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2024-06-031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廉洁教育,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使命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端正教书育人的心态,乐于奉献!

  时时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做到明哲修身,教师育人。一直以来,我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踏踏实实地做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主要标志,更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廉洁教育的有关活动,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廉洁教育,教师育人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端正育人心态,廉洁从教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使命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端正教书育人的心态,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的,因为教师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教师爱的回报。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社会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

  第二、为人师表,廉洁教育

  通过学习廉洁教育进校园的有关精神,我加深了对廉洁的认识: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带头宣传廉洁文化,把廉洁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意识,并且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时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自我约束、廉洁教育

  教师廉洁教育,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第四、公平公正,关爱孩子

  教师在廉洁教育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要知道,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贝多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巴掌下有爱迪生。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我班上有50多位学生,这些孩子是可爱的,我要爱他们;这些孩子是可敬的,我得欣赏他们;我得帮助他们。因此,他们思想困惑了,我促膝谈心;学习上遇阻了,我倾力相帮;经济上,家庭上少温暖了,我给以温馨的关怀。这是我的职责,澄清了自己的灵魂,摆正了位置,奉献,其乐无穷,精神的富有比什么都能使人快乐、欣慰,让人崇敬。

  第五、提高自身素质,廉洁从教

  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的有关精神,我决定在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安贫乐教,爱岗敬业。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通过讲座、学习有关资料、报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

  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学习,身为学校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廉洁精神带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从小就能树立廉洁修身的意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廉洁从教”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2

  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真善美爱”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和学校实施方案安排,我校开展了教师“真善美爱”活动启动、学习、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在教师学习活动中,本人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了学校有关“真善美爱”教育活动要求,学习了《永恒的追求——论教师与“真善美爱》《贵州教师自律歌》《教师职业道德》等重要内容。经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开展“真善美爱”主题教育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作为一线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如下思考,与诸位同仁共勉。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爱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每一名学生。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人间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体现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一方神圣的净土,教师更是一份良心的职业。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桥梁,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教师是“真的追寻者”。从世界上诞生教师这个职业起,教师就一直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行者,是离真理最近的人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事实、探寻规律,让社会文明发展;追求真理,求真务实,让职业底色熠熠生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能否获得真知灼见,能否得到思想升华,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真本领和真品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学生寻求真理的导师,又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表率。此即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真理使人格深具魅力,人格使真理更具光辉。教师的真实形象和真诚情感,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善的传播者”。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它穿越了时光、跨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作为“人伦楷模,万世师表”的教师,这份善更是高尚的、特殊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无私无悔的爱的奉献。爱为善之源,善为爱之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正是教师善的品格和印记。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份潜移默化的艺术,可谓是善了。

  教师是“美的创造者”。教师往往被社会冠之以“最美”的荣誉,这是因为教育艺术的无限创造。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美的创造者,都应该掌握一种创造教育之美的能力。 教师应当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这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意味着教师必须善于、勇于、勤于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在知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无止境地追寻。教师必须欣赏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教会学生彼此欣赏他人,懂得包含个人与他人的差异,让学生学会寻找美,并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教师是“爱的践行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宽容。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宽容学生的错误,一次倾听、一些帮助,一丝关心,其实就是一缕缕爱的践行。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对待工作,用爱去面对世界,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有的担当。教师的爱是伟大的爱。在危险面前,总是先想到自己的学生;在利益面前,总是先想到自己的同事;在成绩面前,总是先想到他人的支持。教师的爱也是一种超越空间的大爱。这种爱将给教师一种宽广的胸怀和眼界,一种不凡的气度和心态,它必将通过我们的言行,传递到学生身上,使其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的一代新人。

  作为老职的老师,我的教师生涯已近四十年。教师是平凡的、伟大的,我会努力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在对待全体学生的关系上,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良、被孤立和拒绝、有严重缺点和缺陷、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第二,在对待“有偏差行为学生”的关系上,要坚守师德底线,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第三,从教师劳动对象特点出发,强调赞赏。作为教师,时刻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脆弱的、可塑性很大的未成年人,因此一定要做到:赞赏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赞赏每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愿望,赞赏每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对教师授课知识的质疑以及对学生自己的超越。

