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案
《狐假虎威》教案(精选12篇)
《狐假虎威》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狐假虎威》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
吾走皆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 狐狸
凭借威风
教学反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但是对道理的理解老师要引导。
《狐假虎威》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
2、丰富词语:得意洋洋。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磁带、录音机。
2、狐狸、老虎、小动物的头饰。
三、活动建议:
1、采用谜语导入主题,并引导幼儿描述老虎和狐狸的特点。
(1)请幼儿猜“尖尖嘴,细细腰,狡猾又多疑,拖着长尾巴”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狐狸?
(2)请幼儿猜“生来脾气暴,身穿黄皮袄,林中称王,远看像只猫”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老虎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设计如下问题:
(1)狐狸编出了什么谎言?
(2)狐狸和老虎想出了什么办法?
(3)百兽们看到狐狸和老虎是怎样做的?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1)教师提出质疑:百兽真正害怕的是谁?了解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叫“狐假虎威”。
(2)请个别幼儿戴上头饰给家演一演“狐假虎威”的精彩过程,扮演“狐狸”的幼儿要着重表演出狐狸“得意洋洋”的样子。
(3)引发幼儿思考:狐狸还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过谁?
4、鼓励幼儿自由发表对狐狸的看法,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肯定幼儿的不同看法,只要理由合情合理。
附故事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
狐狸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摇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老虎看着,不知道野兽们怕得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假虎威”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四、活动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
《狐假虎威》教案 篇4
8狐假虎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会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
2、“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 jià)在这里读什么?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查查字典吧。“假”读jiǎ,有三个意思:①不真实,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反。②借用,利用。③拒理推断,有待验证。按照规定或经请求时离开工作学习的场所。想一想,“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借用,利用”的意思。)
3、这个题目什么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二、 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地录音。(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三、 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 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 胆子 吓跑 寻找 爪子 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3)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 ”,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3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小结。
三、总结延伸。
1 、同学们,书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 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呢?
3、小结: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上述新问题,不能解决的呀,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五、 学生观察生字,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六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áo cháo)霞 朝( zháo cháo)南
森( sēn shēn )林 深(sēn shēn )处
2、课题“狐假虎威”什么意思?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观察45页的插图,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 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 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
《狐假虎威》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