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精选34篇)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
一家庭教育之缺失
父母在同一个厂上班,假期前,孩子学习不在状态,孩子母亲也是欲言又止,似乎受了什么委屈,又不好跟我讲,只是说事情已经解决,会好好关注孩子的学习。家访时,孩子母亲将工作全调成夜班,为了白天在家陪孩子。可是孩子却反映老妈只知道睡觉。上一晚上的班,能不困吗?好在孩子父母意识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也在尽力教育督促孩子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自小跟着奶奶生活,开始由其姑姑辅导孩子作业。后来,孩子姑姑远嫁他乡,孩子父亲再婚。幸运的是,孩子的后妈是名老师,对孩子不错,也常来给孩子开家长会。家访时,孩子的奶奶在家,父母均不在家,谈及孩子成绩,才知道孩子对奶奶撒了谎。教孩子四年了,我竟不知道孩子爸爸长什么样,孩子奶奶说孩子爸爸和妈妈一起来开过家长会,可是,孩子爸爸没有单独和我交流,我至今不知道孩子爸爸曾经来过学校。
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孩子,可是她也有过惊人的表现,在小组比赛中表现优异。但是孩子作业错误百出,我多次打电话跟家长交流,家长说自己有心无力,没时间管孩子,孩子经常有姥姥照顾。这次家访,我发现孩子妈妈满面愁容,听其他家长谈起过,说孩子父母闹矛盾。我不免为孩子担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之顾此失彼
是个腼腆的孩子,家在东付村。妈妈在傲世集团上班,时间紧张。孩子奶奶说孩子几乎没有玩伴,因为附近房子拆迁,而且其他孩子在本村上学,和孩子不熟。孩子很懂事,孩子妈妈对孩子辅导也很上心,经常俩人在房间里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其实,我不赞成陪学,孩子很可能会产生依赖感。当让孩子拿出自己的课外书时,我发现孩子只拿出了五本课外读物,而且还是加拼音的。问及孩子假期里要读什么书,孩子竟回答还没有买。可见,家长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每次家长会,我都会给家长推荐几本孩子可以读的书,不曾想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走进孩子的家,走近孩子家长,我才意识到:很多出现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出现问题的家庭。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症结,我们才会找到问题的入手点,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对症下药。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2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能倾听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在这次跟随小四班教师对杰杰小朋友的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一些特殊行为的孩子进行家访的必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家长的教育方法,发现问题,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积极的指导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取得信任,融洽感情,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3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还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期末将至,大一班经历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终于毕业了。作为大一班长期的“陪课老师”(每周兼课一天已经2年了),终于能在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去他们的家中看一看,与他们的家长面对面更近距离的做“亲密接触”,也能与亲爱的宝贝们再道一声“再见”。
24日傍晚,习习凉风迎面拂来,甚是愉悦。我邀上同样是“陪课”的陈老师,带着“暑期一封信”,揣上精心撰写的期末评价表,从幼儿园出发了。我们今天的路线很简单:距离幼儿园最近的20来位孩子。
犹如预料之中,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大多的是惊讶,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毕业,不再去幼儿园就读了,老师怎么还会来家访?有的说你们两位老师平时这么忙,怎么也来家访了呢?也有的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我的孩子虽然即将踏入小学,但是在学习行为、生活行为上,家长很是不放心。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很很多问题与我们沟通,有许多疑惑想请我们作答。面对家长这些态度,我们深深知道:毕业班的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更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我们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注意安全等。针对一部分家长提出有关幼儿园与小学的困惑上,我们用“幼小衔接”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措施,从时间安排与知识积累上,做了耐心的解答;一部分家长提出孩子特别不懂事,担心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上,我们也用自己的观点表明孩子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只要我们对孩子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今后孩子会成长更快。
部分不足龄的孩子家长,我们在明确了下学期继续留读大班后,也对孩子读第二次大班时要与第一次有所不同要求,但是又不能给很在很大压力,并提出一些可取性的建议: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小部分孩子不在家,我们只得通过电话,向家长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关交流。其中林松卫小朋友,就是对我说出“老师。我讨厌你上课”的那位男孩子,我更是耐心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更与他本人做了很长的交流,促膝谈心,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我们的感情,也对我今后的兼课教学生活带来很大的反思。
这次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家访中,孩子们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孩子的鼓励,;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家访,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是一种多姿多彩的艺术。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孩子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我愿倾心奉献,天天等候。
做好家长工作,让家与园建立深厚的感情,使教师、家长、幼儿在家长工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一直是我园工作的重点。为了更有效的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氛围,全面了解幼儿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策略,每学期末我园都要求各班老师进行全面家访,今年暑期也不例外。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4
现如今,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本周是我们学校的家访日,透过与家长应对面的交流,每个人都感受颇深。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绩
首先获得了许多育人资料。透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帮忙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职责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此刻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普遍较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有些家长无法参与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中来,我们教师也无法得到部分学生具体的信息反馈。二是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照料,老人大多比较溺爱孩子,无法适应学校有规章制度的教育生活。三是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校纪律差、不会做值日、书写姿势不正确,长期在家庭教育中构成的不良习惯,使老师在日后的矫正过程比较困难。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与家长、学生应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联系,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的家庭状况,增强了我们的职责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用心的作用。
第二,要注重访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要学会体会家长的情绪。