  第四,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教”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教师的职责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结合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帮助。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根据所处环境寻找、选择、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恰当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这个源远流长又被赋予时代内涵的命题,将鞭策和激励我正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的人。力争做一个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3

  教育的题材应当来自生活自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小朋友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应都以生活化的方式活动,使幼儿体会科学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发生亲切感,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

  一、活动的资源,来自幼儿生活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直根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饿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抓住幼儿身边的事物来组织活动。如:幼儿园、社区公园、超市、学校、理发店等,这些周边的环境都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很好的场所,秋天的时候,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走进身边的公园,观察树叶的变化,,小草枯黄,可以让小朋友走进超市,自身为家长购买东西,在自身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和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活动室的环境也是科学教育的资源,门上的锁、空调、电扇等,都是科学教育的资源,这些来自幼儿生活的活动,小朋友们都会非常乐意接受,活动的效果也非常好。

  记得一次,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发现了地上很多的叶子,婷婷喊了起来:“好多的桑叶。”我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问:“到底是什么?这里有桑树吗?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地方?”于是,小朋友就与边上的同伴商量,并在周围寻找答案了。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到答案了,原来这个叶子是,上面的葡萄树上掉下来的,和桑叶长得有点相同,小朋友们都认为是桑叶了。假如小朋友身边没有这样好的教育资源,那么小朋友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兴趣,这么主动地参与活动了。老师千万不要错过身边一些好的教育资源,一定要和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活动的开始,是从幼儿自身动身的

  科学活动中的开始,我们一般都是从小朋友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的,而且活动的内容都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小朋友的积极性也就很好地调动了。例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认识左右”,我开始就直接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老师做游戏吗?那请你举起你的手,因为生活中一般小朋友都是习惯用右手来做事情的,于是我就马上说:“你们刚刚举的就是右手。”那你知道另外一只手叫什么吗?小朋友们马上说:“左手”。这样一会小朋友们就能区分出左右了,还让小朋友找出像左右手一样的朋友,进一步巩固对左右的认识。在开心、宽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小朋友是多么的喜欢呀!

  三、接受的教育,是幼儿自愿的

  一般我们以前的科学活动,总是老师先讲方法,然后才让小朋友们去做。这样幼儿比较不自由,必需跟着老师制定的计划来做,比较被动。在一些日常活动中小朋友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地玩,那么老师可以观察,并给予小朋友一定的指导。

  一次我们户外活动回来,可是洗手时却没有水,小朋友就三三两两地在说:“水怎么会没有的?是不是用完了?”然后我就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没有水会怎样?通过交流,让小朋友知道要节约用水,没有水,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方便。还让小朋友回家后把没有水以后的情况画下来,本次活动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的心中也意识到了水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在于老师组织的正规活动,应贯穿于小朋友的一日活动中。老师要随时捕捉学习的环境。如:吃点心时,可以问饼干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做成的、什么口味的。小朋友带来的糖果,实物我们也可以进行分类,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过后,小朋友对于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四、教育是随机的,处处存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制作教具、准备资料,可效果不一定令人满意。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有心人,尽量给小朋友“活”的教育,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幼儿进行随机引导。如:一次在午睡起床的时候,我在弄窗帘,发现彬彬趴在窗边,就问:“在做什么呀?”“老师,窗户的玻璃可以写字。”其他小朋友问:“为什么可以写字?”“有水吧!”“那水从哪里来?”“哪个小朋友知道的?”一会,活动室里,小朋友的讨论声沸腾了里起来,虽然小朋友吃点心、起床的时间慢了,还影响了午间操,但他们很主动地在讨论问题,作为老师也以阻止吗?一旁观察,给予适当的指导,才是必要的,他们自身的知识也就无形中掌握了。

  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教育是生活的一局部。生活是教育的内容,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活不只仅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也培养了幼儿真正的探索动机,好奇心、探索欲望,提供了前提和背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幼儿最关心或者与幼儿有直接联系的实际生活,采用观察、探究、实验和操作的方法,激发幼儿知、情、意的全身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时地扩大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坚持与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才会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4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我校开展了“把纪律挺在前面,树教育良好形象”专题教育活动。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我将按照“把纪律挺在前面,树教育良好形象”的要求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作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5篇)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廉洁教育,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使命感,提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