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2024-06-012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精选13篇)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1

  【案例描述】

  哎,又快到了上《语文园地》的时候了!说实在的,面对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会煞费苦心地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可眼前的《语文园地一》花里胡哨,好些内容让人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让《语文园地》也精彩起来一直是我的心愿。该怎样做才能在《语文园地》的课堂中,自己的孩子也激qing飞扬,情绪高涨呢?那不显眼的“识字擂台”深深吸引了我。学习小伙伴“我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你呢?”这一句话激活了我的思维,何不就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名片、交流名片的活动中开展“识字擂台”的教学呢?

  【班队课上的欣喜】

  伴着清脆的铃声,带着我的设想方案,我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这一节是班队课。我二话没说,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次班队活动的主题“小小设计师”,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咿咿呀呀地读了起来。所不同的的,读完这五个字后,孩子们神情各异,有的一脸疑惑;有的很是得意,仿佛自己真的设计师;有的窃窃私语了,开始在小声讨论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嘿,火候已到了。我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们,你们知道设计师吗?那可伟大着呢!今天咱们小朋友也来当一回设计师,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片,那时的你会是一个从事什么工作青年呢?”小朋友们一听,劲头可高了,有的说:“二十年后,我二十九岁了,我要做饭店经理,我可喜欢上饭店吃饭了。”有的说:“我喜欢老师,我也要成为一名老师。”有的孩子特“贪心”,大声说:“我要当老板,我要当懂事长,我要当总裁。”更有甚者,边说边做手势,俨然真的那么一回事了,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我笑着看孩子们眉飞色舞。等孩子们稍有安静之时,我扬起手中事先为他们设计好的空白名片纸,说:“到那时,咱们同学再见面,少不了把自己的名片拿给对方作交流。看!老师手中就是你的那一张名片,可上面缺少你的内容,咱们小朋友快来用彩色笔和铅笔为自己设计的名片吧!”边说边把空白的名片发到每个孩子的手中。我还告诉学生,一定要在名片中间的田字格中把自己的名字写漂亮。自己未来单位的字可以用拼音来代替,也可以画图画示意。每个同学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二十几分钟后,孩子们的“杰作”完成了。孔之涛小朋友在名片上画了一根木头,旁边用拼音标着“总经理”,原来他想和爸爸一样,做一个木材公司的总经理;叶晓波喜欢花,在名片上画了一盆花,旁边写着“专家”两字,不用说也知道她未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培育花卉的专家。最有意思的是陈佳阳,他呀,在自己的名片上画了一只鸡,鸡上打着一个针筒,旁边用拼音写着“消灭禽流感”,他居然想成为一名药物科学家。看,多么富有创意的设计呀!这一张张小小的名片展示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描绘着孩子们的蓝图。看着这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名片,我的心里充满了一举多得的欣喜。

  【语文课上的收获】

  我把孩子们设计的名片复印了一份。在下课时间,让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名片贴在桌子角上。并且布置了课后任务:

  1、小朋友们想看看同学设计的名片吗?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欣赏,不过老师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大家,咱们一边欣赏别的同学的名片,一边要想办法认识住同学的名字。