也许一个学生在班上是很不起眼得,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透过交谈,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职责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要深刻了解家访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潜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作为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奉献自己的爱心,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5
根据区局、中心校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暑期间学校特组织了全体教师开展了教师大家访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拉近了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距离,面对面交换意见,家长们对学校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也对家长提出了建议和要求,让学校与家庭共同担负起教育的重任。现就本次家访活动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重点:
1、经济困难及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
2、家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及残疾学生家庭。
二、活动的内容:
1、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等。
2、宣传预防溺水、交通、用电等安全常识,指导家长正确管理教育孩子。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活动的形式:
1、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访谈。
2、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联系人上门家访。
四、活动的情况:
1、采取将学生按村分组、分片进行家访,全校教师共分成5个小组进行家访活动。
2、家访教师需携带家访活动登记表进入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并及时与家访学生的班主任交流,撰写家访记录,写好家访。
3、本次参与家访教师共位教师,访问学生名,家访区域涉及本社区的5个村。
五、活动收获:
1、通过大家访活动,家访老师对学生假期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通过大家访活动,对于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对于教师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通过家访,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暑期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溺水教育,又一次对学生和家长敲起了安全警钟。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6
家访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记录:
李庶一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她学会了就扰乱秩序,不让其他的小朋友学习。因此,对李庶一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她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她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她。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助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7
在此次家访中,我校各班选取了典型的代表,即学业成绩优秀、学业成绩中等、以及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家访。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心田,必然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在孩子的心里,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话是“圣旨”。
透过家访,我们也感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体会到:首先,要给孩子一点时间。据了解,各班多数学生家长在经营生意或忙于生计,比较忙,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是否有做好了”。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作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其次,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头”。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家访中发现一学生,几乎天天花钱,真是“不赚钱不知赚钱苦”。家长应有让孩子吃点苦的意识,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另外,和睦温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务必要为孩子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访中透过与很多家长交流,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教育,而且也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在家访中我们一一记下,作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吸取的宝贵财富。但当我们听到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绪急躁在家里经常训斥孩子,或者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再给孩子布置过重学习任务时,我们委婉地指出其不良影响,适时纠正不好的教育方法,教给家长一些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时,帮忙家长树立孩子教育的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老师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要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更要关注那些调皮捣蛋,看似顽劣不化或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深入到学生的家中,聆听着家长的话语,感受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作为老师,明显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多了,孩子的教育,不仅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寄托着多少家庭的期望,也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透过家访,我们认为作为老师,务必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增强工作职责心,增强工作的使命感。以真诚去探望家长,倾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这条路很远很长,家访让这一路的风景更美。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8
____年_月__日开始,我和吴老师徐老师\顾老师三位老师分别开始了对澉浦南西角的地区进行家访,家访了__家(许家河廊、张家桥、黄塘曲、葫芦湾、水车基、大树底、许家埭、石帆村等家访)。路上遇到一个孩子,共__家。
利用了空课_个半天完成了家访工作。
家访过程我们是这们做的:
一是首先通过下的的幼儿资料,获得第一手幼儿家庭简单资料。知道要去访问的幼儿的大概的家庭地址方位,了解幼儿的出生年月,姓名。接下来我们通过周围的老师、家长问好要去家访的路线,做到心中有数,走怎么样的一个路线才不会浪费时间,并且能较顺利的访到。
二是通过与家长交流,初步了解每一个家访中孩子的一些家庭状况,如父母在哪里上班?孩子有没有上学?在哪里上学?如果是去了私人办的幼儿园,我们进一步询问为什么孩子不来我们公办幼儿园上学?同时我们老师及时地宣传我们有宝幼稚园的一些特色活动,及我们公办幼儿园的优势。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周边有小年龄孩子的家庭,我们对其进行了亲子班的宣传,让家长先带孩子来我园熟悉环境,让孩子较早地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
三是在家访过程中,我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家访、招生等工作奠定基础。
四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幼儿家长讲述我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有 __位幼儿在非法幼儿园上学,其中一名家长表示,我们去家访的时间有点晚了,现在这个学期的钱都已经交好了。有__名幼儿随父母在海盐、嘉兴、桐乡、沈荡等地方上学。来亲子班的有_个孩子。准备入园的有_个孩子,包括来上亲子班的_个孩子和在非法幼儿园的一个孩子。
