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4-06-012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把洗手怕的过程用恰当的语句分几步写下来。

  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活动的重点观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难点:能有顺序地完整地记叙清楚洗手怕的全过程。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时间:20xx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洗手怕的过程。

  2.有顺序地说清楚洗手怕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活动的重点观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难点:能有顺序地完整地记叙清楚洗手怕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脏手怕、脸盆、肥皂、刷子、自来水。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要学习“习作训练”《洗手怕》。

  (2)你洗过手怕吗?你还记得是怎样洗手怕的?

  2.示范“洗手怕”。

  (1)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说说:“洗手怕”时要注意什么?记住什么?

  (2)请一生或老师示范,大家观察。

  (3)讨论。

  ①洗手怕的过程一般分几步?

  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1.用脸盆打水;

  2.将手怕浸湿;

  3.在脏手怕擦上肥皂;

  洗手怕(过程)4.用力搓洗;

  5.用清水漂清、洗净;

  6.晾干。

  3.分组操作。

  同桌准备一只脸盆。

  边洗边观察手怕的变化,观察水的变化,肥皂泡的形状、颜色及手的感觉。

  4.口头说说洗手怕的过程。

  (1)说说洗手怕的过程可分几步。

  (2)具体说说每一步的操作过程,用上以下词语。(打出投影)

  准备:手怕、准备洗、打水、浸湿

  擦皂:湿透、捞起、挤干、擦皂

  搓洗:用力搓洗、滑油油、肥皂泡、脏水

  漂清:漂洗、拧干、继续漂洗、直到

  晾干:干净、捞起、拧干、甩干、夹住、晾在竹竿上、心里感到

  5.评讲。

  (1)各自按提纲练说。(说完整)

  (2)连起来说。(说得连贯)

  (3)抽生大声说说。

  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C“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粗糙”的反义词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5)月亮:学会了晚上发光,也学会了不断变化。这符合现在月亮的特点吗?月亮为什么觉得白天发光这个主意不好呢?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3

  先说说教材内容:

  (一)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是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了普照大地的耀眼的大熊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一、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

  (2)技能目标: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想像小姑娘所做的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体现的人物的美好心灵,领会到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我之所以把培养学生的爱心定为教学的重点是因为如今学生在方方面面的影响下,自私者较多,因此我觉得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身为老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2)难点是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构思小女孩的梦。

  本单元是奇思妙想单元,如何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进行奇思妙想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说学情:

  美妙的童话吸引着众多的孩子们,作为初一的学生也不例外。虽然以前在本册中从未学过童话,但在课外学生已读过许多的童话故事,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和吃力,只要老师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

  三、说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当主导者,而是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的应是学生上的同行者、陪伴者。本课内容不难,因此我决定拟用一课时,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

  本文是篇童话,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以我打算通过“谈——读——议——想”这四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1、“谈”,让学谈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谈童话的特点。这一环节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下展开自主学习)。

  2、“读”,学生先通过默读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过齐读课文,引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3、“议”,学生通过议故事的内容,议自身曾给予别人的爱或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及感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4、“想”,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像小女孩的梦,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完成本课教学难点的任务。

  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到文章的主旨。

  四、说学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看童话,本篇童话篇幅较短小,情节也不复杂,浅显易懂,学生掌握童话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大碍,重要的应是让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文章的主旨,即爱心的重要性,然后再通过对小姑娘的想像,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我利用激趣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处于积极的情绪下展开自主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吗?你们喜欢看什么童话呢?能说说吗?学生自由谈?大家都看了那么多好看的童话,那大家能不能说说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加以总结)童话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常用拟人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神奇的童话《七颗钻石》(板书)。

  二、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作品对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学生第一次接触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所以非常有必要去了解,托尔斯泰这一大的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这些全属文学常识,学生需要了解。

  三、学生先默读,扫清字词障碍

  在小学阶段,积累字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我设置了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补充以下几个字词:

  干涸(ché) 舔净(tiǎn) 瞬间(shùn) 唾沫(tu)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清澈:清而透明。

  四、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扫清字词障碍后,再一次通过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这个环节可以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为完成新的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五、 生按导读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虽然这篇童话浅显易懂、但学生大多只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片面,因此我设计了导读卡,导读卡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我的导读卡共有3个问题

  (1)、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事故的内容。

  虽然这篇文章较为简短,但它对青少年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所以我安排了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全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她的爱心行动共有几次。

  这一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水罐的神奇体现在“变”上,引出在这“变”内层的核心——“爱”再引导学生总体把握文中其体现了几次爱,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

  (3)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

  这一安排是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六、拓展延伸。

  请联系你身边的事例,谈谈别人曾给予你或你曾给予别人的关爱及其感受,假如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这一问题是对前面问题的拓展延伸,前面的问题是从课文内容上去把握爱心的力量,在认识上多少还带有片面性,把握得不够深刻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这一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爱心的美好,爱心的巨大力量,从而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从而完成了教学重点的教学任务。

  七、童话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它的神奇是因为它里面的情节是超越了我们的现实的,是什么可以使我们超越现实呢?大胆展开想像是童话的大特点,想像是童话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现在请同学们放飞想像的翅膀,去想像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吧!

  这一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兴越,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最后我让同学们欣赏歌曲《爱的奉献》,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再次体会爱的巨大力量。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把洗手怕的过程用恰当的语句分几步写下来。  2.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