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心得体会范文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心得体会(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心得体会范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潜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创新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

2、解题:“咏”,透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玉”、“妆”、“丝绦”。

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

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1)、说柳树的颜色。

(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貌。

2、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貌怎样美。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写话后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业

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

最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心得体会范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写“词”、“识”、“求”三个字。

2、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进一步体会霍金爱问、会问的特点,并从中文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识记生字字形,观察并写好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霍金从小就善于动脑,爱问为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也象霍金那样,爱动脑筋,多提问题。

1、复习巩固生字词,写好“词”、“识”、“求”三个字。

2、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霍金是个从小善于动脑,爱问、会问的孩子。

体会霍金霍金爱问、会问的特点,并从文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cai,词语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初步体会霍金爱问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生字词

1、回顾霍金爱问的特点,齐读课题。

2、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二、 品读课文2至5自然段,感悟体验

1、弄清霍金问了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2至5自然段,思考:霍金问了些什么?

(2)生答,相机出示句子。

(3)指导学生读好两个问句。

2、了解霍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

(1)思考:霍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两个问题的呢?

(2)生答,引导学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① 理解“摆弄”一词。

② 指导读好第二句话。

③ 体会霍金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真是会问。

第四自然段

① 指导朗读句子

② 体会霍金能在书本中发现问题,真是会问。

3、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解答霍金的问题的。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妈妈的“慈爱”。

(2)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话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弄清爸爸说了几句话,分别告诉了霍金什么。

(2)重点学习第二句话。

①理解“必须”一词。

②指导读句子。

③引导学生从爸爸的话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4、分角色朗读2至5自然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霍金听了爸爸的话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并指导读第一句。

3、想象此时的霍金会想些什么。

4、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话,读出霍金的决心。

四、回顾全文,拓展升华

1、读课文第一句。

2、师简介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3、再读课文最后一句。

4、学生交流学文后的收获。

五、指导写字

1、识字游戏。

2、出示“词”、“识”、“求”三个字。

3、指名说记字方法。

4、师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生字。

最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心得体会范文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1.培养学生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投影仪及投影片

计算机及软件。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心得体会范文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心得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