  2、在认识同学名字时,你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看谁能记得最多。还要用心地去发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两天后的语文课上,该上《语文园地一》中那个“识字擂台”了。我拿着复印的52个孩子的名片,问孩子们,在这次名片大交流中,你有哪些收获?孩子们小手高举,一一作了汇报:有的说知道了同学们将来的心愿;有的说从同学的名片中认识了好多字;有的说已经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记住了。有的说自己羡慕同学有一手好字,自己也要努力把字写漂亮,让自己的名片也精神些。看来这次咱们的名片大交流收获还真不少。紧接着,我又问:“在识记同学的名字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孩子们兴致勃勃,“识字大王”孟奇权把手举得最高:“老师,同学们名字上的字,好多我都早就认识了,比如‘陈佳阳’的‘佳’就是我最爱吃的‘上好佳’的‘佳’;‘寿鹏飞’的‘鹏’就是我哥哥名字中的那个‘鹏’;……”,小家伙说得可得意了。俞佳炎小朋友等不及了,站起来说:“就是,‘朱琼蕾’的 ‘蕾’就是我妈妈的名字中的那个‘蕾’,‘章泽雨’和我奶奶同一姓──立早章。”寿基权说:“老师,我发现,同学们名字中的字,有好些是我们学过的字加了个偏旁,读音也差不多。比如‘朱琼蕾’的‘蕾’就是我们刚学过的‘雷雨’的‘雷’,加了个‘草字头’,还读蕾,记起来可真简单。”……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个个沉浸在成功的兴奋中。

  我不住地点头,不住地肯定孩子们的发现。我还告诉学生,我们同学的名字是我们识字途径,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是我们识字的大书本,只要你有心,个个都能成为识字大王。

  等学生发言告一段落,我拿出那复印的52张名片,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手上有52张小朋友的名片,那是我两天前向大家借的,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把大家的名片一一归还了,你行吗?”“行!”那可是充满自信的回答。谁第一个来当众归还名片?小手又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我叫了一个平时识字能力较弱的同学上台,用实物投影投出名片,让这个同学报一个名字,归还一张名片,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补充叫一声比如某某懂事长等。没想到52张名片,没归还的只剩下5张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当即拿起那剩下的五张,对大家说:“多么了不起,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记住了这么多同学的名字,这又是一个识字大王。”教室里掌声雷动。那个被表扬的同学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和喜悦。要知道,他可是平时常常识字最后过关的一个。看着他,我又说:“你希望别的同学来帮助你归还这剩下的五张吗?”他摇摇头说:“老师,再给我点时间,明天,我一定能归还了。”这真是我希望的。要知道这不仅仅是认识五个名字的简单问题了,这可是一份自主识字的宝贵积极性的唤起呀!我感到自己有了满盈盈的收获。

  【语文课后的播种】

  在孩子们在归还名片的活动中, 我对孩子识字的积极性给予了很大的表扬,还用课件投影出很多名片,让孩子们认识名片上的字。

  接近下课,我对孩子们说,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空白的名片,不过,这名片比刚才咱们交流的可大多了。这些名片,老师想请咱们小朋友课后把平时课外认识的、剪下来的字贴上去,并在右下角的田字格中写上你的大名,制作成特殊的名片,完成后在教室的展板上展示出来,你来作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想参加的同学可以举手来老师这儿领这些空白名片。

  下课后,来领空白名片的同学真多,有的还领了好几张,看到孩子们这么高涨的识字热情,我觉得自己正播种着什么,等待的将是更多的收获。我仿佛看到了识字的新蓝图。

  【案例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对识字、写字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显然,我们应把识字目标定位在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上。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自主掌握它们。”识字教学也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识字的兴趣,能主动、独立识字。也只有有了识字的兴趣,孩子们才会独立想各种办法认识更多的汉字,对汉字有着一份独特敏感。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在名片的设计、交流、发现等活动中,唤起了孩子主动识字的情感。整个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认识了52个同学的名字,更重要的是,膨胀了孩子主动识字的意识,学生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识字后的成功和喜悦。

  二、学科整合,打开语文课堂的时空

  人教版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整合,既有教材内容之间的整合,又有学科之间的整合。

  学科之间的整合,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更大的空间。本教学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学科的整合,让班队课为我们语文教学做铺垫性的准备,既节省了语文教学的时间,又打破原有语文课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2

