的图片,聊聊他,火眼金睛。视频。
4.这是谁啊?板书:白骨精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学生激qing高涨谈起妖精的特点)
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
6.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读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报告单,(小说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对课文的见解)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述说)
三、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唐僧师徒四人……”
2.自读,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
师: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长,害怕
生:山势险峻,令人毛骨悚然。
生读
4.师: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有——妖怪。
有妖怪,必定会发生——故事
四、情节
1.聊一聊起因
指名读
(出示段落)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生: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生:读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生:再读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胜和我们平常的“胜”一样吗?
(出示视频)
师:谁来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生:读
2.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
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
六年级的同学,要说美貌的词,是一个接着一个。那还不行,你们知道的词和文中的美貌还不够
(出示视频)
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
妙在哪儿呢?
生:常人看不出这女子的美。
师: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师: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生:一生读
师:这美中藏的是什么?
生:凶恶
生:她变成村姑送斋饭。
4.第二变
生:读
师:出示文字,再好好读读,这一变妙在哪儿?
生:变成老妇人,找女儿。
师:见到过八旬的老妇人吗?
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
师:那变成老妇人是为了——
生:让我们产生恻隐之心
师:试着读一读,让我们看到一个八旬老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生:读
师:这哭里藏着的便是——恶,藏的是——刀
想到了一个成语
生:笑里藏刀
师:现在是哭
生:哭里藏刀
5.第三变
生自由读
师:原著里有一段描述
生:读
师:这是谁做的?
生:出家人
师:诵的是什么?
生读
师:一个字,念的是——善
变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学生谈起这进唐僧的意见)
6.小结
师:一共变了三次,妙不可言。你们真了不起,把这不可言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看顺序,为什么这样变?
生: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
师:而且一计接着一计,这叫——
生:连环计
7.出示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
白骨精送饭——
白骨精的饭食——
白骨精骗唐僧——
……
8.小结:板书:有意作恶。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要把这里的恶——打死。
9.聊一聊“打”
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
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
……
……
师: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
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
师:你们知道金箍棒多重?
《三打白骨精》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