家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去非法幼儿园上学的孩子的家庭,有的是觉得我们幼儿园放学的时间太早,当我们说我们有值班老师的时候,他们说,一天二天还可以,可是他们每天都下班要在_点半以后,天天让孩子最后一个回家,家长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太好。还有的家长是觉得去非法幼儿园那里近,都是祖辈接送孩子,来我们幼儿园太远有点不方便。大部分家长愿意把家中的号码留给我们,并对我们的家访表示感谢,说对他们的孩子很关心。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不管是对已经来园上学的幼儿,还是对没有来我们园上学的孩子。我们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们愿本着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9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觉得有些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简直有点判若两人,有些平时在校我觉得好的学生在家里却是另一种表现。同时通过这次家访,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平时不敢,不想跟我讲的,在这次家访中学生都讲了出来,使我知道学生的一些想法,也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也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所以家访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我也觉得家访要做到真诚,要真正地是为了学生,要和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纯粹地向家长数说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学生的一些问题抛给家长。应该是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一起教育好孩子。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家访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更好的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0
家访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记录:
___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她学会了就扰乱
秩序,不让其他的小朋友学习。因此,对李庶一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她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她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她。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助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1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走家串户式的家访似乎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名词,打电话成了许多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可在今学期,我校的家访又重新热了起来,学校将家访作为家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一杯清茶结下彼此情谊。
经过近一个月的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将要与自己相处一年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 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 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几年,几年中,一批批学生成为合格学生,走向了上一级学校,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本人与搭班的老师,等三位老师于本月中旬三天对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基本情况
1、三天内对我班的学生中的xx名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代庄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我们去了三四次,才能得到交流的机会。
2、我们耐心地向学生讲述我校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学生的管理办法,让家长和学生真正明确我们的良苦用心,并耐心地解释家长们提出的疑问。
3、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确定了王云、张云霞、李成、季宝坤等6位同学为下次国家特困生的生活补助对象。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矗
4、我们还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家访的几点感想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特别是还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6、有的家长还准备了酒水,对我们进行了深情款待。
7、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2
暑假期间,我对一到四班20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前,我制定了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置。通过家访,我了解了孩子们在家中休息和学习的情况,了解了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教育,也使我了解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对学生的个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平时,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学校与我联系,更有甚者,孩子读了一个学期,我连他家长的面都没见过,因此,家访无疑是一种双赢的沟通方式。在家访中,家长们问了许多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生活情况。很多家长也咨询了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在家访中,我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和学习态度,向家长作了家庭教育指导,以便能在新学期里,有的方式地进行教育,使孩子能大踏步地前进。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是家访在诸多沟通方式中确实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家访不仅能使我和家长的思想互相交流,而且能使家长对教师,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家校更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暑假期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是多棱角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比如我班的张某、朱某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翁某、陶某等孩子。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周某、刘某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7—45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3
为响应市教育局提出的“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的活动号召,我们年级由学校马成校长带队,于年前、年后共计一周的时间走访了我们年级大部分学生,家访中我们与各位学生家长倾心交流,检查了学生在家的自主学习状况,并对假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指导,认真听取了各位家长对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总体感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之以往明显增强,各位家长对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家访活动十分支持并深表感谢,下面就本学年寒假家访工作的感受及收获总结如下:
一、工作收获:
1、找到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家访安排伊始,我们年级就召开专题会议统一了思想,力求做到“家访入门到户,工作入耳入心”,切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每一位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每到一处,我们几位教师都将学生的假期学习给予有效指导,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家长倾心交流,并就下一步的学习思路进行梳理。通过通过交流,我们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家长们对教师们的工作十分理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更足的干劲,更大的动力。
2、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有的在校内很活泼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师就会很害羞,不敢说话,有的则反之,看到老师家访,过于兴奋,想尽情的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全面的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兴趣
教师家访的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