  从读到赏,再到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遵从了教学应循序渐进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将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堂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该如何去想象,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魅力。学生在感知、体验,思索,理解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3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它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是培养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努力保护和改善祖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小学阶段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老师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在“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课前先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触摸大树、小草,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让学生全身心接触大自然。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说话材料,而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又如:在第三册的语文园地七和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分别是“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和“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时可以先布置学生查询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和人们是如何保护这些小动物和植物的,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到材料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准备怎么保护这些小动物,再夸一夸班中谁最会保护动植物,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向学生渗透了保护动物的意识,无形中让学生学会了保护小动物。另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利用废物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并带到学校,在课堂上说说制作的方法,并写成一段话。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4

  【学习目标】

  1、认字、诗词、写字,积累;以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运用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美。

  5、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利用形声字声旁(“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2、口语交际、展示台。

  3、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观察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播放动画,激发兴趣,学习生字,发现规律)

  (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让其主动学习,探讨发现。)

  1、 播放动画片,引发学生注意:

  ⑴ 你们听,它在说什么?

  ⑵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乐乐,快乐的乐。我今天又有了新发现,你想知道

  我发现了什么,是从哪发现的吗?那我们就共同走进《语文园地一》,你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的!

  2、 播放“我的发现”中的字词,激发学生研究、探讨、发现的欲望:

  ⑴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字我都认识,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学会的吗?

  ⑵ 小朋友,你们如果能认真观察,反复思考,不仅能学会这些字,而且还能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3、探讨研究,发现规律:

  ⑴ 你们反复读字和括号里的词,一定会发现规律的。

  ⑵ 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研究。

  ⑶ 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⑷ 小组合作,探讨研究。

  ⑸ 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4、归纳升华,形成方法:

  ⑴ 这两种识字方法分别“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

  ⑵ 回忆学过的哪些字可用这两种方法学习合适。

  5、出示“我会认”的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6、用所学的生字与熟字组词,让学生认读。

  评析:本环节,采用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仿佛动画中的人物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学会“我会读”的词语。

  ⑵ 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词语。

  2、“我会写”:

  ⑴ “我会写”的句子,注意拼读,明确是什么句子之后,再想一想,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并调动学生写句子的积极性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⑵ 每人写一写积累中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3、“读读背背”:

  ⑴ 先自己读,扫清字词障碍,巩固本组新学的生字。

  ⑵ 熟读短文,说说写的是什么。

  ⑶ 熟读成诵,不要唱读。

  三、布置作业

  1、 从生字表里找一找,哪些字可用“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你又有新发现吗?

  2、准备春天的歌、诗、画、你找到的春天的纪录。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一说,上节课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2、读字词,并谈一谈这些字的特点,用那些方法学习好。

  3、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

  二、引导学生,口语交际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又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像个调皮活泼的小姑娘她走到哪里都会变得美丽充满笑声,她每天都和我们玩捉迷藏!小朋友,你们找到春姑娘了吗?在哪里找到她的?

  1、交流“我找到的春天”:

  提示:

  听到的春天:

  春天的声音。

  看到的春天:

  山、水、树、花、草、虫、鸟等变化。

  闻到的春天。

  摸到的春天。

  ⑴ 分组交流。

  ⑵ 小组汇报

  ⑶ 补充资料。

  2、交流“我画出的春天”:

  ⑴ 寻找你想交流的伙伴。

  ⑵ 认真地向伙伴讲讲你的画的创意。

  ⑶ 评选最佳作品。

  ⑷ 获奖者介绍自己的画

  3、交流“我爱唱的春天的歌”。

  4、交流“我写的赞美春天的小诗”。

  5、诵读“我喜欢的诗”。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寻找春天。

  2、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

  【教学提示】

  教学“学习园地一”应注重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语文的情境。如第一课时的课件小明的形象的出现,都为学生愉悦的自主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创设了情境。教师应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搭建学习探讨的平台,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展而教,实现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5

  寻找春天 描绘春天──《语文园地一》综合活动课教学案例

  湖北省宜城市雷河发展区季莲小学 李正会

  【活动目标】

  1、根据“语文园地一”春天在哪里的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精选13篇)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 篇1  【案例描述】  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