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我的中国梦
话题作文:我的中国梦
第一篇:几回回梦里盼富强
做为中国人,我做了一个悠远辉煌而曼妙的美梦……
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希望看到一个民意畅达、政通人和的和谐中国。政府通过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的道路,而后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给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感觉到我们祖国大家庭的博爱、平等、自由、民主的气氛,这是我梦中勾勒出的一幅美政蓝图。
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通过全民努力达到逐步消除贫困人口的目的。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最大的梦想。我们国家现在GDP增长很快,可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有的人饕餮大餐,有的人却连肚子都填不饱。匹夫有难,国家有责,现在我们的政府首要的任务是让这部分人尽快摆脱贫困,起码在未来的几年里把温饱问题给他们解决了。让或农村或城市里的贫困人口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是我梦中都要笑出声来的最甜蜜的梦。
在未来的十五年里,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能赶超发达国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科技要素,努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不是投机取巧考试万能型的人才。做梦都想象着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站在诺贝尔的最高领奖台上。咱也潇洒走一回!
在未来的二十年里,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全球最适宜人居环境的国家。蓝天、白云、鲜花、绿地、居者有其屋,呵呵,梦中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在未来的二十五年里,我们国家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希望到那时,我们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相当完善了。两个孩子照顾四位老人已不是孩子们的沉重负担,孩子们只管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每一位老人梦想成真。
我一位小民,把梦做到二十五年后,已经是一个相当长的梦了……
在梦里也会唱起那首老掉牙的歌: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第二篇:他们梦在何处
他们是一群老人,一群和他们身边的黑土地一样朴实无华的老人。可你相信吗?他们却有着金子一样闪光的心灵。
在长白山的南麓,在松花江的源头有一个明珠般的小镇。有人把它誉为中国人参之乡,有名人为它题词: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物华天宝。
群山怀抱之中,可见五路交汇,高楼俊宇鳞次栉比,万良河玉带一样绕镇而过。每当逢五、逢十大集,车如流水,人似蚁聚,小镇会空前的繁华。特别深秋时节,小镇会通夜不眠。长白山的人参在这里集散,在这里走向世界。
有人在这里生财,有人在这里淘金。可他们,这群老人们,这时会捧起捐款箱,挤在人丛中。车水马龙,尘土飞扬,老人们的汗水将脸上挂满的尘土冲出了“水沟”。可他们仍然是那样执著,散发着手中红色的传单,嘶哑的声音述说着他们的意图:“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为了参乡的明天,为了参苗的成长献出你兜中的一元钱。”
都是花甲老人哪!退休之年要寻求他们的位置,寻求他们已经衰老却依然年轻的梦!
我见过他们的会长:“参苗”爱心助学协会的会长安风琴。这位退休前,全国供销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将参乡的孩子们关爱地比喻成“参苗”。他说道:“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决心献给事业,信心献给自己,爱心献给孩子。”
我被震撼了,山水的养育,百草之王的灵气,使这六十岁的汉子,铁塔般健壮。他说的话掷地有声,仿佛在敲击我的心灵。
商品经济的年代,多少人“无利而不往”。他却开着自己的车,加着自己的油,拉着协会的老人们跑遍了万良镇的每一处山凹,每一个村庄。集资助学,爱心助学,他们的口号,他们的行为感动了这片山水。
20xx年6月19日,小镇上的亚洲最大人参市场里,人头攒动,全镇两千名少先队员向他们举手致敬。县关工委领导,县人大,县政协,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为他们致辞,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举动。老人们自发的组织,老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他们的“参苗”爱心助学协会就在这一天里正式成立了。
万良镇的人们是善良的人们!老人们的行为像一把火,燃烧起人们原有的爱心。小学生伸出了稚嫩的手掌,那里是五角的硬币。做生意的台商拉开了皮包,送上了五百元的钞票。个体户捐款,镇领导,县领导捐款。他们自己带头捐款,动员亲属捐款。简直是潮流啊,人群中原本就涌动的爱心,老人们叫他们迸发出来。
不敢掉以轻心,这是纯纯的爱,这是父老乡亲的心。秘书长柴宝贵一笔一笔记录在账,他说得很好:“我们不但要经得起良心的检验,也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经得起千秋后代的检验。”
他们的成效如何呢?笔者专门采访了他们。看看他们的业绩是什么样的业绩?
20xx年春,万良镇苇芦村。这里还是北国的春天,冰雪还没有消融。8岁的学龄儿童陈慧和她的小伙伴们像春天的燕子一样,在消融的冰雪处嬉戏。突然,她一跤摔在冰上,竟然好半天爬不起来,小伙伴们慌了,进村找来她的老奶奶。老奶奶同样慌张,也就是普通的一跤,怎么如此?当天她的爸爸送她到了县医院,医生的态度非常严肃:你转院吧!
他们连夜到了长春医大一院,检验结果让陈慧的爸爸天旋地转:小陈慧是,急性淋巴白血病。换个意思说那就是血癌!
8岁的生命,嫩的像花骨朵一样。看着小陈慧还带着软软绒毛的面孔,陈慧的爸爸心都碎了。
他本身就是残疾,春耕还得贷款。小陈慧的病虽然医生说还有希望治愈,可决不是三万、两万能解决的。无奈之下,他竟想出了一招,他要卖掉自己的肾脏,来为女儿换取治疗的费用。
消息传到万良镇,老人们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奔走呼喊,开始为了一个和他们孙儿一样的生命呼吁。县关工委,县妇联,县剧团,从万良到县城,他们的诚心感动了每一个人。剧团的义演,单位的募捐及时送到了小陈慧的床头。那是四万多啊!陈慧一家热泪盈眶,他们感谢社会的温暖,感谢老人们风尘仆仆的情怀。
半年过去了,小陈慧重获健康回到村中时,小伙伴用山野的野花为她扎了一个花环。小陈慧却告诉笔者:她的生命是爷爷们给的。
小镇在进步,可不能否认它也有它的困窘。高广泽,一个17岁的弱冠少年。高中预科班考试全县第一名。可就是他,暑期里要拎起一尺二的镐头到参地里去刨土,用一个暑期的辛勤劳动换来下一学期的学费。双手全是老茧哪!眉眼中全是泥沙。当有的城里少年坐着爸爸的“奔驶”,拿着最时髦的手机时,他们知道还有这样的同学吗?
还有一个更为令人心酸的故事,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老柴陪着笔者来到了万良镇的一个农户家中。
21世纪了,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住宅呢?除了那铺大炕外,只有1、2米的空间,这就是他们的客厅兼餐厅兼卧室。面对低矮的顶棚,不得不哈腰前行。主人是个患有癫痫病的中年妇女,但她此刻很清醒,她递给我一张照片。两个
话题作文:我的中国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