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

2024-06-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精选2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 篇1

  地位分析

  从这一节开始学习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来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根据历史发展的情况,新中国成立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6年10月之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节讲述的是第一阶段的历史,是转折和过渡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教学思路

  本课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行叙述,包括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教师应充分运用媒体资料,如历史图片、录像、电影等进行讲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适当补充一些知识,或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以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小结可联系今天中国的强大,探讨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重点分析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提议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联合政府。这一主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深受社会各界拥护。它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起着临时宪法作用。

  中国新民主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精选2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建议 篇1  地位分析  从这一节开始学习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中...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