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稳粮保供工作计划

2024-06-031

稳粮保供工作计划(精选3篇)

稳粮保供工作计划 篇1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健全粮食生产政策扶持体系,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实现全市粮食丰产丰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抓好20__年全市粮油生产保供工作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关于切实抓好20__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__〕2号)等中央、省、温州市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定产能、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绿色、优质、高效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完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提供粮油安全保障。各地要精心组织,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

  二、目标体系

  力争粮食播种面积26.8万亩、总产量11.1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2.69万亩、总产量3460吨,培育1家粮食流通主渠道企业。储备9.45万吨粮食、130吨食用油、23万斤粮食作物种子、1020斤油菜种子、6.3吨农药、1800吨化肥。

  三、工作体系

  (一)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积极稳妥、分类指导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全面开展对我市15.032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清理腾退和调整修编,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不断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健全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数量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确保不改变种粮属性,确保科学有效利用,切实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复种指数,为我市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严格控制耕地抛荒,探索建立耕地抛荒负面清单制度。二是继续实施沃土固基行动。各地要积极合理利用省财政安排的水稻生态补贴资金,切实统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各类农田建设资金,加强田间沟路渠配套,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和管护等工作,不断提升耕地地力,全年新建(补建)高标准农田建设1.11万亩,提标改造高标准农田1.01万亩。三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质量管控,严格落实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加大商品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扩大冬绿肥种植,遏制耕地质量下降趋势,提升耕地质量,打造良田沃土。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技术推广应用,建立覆盖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动态,逐步完善质量保护技术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污染源防控,推进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控,建立完善农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遏制和扭转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二)优化粮食生产服务。深入开展“送政策,送订单、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等助农惠农服务活动,帮助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粮食部门要与农民签订好粮食“订单”,解决粮农后顾之忧。农业、市场监督等部门要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发行瑞安支行、瑞安农商银行、瑞安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强化为农服务意识,要积极执行贴息政策和提供农贷服务,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有效满足种粮大户的贷款要求,支持农业生产,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天气信息,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农资服务单位要备足化肥、农药、薄膜、柴油等农资货源,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各级农技人员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挂钩联系生产基地和种粮大户,推广、应用各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切实帮助粮农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深入实施“双强”行动。大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法融合,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降本增效。实施育种创新攻关,大力选育高产稳产、绿色优质、宜机化的优良品种,加快种业成果转移转化,扩大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粮油品种,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扩大优质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加强粮油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鼓励各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加快推进粮食生产领域“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和全程机械化,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以上。

  (四)强化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着力推动“藏粮于技”落实,不断提高粮食综合增产潜力和生产效益,积极推广粮经轮作、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等“千斤粮万元钱”高效农作制度和生态循环新型农作模式。要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肥药减量增效,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粮食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实现稳粮增产绿色增效。20__年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1.07万吨以上,培育县级以上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家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到 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43%以上。

  (五)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和监管。粮食部门要加强领导,严格申报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农户自愿向市粮食收储公司提出订单意向申请,由市粮食收储公司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登记造册,并结合历年粮食订单入库粮食数量和今年订单计划分解落实到户。乡镇(街道)要认真开展种粮农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种植面积审核认定工作,早稻的审核结果须在6月底前完成、中晚稻的审核结果须在9月底前完成,市粮食收储公司根据乡镇(街道)审核结果与农户签订粮食订单合同。积极做好储备粮食轮换补库工作,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坚决守住地方粮食储备红线,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粮源要优先落实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并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加强对地方储备粮油的日常监督管理,保证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主要粮油商品的购销调存和价格变动情况,一旦出现市场异常波动,迅速研究采取应对措施。严格执行粮食收购备案制度,依法查处粮食收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商务、市场监督、物价等部门要加大对粮食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坚决打击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

  (六)搞活市场流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各类粮食市场主体进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支持粮油加工能力建设和粮油加工企业设施装备改造升级,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支持与粮油储备相适配的仓储设施建设,鼓励提升改造粮食批发市场,推进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发挥骨干企业主渠道作用,培育粮食流通主渠道企业;推进必要库存量和社会责任储备制度落实,有效增加社会储粮。加强“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粮食产业链“五优联动”提质扩面。推广应用低温、准低温等绿色智能储粮技术和输送、清理、烘干设备,促进节粮减损。培育“浙江好粮油”和“瓯越好味稻”产品和优质粮油品牌,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全力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

  (七)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实“浙江粮仓”建设工作,推进互联网和粮食业务、粮食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贯穿生产、收购、储备、流通、消费等全环节,集统计、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加大育秧、施肥、植保、农机作业和产品流通等领域数字化改造,推进数字农业工厂建设,提升粮油生产数字化水平。

  四、政策体系

  (一)完善生产扶持政策。一是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规模种粮大户补贴对象为种粮大户。

  1.全年水稻、大小麦复种面积达到50亩(含)以上,按照其种植面积早稻每亩补310元,其他稻麦每亩补210元。

  2.全年水稻、大小麦复种面积达到50亩(含)以上且加入联合社,按照种植面积另给予每亩20元补助。

  二是支持农业公共服务发展。

  各有关乡镇街道为规模补贴核实责任主体,对补贴面积真实性负总责。各有关乡镇(街道)对规模种植补贴面积核实按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规定执行,对辖区内规模种植补贴面积进行核实的,且核实汇总申报规模种粮补贴面积达到1000亩(含)以上给予每亩4元补助。如实际购买服务金额少于每

稳粮保供工作计划

稳粮保供工作计划(精选3篇)稳粮保供工作计划 篇1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健全粮食生产政策扶持体系,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实现全市粮食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